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文章
民进党华山会议陷入“反中”困局
华夏经纬网   2013-12-13 10:58:47   
字号:

    民进党对中政策扩大会议(华山会议)即将在12月落幕,“中国事务委员会”也开完4次会议,研拟、讨论对中政策的根本走向与策略,随著华山会议总结报告的即将出炉,明年1月“中国事务委员会”也势必提出对中政策共识,究竟能否如许信良前主席所主张的提出新决议文,以取代2007年通过的“正常国家决议文”或者如政大教授童振源所主张的“中华民国前途决议文”都令外界期待与关注。

     事实上,党主席苏贞昌相当清楚党内主流政治氛围,“对中政策”可逐步往中间靠拢,两岸交流与民共交流可继续推动,但不能走得太快、太冒进。因此,若期待为了取得党主席连任的“政绩”,便误以为苏贞昌愿意在对中政策采取大幅度调整,恐怕太过乐观,不切实际。目前看来,苏贞昌应该会朝向“稳中求进”的作法去定调两岸政策的主旋律,不会有类似“中华民国前途决议文”的大跃进,充其量就是各大派系与党内领袖相互妥协的共识会顺势推出,以杜外界“清谈”之讥,但绝难有可以取代“台独党纲”、“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新格局决议文产出。

     然而,倘若众所期待的民进党对中政策新共识只能有枝微末节的技术调整,而看不到可以让台湾民众感到信赖的执政能力,也无法让北京当局感受到诚意与善意,恐怕这半年多来民进党对中政策的“改革”就是一场走味、失败的口舌争论,民进党的两岸政治罩门依然无法获得解套。

     民进党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原本就是与大陆因素相连结的“政治与经济问题”,技术杯葛《服贸协议》的审查,的确已经让民进党的两岸经济问题陷入“反商”覆辙。如今,“中国事务委员会”倘若继续抱持两岸政治冷战传统旧思维,无法大幅调整对中政策的基本立场与主张,民进党更难解开“恐中”、“反中”的政治束缚,其结果是,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变成难以跨越的政治鸿沟。

     总之,民进党虽然打开大门鼓励党内同志与中国大陆展开交流与沟通,但对中政治思维的敌对氛围并未改变,苏贞昌虽有意往“中间路线”靠拢采取较为务实的对中政策,但也因为党主席连任考量而不敢迈开大步,打开两岸政治罩门的死结,民进党的对中政策新共识或许也只能原地踏步、一事难成了!(陈淞山 作者为专栏作家)

 

【旺报】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