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2010年1月26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大陆方面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带队,台湾方面由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带队,成员包括两岸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海峡两岸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海峡两岸一致认为,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海峡两岸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有利于建立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海峡两岸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2进行协商。海峡两岸还交换了税则和有关经济管理规定与统计数据等。 
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共同签署协议(摄影:侯哲) 签署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全文) 2010年6月29日14时30分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山城重庆如期举行了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即第五次“陈江会”),各界期待已久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顺利签署。ECFA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所做出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万民的特大好事,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两岸联手一起赚世界的钱 台六大工商团体赞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果 台媒民调:ECFA签署 岛内政治信心经济信心齐扬 《欧洲时报》:两岸签ECFA 炎黄子孙乐观其成  
图片来源:台媒 ECFA生效推开了两岸经济互动的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对两岸经济合作开创划时代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将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台湾从ECFA获得的整体经济效益包括:GDP增长1.65%-1.72%,就业增加约26万人。此外,早收清单将使台湾获得总降税利益近300亿元新台币。在ECFA中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同时,大陆将对医院、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对台企业的开放。 ECFA的签署,既是两岸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也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30年后的客观要求和时代特征,不但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确保两岸经济关系沿着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自由化的正确方向前进,两岸携手共进步共赢世界! >>>详细 台湾高经济成长 ECFA效益展现功不可没两岸初享ECFA红利 经济整合能量将进一步释放
=== 促进 两岸贸易增长 === 
据大陆有关方面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大陆从台湾进口ECFA早收清单项下的产品同比增长 26%,高于同期大陆自台湾进口增幅。台湾企业因早收计划的实施而减少关税支出1.27亿人民币。截至今年5月31日,台湾对大陆出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货物9385票,货值15.61亿美元,关税优惠2.81亿元人民币。前5个月,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农产品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倍多,以工具机为主的机械产品对大陆出口增长5成,化学品对大陆出口年增率近3成,这显示ECFA的降税利益逐渐显现。台有关人士估计,18项列入早收清单的台湾农产品、渔产品,未来三年对大陆出口值会增加6倍以上。 ·ECFA促两岸产业改变“单打独斗” ·ECFA成加速器 两岸农渔业热络对接签十余个项目 ·13月进口ECFA项下台湾产品逾50亿美元 === 中小企业搭建平台 === 
ECFA货物贸易早收清单中,大陆承诺对台湾降税产品中有近一半属于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这些产品将因早收清单的实施而获得平均多达10%以上的关税降幅。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仅制造业潜在受益者就有7.9万家中小企业,涉及 86万从业人员。事实上,早收清单上路以来,台湾早收清单产品原产地证书利用率稳步增加。在已知获得原产地证书且过去3年对大陆有出口早收清单产品的台湾厂商中,超过8成是中小企业。 ·两岸中小企业代表会聚台北共谋合作商机 ·两岸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共抢ECFA与十二五商机 ·两岸企业浙洽会上忙“相亲” 台商看好合作前景 === 提升 台湾竞争力 ===  ECFA的签署反映了两岸经贸发展的制度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两岸政治风险的降低。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11年竞争力排名,台湾从2010年的第8名进步为第6名。2011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BERI)公司发布最新全球投资风险环境评估报告,台湾排名维持全球第四,亚洲第二。 在两岸签署ECFA后,台湾的政治风险被有效控制,投资环境品质提升。这就是 ECFA签署对台湾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增强了台湾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解读2011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创历年最佳 台湾地区竞争力排名提升 吴敦义:还要做的更好
=== 开启 双向投资新时代===  海协会与海基会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于当年9月12日正式生效。ECFA签署近一年来,其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两岸双向投资增加,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更为迅猛,受益更深。据台湾有关统计,由于ECFA效益发酵,今年前4月台商回台投资金额达203亿元新台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9%,预计全年台商回台投资将达450亿元新台币……>>>详细“ECFA时代”更多台商“抢滩登陆” ECFA签署将满一周年:陆资企业投资台湾大有可为 看准大陆庞大“宅经济” 台湾网游业者纷纷西进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上发表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提出推动两岸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倡议。
2010年1月26日,两岸两会在北京举行ECFA首度工作商谈。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院”以全案表决的方式予以通过。
2010年9月12日,两岸两会完成换文程序,协议正式生效。
2010年9月21日,两岸同步公布协议英文版。
2010年10月28日,大陆对台开放ECFA早期收获清单第一阶段服务业项目(共5项)。
2010年11月1日,台湾对大陆开放ECFA早期收获清单第一阶段服务业项目(共5项)。
2011年1月1日,ECFA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清单正式生效。
2011年1月6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1年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在台湾桃园县举行首次例会。
2011年3月16日,ECFA三项后续协商首轮会谈在台湾台北市举行。
[编辑策划:黄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