评论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文章
孙亚夫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上的致辞
华夏经纬网   2013-12-16 12:41:53   
字号:

    尊敬的谢长廷先生、余克礼先生,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高兴出席“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此,谨向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各方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这次研讨会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它是台湾维新基金会第一次在大陆的学术研究机构协助下举办的研讨会,也是自1987年底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结束以来二十多年间第一次有这样的研讨会,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五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影响下、推动下的产物,具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抱?满腔的诚意来参加这次研讨会,愿与各位交流切磋、增进了解、寻求共识。我们深知这次研讨会来之不易,愿伸出温暖的手,与大家一道携手努力,开好这次研讨会。希望以此与大家共勉。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许多人都经歷过1987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歷程。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遭遇种种坎坷曲折,但潮流是发展,因此有了今天的澎湃壮阔,沛然莫之能御。二十多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台独”之路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违背了歷史和现实,违背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潮流,是行不通的。要去推动两岸关系前进的潮流,而不是站在这个潮流的对立面,这是思考两岸关系问题,首先要看清的是主流,首先要具有的态度。

  我们贊成谢长廷先生屡次表达过的一个意见,即两岸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要面对差异、了解差异、解决差异。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双方不能永远站在差异的两边,老死不相往来;更不能利用差异製造误解,甚至挑起对抗。相反,双方应当缩小差异,逐步消弭差异,以期破除误解,直至结束对抗,走到一起来,共同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

  我们欢迎谢长廷先生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寻求共识或者为寻求共识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建设性的努力。虽然两岸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只要抱持诚意,经过积极努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是可以预计的。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我想,有一点可以明确,两岸同胞都希望交流合作、平等协商,都希望台海安定祥和,都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据此达成共识是有可能实现的。进一步说,要形成足以奠定互信基础的共识,关键是要表达出对大陆和台湾不是两个国家的认知,表达出避免大陆和台湾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态度,归根结蒂是要体现一个中国框架的精神和涵义。这种共识的建构,对台湾而言,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对立和冲突,使社会免于撕裂;对两岸之间而言,有利于从根本上稳定台海局势,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增添新的积极因素。希望共同为此而努力。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个实践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去回答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民往来中提出的课题,去解决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涉外事务等方面的问题,去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更新、更光明的前景。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最基本和朴素的事实往往是最重要和隽永的道理。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中华子孙,是休戚与共的一家人,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彼此扶持照顾。我们衷心希望两岸同胞和谐、幸福地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

  最后,祝愿“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顺利,为今后双方交往树立一个良性互动的范例,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