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文章
两岸专家学者北京探索两岸政治议题
华夏经纬网   2013-12-16 12:18:05   
字号:

    “和平发展必须指向最终的统一,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准则。”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20日强调,不讲统一的和平发展,可能会演变成和平分立,造成永久分裂,这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背道而驰。

  以“强化认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为主题的“北京会谈”两岸关系研讨会当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两岸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将在两天内就目前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强化两岸的认同与互信,两岸政治安排与和平发展,国民党、民进党的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专题进行讨论。

  辛旗在开幕会上指出,当前谈深化认同、互信,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站在两个历史起点上,一是两岸高层形成共识。年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会见国民党高层,表达增进两岸互信的良好意愿。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两岸政治基础方面达成了一个新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引领了方向。二是两岸社会一体化已出现雏形。

  这两个历史新起点,为两岸进行政治对话奠定了坚实基础。辛旗同时指出,必须看到影响两岸政治互信的障碍也很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复杂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干扰;岛内政治生态的制约;“台独”势力的阻挠。

  对于如何解决两岸认同和互信问题?辛旗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共识。二是共同坚持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发展方向。三是共同经营好实现统一之前的过渡阶段。

  辛旗认为,当前推进和平发展的进程,关键有三:一是把握机遇,积极作为;二是秉持大义,互信包容;三是把握节奏,稳步推进,处理好经济合作与政治谈判的关系,同时共同提出两岸都能接受的谈判地位、名称、方式,稳妥推进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机制的进程。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在致辞时建议,在探索两岸未来政治安排时,尽早建立两岸和平协商机制,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沟通平台,定期磋商、探索两岸关系中的政治课题,进而进行两岸政治上“合情合理安排”的探讨与协商。他希望未来五至十年内促成“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确保两岸正式进入和平发展的历史阶段。

  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表示,中国梦应由两岸一起参与。台湾应可在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两岸应继续强化现有的联系性关系,同时必须通过政治安排,让两岸之间形成“合”的结构性关系。

  两岸统合学会顾问张京育则认为,认同是一个过程。两岸非仅要以“利”相结,更要以“情”相结、以“义”相挺;非仅有物质层面的分享,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分享。唯有“通财”与“同心”同时并进,才能深化认同。(记者 邢利宇 黄少华)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