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媒体链接
蹭网红、博出位,民进党当局变成“网红俱乐部”
华夏经纬网   2019-07-05 14:59:08   
字号:

2.jpg

资料图:蔡英文与岛内网红“馆长”陈之汉。(图源:台媒)

    最近,“网红政治学”这个词在岛内火了。

    形形色色的岛内政治人物,要么蹭网红的人气,要么自己当直播主扮网红,总之就是要多在网友们面前露脸,让自己拥有更多关注度。

    这不,前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2号和岛内网红“馆长”陈之汉一同爬象山,一路上引来不少人围观拍照。据说爬完象山之后,郭台铭还会上馆长的直播节目。

    不只是郭台铭,最近和馆长互动的政治人物还有很多,例如国民党前党主席朱立伦、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等。他们或直接上节目,或制造机会和馆长不期而遇,趁机宣传推销自己,努力让自己也“红起来”。

    除了和特定网红互动,岛内政治人物也加足马力在镜头前秀演技、博眼球,力图让自己成为政治网红,以获得网友的支持。

    今年年初以来,蔡英文在脸书发文数量远超之前,更推出系列短片“小英去哪里”,首集就是自己前往西门町,一边介绍美食偏好、茶饮如何去冰少糖,一边回忆在西门町的青春岁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明星出美食外景节目。

    在“行政院长”苏贞昌的要求下,台行政部门各负责人或秀歌技、抱玩偶,或大打美女暖男牌,脸书、连我、推特、照片墙等多平台密集联动、轮番轰炸,生怕表演不够特色、频率不够密集而被网友忽略。一时间,民进党当局的行政团队如同“网红俱乐部”。

    平心而论,政治人物不能总板着脸“官气十足”,要学会接地气、倾听民众呼声,这是必要的。有的政策需要向民众解释得更清楚、收获的成绩及时宣传以提高民众的获得感,这也是应该的。

    但是,政治人物的核心工作仍应该是施政,尤其是在提出政策愿景后落实政策,让老百姓对政策有感,觉得生活变好了。这才是“本”。而怎么包装、怎么更吸引眼球,这都是技术问题,属于“枝”的概念。

    当落实的好政策取得积极效果时,政治人物如再加上适度、接地气的网络宣传,自然是枝繁叶茂。反之,如果一味想着为互动而互动,不断求出位、玩花样,而在施政方面一无是处,那么大家可能只是一时看个新鲜,看久了也就厌倦了,甚至会反感。

    好比一款商品,如果品质好,再加上新颖的包装和吸引眼球的宣传推广,那么产品不仅能热卖、还可以持久热卖。要是产品质量不过关,纯粹靠噱头营销,即便一时卖得好,但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觉得上当受骗,不再为之买单了。

    岛内有名嘴评论说,政治人物蹭网红沾光,这是一种吊诡、不正常的现象,也凸显了政治人物对自己的不自信。网络只是一种战术,并非战略,过分强调网络只会让已趋向“综艺化”的台湾地区政治文化“越来越浅碟化”。

    有人直言,如果政策、产品本身有问题,想透过直播手段让民众接受,不就成了欺骗吗?而且官员弄到半夜也搞直播,还有时间好好沉淀想政策吗?从长期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会受人欢迎。

    也许是因为部分政治人物看到了之前一些人做网红赢选举的成功案例,就误以为只当好网红就可以“万事大吉”。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营销只是一帖药,而且很大程度上只是“兴奋剂”,且不说不能治百病,效果都只能是一时的。

    不适合当网红的政治人物,若硬要把自己变成直播主,反而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如果拿不出真本事,就算一时间选民迷了眼把你拉抬上去,用不了多久这些政治人物的网络支持度就能直直落,高人气的政治生命也不过就是“昙花一现”。(文/桃花岛主)

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龚鹏程:台湾还要继续自我感觉良好?
·蔡当局箝制言论自由 台民主走回头路
·蔡对香港指手画脚 对长荣工潮束手无策
·昨是今非?从"鸟笼"到 "铁笼"公投恶化台湾政党政治运作
·台湾法律“刑不上大夫”?
·台湾政治板块大位移 政党轮替前奏
·蔡当局要给太平洋“加盖子”?
·蔡英文赖清德会谈气氛凝重 双方无交集会后各说各话
·“后羿”韩国瑜或将会变成真正“太阳”
·民进党当局夸大其词的功夫可谓一流!
·刘红:“超越蓝绿”有点骨感
·台湾各界纪念光复73周年 呼吁唤起民族精神反对“台独”
·台湾政治乱象的民意观察:谁让两岸关系陷入僵局
·台湾彰化爱国教育基地碧云寺被强拆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