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文章
张王会具历史意义 但无须过度膨胀
华夏经纬网   2014-02-17 08:39:31   
字号:

 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订2月11日启程赴大陆访问,并于南京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谈,这是两岸自1949年分隔、分治迄今的首次,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时序已过了立春,尽管仍是春寒料峭,“张王会”展望两岸的春暖花开时节早日到来。不论谈了什么,只要双方两岸事务负责人完成常态性互访,这就是历史性成果。 

  “张王会”不仅在两岸,包括美国、日本、东南亚等所有关切两岸关系发展的国家都予以高度瞩目,各界观察重点皆在于“张王会”之后会不会有“习马会”?两岸是否可能因这项破冰行动加速融合?以及其对亚太区域关系的牵动。台湾政界、学界、舆论也都以“‘张王会’是为‘习马会’铺路”为命题,展开热烈讨论。 

  “张王会”的历史性会晤原本应是充满各种可能,然而从台湾“立法院”要求王郁琦在大陆期间,“不得签署任何政治性文件或发表共同声明,也不能接受、呼应‘一中框架’、‘反台独’等危害主权的主张”,马当局亦未反驳来看;如果“立法院”所画的红线,就是马当局在“王张会”的底线,定调了王郁琦访问大陆的内涵,也无须为“张王会”赋予太多不切实际的想像,例如为“习马会”铺路。 

   重点在于,两岸不论任何形式的互动会晤,最核心的部份就是双方能否深化共识、建立互信基础。两岸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九二共识”,而“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一中”。如果两岸的接触不能谈到“一中”,就没办法跨进政治性接触范畴,进而进到须要透过政治性对话才能有的互动与交流。 

   因此,我们认为,这次的“张王会”虽然在两岸间架起了新桥梁,但如果无法触及“一中”共识,“王张会”将会呈现以下的“二是二无”,留下了不少遗憾。“二是”之一,这是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之二,这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张王会”为两岸关系进入下阶段搭建了一个华丽的舞台,有广阔的转身空间,此一发展极其重要。 

    但若“王张会”缺少了公开宣示认同“一中”这项核心元素,最后的结果也将以“三无”收尾。一,“张王会”仅限国台办与“陆委会”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之间,仅是个案,其他公权力部门无此改变。二、“张王会”与体现两岸互不否认治权无关。 

 至于大陆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协商谈判功能,我们认为不受影响,不会改变。 

 换言之,两岸在马英九上任后的交流,以及19项协议都是建立在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基础上,马当局若连公开宣示认同“一中”都办不到,两岸关系就很难有大进展,达到马英九所称的“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程度,乃至发展到两岸领导人的会晤。这把能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钥匙就在马英九手上,王郁琦登陆所发表的谈话将是重要指标。 

  台湾寄望两岸领导人能在APEC会晤,没有得到大陆方面正面回应,重点也在马当局的表态。从大陆的角度,如果“一中”、“反台独”都不能公开谈,难不成两岸是两个国家?想一起到如APEC同台,若是这样还有什么可以谈的。马当局很难一边寄望透过以两岸关系拉抬台湾经济、为低迷的民调输血,在“主权”定位上又被绿营牵制,畏缩不敢前进。 

 “张王会”的历史意义不容否定,台湾方面过度膨胀其功能,似可不必。两岸关系从1949年到现在,任何一项进展都是点线面的结合,从没有单点突破,一飞冲天的可能,王郁琦如果背着“立法院”、民进党的红线去大陆会晤张志军,整个访问结果现在即可预期。

 

来源:中评社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文章排行
 
最新专题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第八届云台会
- 第十一届海峡论坛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
- 2018全国两会
- 2018平昌冬季奥运会
-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化行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采访活动
- 第三届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
- 2019“贵州的台湾故事”主题采风活动
- 台湾记者三晋行--两岸媒体看山西
- 2019两岸媒体多彩贵州行
-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
- 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