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特别策划
2012两岸焦点人物盘点(四)—龙应台
华夏经纬网   2012-12-18 16:14:11   
字号:

★☆☆关键字:转

    【编者按】2012年是龙应台的转型之年。1月31日,龙应台任命为台湾“文建会主委”;5月20日之后,“文建会”转型为“文化部”,龙应台也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位“文化部长”!从“犀利作家”到“文化官员”,这一年,龙应台蜕变了!龙应台简介

图为:龙应台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龙应台5月31日到台湾立法机构备询时,遭民意代表质疑不尊重立法机构;龙应台6月1日改穿高跟鞋到立法机构,她说,穿高跟鞋站8个小时太累,无法专心听质询,所以才穿球鞋。

   龙应台5月31日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委员会”联席会议备询时,穿白色球鞋,被“立委”质疑不尊重“立法院”。   

    龙应台6月1日在“立法院”受访表示,“穿球鞋是必要的”,她之前穿高跟鞋站8个小时,发现太累,无法专心听质询,所以改穿球鞋;她未来若知道要站一整天听质询,还是会穿球鞋。   

    媒体询问,有“立委”认为穿球鞋听质询是不尊重“立法院”的行为;龙应台说,尊重实质内容比较重要,有些“立委”意见满好的,穿球鞋才能专注听质询。>>详细

    相关新闻:林青霞赴台送龙应台律师鞋子 称站久也不累 

                                  双手托腮备询被批 龙应台:实质内容更重要

    相关评论:球鞋到高跟鞋 首位“文化部长”龙应台身段变软 

                                  龙应台:穿球鞋的“耀眼花瓶”为何惹攻讦?

          龙应台从28年前发表《野火集》,犹如龙卷风般掀起台湾民主思维,一直到穿着布鞋站上台“立法院”,遭“立委”炮轰是“花瓶”,成为最没有价值的政务官!原本敢冲敢写的龙作家到现在淡定的“龙部长”,其实龙应台真的改变了......详细

台湾金钟惹争议 龙应台急灭火

         台湾电影因在甫落幕的金马奖获奖情况不佳,引发金马奖存废之争。台“文化部长”龙应台在“立法院”表示,金马奖“大义灭亲”,在艺术追求上,独立到让大陆及香港自叹不如,它树立的专业是“台湾的宝贝”。

          龙应台说,金马奖是最能代表台湾的招牌之一,“不能停办”。但十年磨一剑,好电影要慢慢拍,希望大家多给电影人时间。金马奖是台湾最重要的招牌之一,可说是华文世界的灯塔,不能因为台湾得奖不多就要把灯塔拆下来。>>详细

    相关新闻:"文化部长":谁说金马奖一定颁给台湾民众

    相关评论:金马奖引发争议 应跑离“冷战”与“口水”

                                 一支金马温度计 量出台湾的体温!

龙应台赴港宣传掀起“龙卷风”

          以犀利文风被称作“龙卷风”的龙应台,每每谈到香港,总是展现出温柔与眷恋。2012年离开香港前的告别会上,龙应台发表了7分钟动情演说,数度流泪。她赠给在场的每个人一封亲笔信,信上写道:“写作室在柏立基学院,开门见山,推窗是海。山那边,有杜鹃啼叫,雨打棕榈;海那边,有麻鹰回旋,松鼠奔窜。我对香港,充满感恩。”   

          这次重回港大,虽是公众焦点,但她却仍有回家般的自在。在港大演讲,一上台她就开起了玩笑,看到好友林青霞在现场,直说“怕她说自己穿得不对”。   

          访港期间,龙应台曾不止一次地用“故事岛”来形容香港,她形象地打比方说,香港拥有100个装满故事的抽屉,也许有90个抽屉还没打开过。“这里故事多,是作家的创作天堂和创作处女地。”   

          2003年,龙应台应香港大学之邀出任客座教授,从台湾移居香港。一住就是9年,期间写成了《龙应台的香港笔记》,香港经历无疑是其品牌建设过程的关键一环。用“故事岛”来形容记忆中的香港,不脱文人本色。可当被问道“会否继续以作家身份执笔”?龙应台却坦言“有时间宁愿睡觉”,因为打了一份“临时工”,恐怕要离开公务员的位子后才会再写。 详细

陆流崛起 龙应台多管齐下救台剧

          《后宫甄嬛传》等大陆剧在台收视得宠,打挂一票台产戏剧、综艺,台湾当局“文化部长”龙应台昨日直言,台湾“好看节目不够多、投资不够多”,现在就要双“管”齐下从根拉拔台剧。   

         龙应台强调,为鼓励台湾岛内业者投资制作规模与质量兼具的优质戏剧,当局“文化部”今年首度补助制作高画质“旗舰型连续剧”,总计砸下1.95亿元(新台币,下同)补助5部电视剧,并告诉业者“只管做好看的戏剧,不要管政治正确,还是产业扶植!”龙应台认为,内容叫好叫座,自然可以“抵抗”韩流、陆剧。   

          据报道,台湾自制节目量少,陆剧、韩剧播出时数则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台湾电视台黄金时段,陆剧、韩剧播出比重分占前2名(27.22%、26.42%),两者相加,超过一半,远多于台湾本土连续剧。>>详细

    相关新闻:打造台流 台“文化部”补助5部电视剧

推进两岸互设文化办事处

          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龙应台28日在香港表示,能否与大陆签文化协议,不是文化部门可决定,但希望能在大陆各城市设文化办事处。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龙应台28日以文化部门负责人身份访问香港,28日晚间出席“台湾月”酒会,并接受港台记者访问。酒会结束后,龙应台也出席“国乐团”“故事‧岛”的演出,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谭志源、香港民政事务局长曾德成等也都出席欣赏。

         在场的香港、内地媒体关注台湾是否会与大陆签订文化协议,龙应台说,文化协议不是文化部门单一决定,但希望能在大陆各城市设像光华新闻文化中心或文化办事处,“当有个驻点在,会滚动一种能量”。>>详细

    相关新闻:两岸签署文化协议 纲举目张 

                                   国台办:两岸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可促交流合作

    相关评论:两岸应及早商签文化合作协议 

                                  龙应台的文化战略能否登陆关键还是在台湾

 

接任“文化部长”后,每每现身都被用放大镜检视,每次质询,“立委”话锋一次比一次犀利,希望可以听到“作家”龙应台对事务“针砭”,但龙应台坚持,个人看法不重要,应该以台湾社会共识为优先。面对“球鞋”、“托腮”风波,她选择微笑以对而不是高声抗议。有岛内媒体说,龙应台变了,从犀利作家变成了淡定官员。她完全没有靠犀利挥舞旗子给自己迎来掌声,而是坚持,人换了位置,就必须换身姿。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2012两岸焦点人物:谢长廷
·2012两岸焦点人物盘点(三)—谢长廷
·聚焦:两岸“大三通”四周年
·聚焦:两岸“大三通”四周年
·2012两岸焦点人物盘点(二)—苏贞昌
·2012两岸焦点人物盘点(一)—马英九
·九二共识20周年系列策划(四):未来--推进“共表一中”
·九二共识20周年系列策划(三)
·九二共识20周年系列策划(三):反思--排除杂音坚守共识
·九二共识20周年系列策划(二):珍惜--两岸携手共赢互进
·九二共识20周年系列策划(一):回顾--民族大义铸就丰碑
·关注林中森首次“登陆”之旅
·聚焦:林中森“精进之旅”
·陆生健保案的一波三折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