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地方选举脚步逼近,各路好手都关注自己选区选情,力拼连任的柯文哲却注意其他县市选民对他的看法,明显透露整个选战策略,已从台北市长格局扩大到台湾地区领导人格局,因为“他看的不只是台北”。 


7月1日,上海市长应勇(右)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会见了前来参加“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双城论坛”)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一行。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曾面临诸多未知数的第八届上海台北双城论坛,7月2日在上海顺利召开。台北市长柯文哲在致辞中一开始就回顾两岸开放探亲的历史,并以此来解读自己的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甚至是互相谅解,他表示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人民的福祉为目标,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共同追求两岸人民更美好之未来,现在面临的一些僵局是可以克服的。 >>详细 ——“两岸一家亲,总比一家仇好” 对于台南市长赖清德“亲中爱台”说法,表示自己认同“两岸一家亲”的说法,还强调“两岸一家亲”总比“两岸一家仇”好。 >>详细 ——“四个互相基础上加互相谅解” 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确定于7月2日登场,在两岸交流冷调之下,外界相当关心台北市长柯文哲此行。6月25日,柯文哲出席台北市支付平台记者会后受访,除了重申过去的“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他表示,这次面对现在两岸的情形,要再加上第五个“互相谅解”。 >>详细 ——“两岸关系不因小事件影响全局” 6月21日,台北市长柯文哲被问及网媒评论称柯对两岸有正确认知,他回应,很多事情都是累积起来的,两岸关系是长长久久、总和的,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小小的事件,英文叫做small event,去影响全局,这就是心平气和、心存善念,一路走下去。 >>详细 ——“两岸现像夫妻吵架,需拉一把” 如今两岸面临僵局,“双城论坛”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是否代表新的契机呢? 对此,柯文哲表示,两岸关系现在就像夫妻吵架,需要有人拉一把。他认为“双城论坛”的举行,是给两岸的政治僵局之间一个转圜的机会。交流增加善意,善意促进交流。如果大家都能够以人民的福祉为依归,那事情就好办了。 >>详细 【评论】两岸关系当前失去润滑剂,柯文哲的出现正好成为两岸关系的润滑油。如果柯能展现其政治高度与智慧好好运作,他势必能取得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地位与与话语权。 柯文哲现在的立场、态度应该要“统包全台”,不管他代表台北市长、台北市民或者中间选民,柯现在应该要摆出代表全台湾利益的战略高度去跟大陆互动。 
柯文哲身价高涨 两岸交流的路理当愈走愈宽 点击进入相关专题: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反“前瞻计划” 针对台当局主导的前瞻计划,台北市长柯文哲意见不段频频开呛。 蔡当局推动8年8800亿元(新台币)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后,社会反弹声浪相当大。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曾与台“行政院长”林全谈聊到轨道建设项目,当场表示“感觉你们只是想花钱、不是想做事”。 柯文哲认为,台湾不可能有5个地铁工程局、不可能有那么多地铁公司,“感觉你们只是想花钱、不是想做事”,若机构不整合,只想花这个钱,一定是重复投资、重复浪费。 >>详细
柯文哲:砸4200亿需多少地铁公司? 柯文哲:前瞻计划搞错方向 砸再多钱都没用 下战帖 柯文哲呛辩前瞻林全“不太高兴”拒战? 呛高雄债留子孙 柯文哲: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反对“去蒋化” 自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就急于清算国民党。3月27日,柯文哲在马来西亚访问时直言,“去蒋化”无助台湾社会和谐,而现在台湾最大问题就是“我看你不顺眼就把你干掉”。这句话说得非常直白,却有深意,相信柯文哲也是有感而发。柯文哲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要执着于过去的某一段,只会让台湾更分裂”。诚哉斯言,分裂正是台湾当前最大的政治危机。 【阅读】 
柯文哲反对去蒋化 罗智强赞:给他100分 柯文哲谈去蒋化:“完全跟民进党一样那去加入好了” 不鸟蔡英文? 柯文哲多次炮打台当局被打脸 民进党推“柯文哲条款” 9月24日下午,民进党“全代会”确定通过被视为“柯文哲条款”的“2018年直辖市和县市长提名特别条例”,宣告民进党争取连任县市,如桃园市、台中市等,由民进党主席提名,并送中执会通过。 >>详细 ——“柯文哲条款”是双面刃 站在民进党的立场,当然继续“礼让”柯文哲是上策,可以阻止国民党光复台北市并进而借机寻求翻身机会,以保证民进党能够实现长期执政的美梦。但却对蔡英文个人可能会有意外,就是倘让柯文哲“坐大”,说不好就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并企图心膨胀,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与蔡英文一较高下。 【阅读】 
柯文哲条款?洪耀福:不针对个人而是增加弹性 柯文哲条款通过 台作家:民进党为胜选什么都干 

柯文哲上任3年,“沟通”能力越来越好。(图/翻摄自柯文哲脸书)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网” 柯文哲政治发家之路离不开民进党的暗中协助。在其初次竞选台北市长时,民进党给予了不少政治上的支持。在柯担任台北市长后,民进党籍市议员及台北市选区的“立委”多为柯的施政背书。特别是,柯过去有关两岸关系的言论同民进党立场原则相近,虽然是无党籍,却被视为深绿阵营的代表。因此民进党一直认为柯是可拉拢合作的对象,视柯为政治“伙伴”,将其作为共同压制国民党的合击力量。 然而,政治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柯文哲羽翼渐丰,势力声望增强,柯同民进党之间的政治矛盾关系逐步大于合作关系,民进党认为柯文哲的政治威胁明显增大。日前,台北市即将举办“大运会”,民进党有关人马强力抨击,表达对柯办会的不满。追随蔡英文的一些派系人马通过发表有关台北市执政的民调,试图敲打柯文哲。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公开提到,民进党基层对柯文哲的两岸论述有疑虑。这一系列政治动作背后,凸显民进党对柯文哲不断坐大的焦虑。 【阅读】
最近一份民调显示,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台北市的信任指数及不信任指数是旗鼓相当,柯文哲被问及此事未多作诠释,却自己拉高到全台民调来看,直说感受到自己在其他县市民调都比台北高,是距离的“美感”。 2018地方选举脚步逼近,各路好手都关注自己选区选情,力拼连任的柯文哲却注意其他县市选民对他的看法,明显透露整个选战策略,已从台北市长格局扩大到台湾地区领导人格局,因为“他看的不只是台北”。 从柯文哲回应民调问题的方式看来,似乎就是间接透露,柯文哲的视野已不止在台北,而是大位,只是有没有连任台北市长,要参选2020或2024的差别。 【阅读】
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柯文哲自爆:想过3秒钟 若连任失败直攻2020?柯文哲:先回去当医生 【策划编辑:邱梦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