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文章
吴伯雄提两岸关系发展七项主张
华夏经纬网   2013-06-14 13:21:48   
字号:

    第五: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教育协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两岸之间最宝贵的资产,过去五年两岸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相互的观摩、参访有很多的进展。台北与北京的故宫交流也取得一定的进展,这是值得鼓舞的成就。两岸青年学子如何更进一步的交流学习,更值得国共两党共同深思与推动。目前台湾方面采认大陆学历上已扩大到包括“211工程”的111所学校,因此两岸可以先讨论教育交流协议,继续加强推动“学位生”、“交换生”及“专升本”学生来台就读。在此基础循序渐进,未来也可讨论推动文化交流协议。

  第六:早日签署换汇协议,加强两岸金融合作。两岸已于2012年8月31日签署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大陆人民银行也已指定中国银行台北分行为台湾人民币清算行。本年2月6日起台湾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到五月十五日为止,人民币存款已达600亿元。目前两岸尚待签署货币交换协议,虽然大陆人民银行一再表示“两岸可以商谈货币互换协议”,但尚无具体进展。鉴于两岸经贸往来金额庞大,且台湾已开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为进一步提供台湾人民币流动性,双方有必要尽速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第七:增强民族认同,祖先无从选择。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文化。这几年间两岸的佛祖、妈祖、关公、观世音、神农大帝等信仰交流,可说是日益密切,水乳交融。以我为例,我是虔诚的佛教徒,我更是传统中华文化的追随者。我在接待访宾,尤其是两岸的团体时,我常引述,我们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重要的选择,包括选择志向职业、选择配偶,但有一样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祖先不能选择。我记得2000年的十一月,我第一次到大陆福建龙岩,出席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并首次回到我的祖籍地永定祭祖,过去十二年间,我及家人总共回去过三次,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因此我说从母语血缘讲我是客家人,但我在台湾出生成长,我当然是台湾人,但从民族认同来讲,我也是中国人。当年第一次回到福建,承蒙时任省长的习先生热诚接待,今天我要再次表示谢意。十二年过去了,习先生现在承担这么重要的工作与责任,国共两党的确要有使命感,共同振兴中华,洗刷过去百年遭列强侵略压迫的耻辱。昨天国民党访问团到北京时,正逢端午节,五月五这一天,龙舟竞渡、荷叶飘香,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重要民俗节日,和两岸的文化活动。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屈原忧国感时的传统文化。我们两党及两岸双方,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好,加以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抬起头来,为世界人民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为了两岸的和平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我们应该携手同心,一起来为这宏远的目标奋斗努力,为当代同胞和后世子孙,创造一条幸福康庄的大道。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3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