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媒体链接
女性官员比例20年新低 妇女团体对蔡英文“翻桌”
华夏经纬网   2016-05-16 10:07:23   
字号:

  女性在台湾社会展示着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图为妇女社团在台北日本交流协会抗议,要求日本反省战争责任、停止侵占钓鱼岛,向当年台籍“慰安妇”受害者道歉赔偿。
  黄少华摄

  眼看就要当家主事的蔡英文,是台湾历史上首位女性领导人。选前她曾承诺如果不听民间团体的意见,民间可以“拍桌”,没想到最先对蔡英文“拍桌”的是台湾的妇女团体。近日,妇女新知、励馨基金会、主妇联盟等联手在民进党中央大楼前演出行动剧,“拍桌”不够,最后还“翻桌”,以此讽刺蔡英文将一干大叔、伯伯们带进参政团队,却对女性关上门。在已经公布的人事安排中,女性仅占蔡英文团队的1/10,倒退到台湾1996年的女性参政比例,为20年来最低。

  “我们没有蜜月期”

  发展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妇女社团曾经是民进党的战友,民进党也一直高举“女性权益”的大旗。妇女新知基金会首任董事长李元贞表示,做为一个妇运者,曾经多么欣喜台湾出现第一位女性领导者,这不仅突破了妇女参政的天花板,也让小女孩的梦想不再是“第一夫人”或副手。但没想到蔡英文却对提拔女性如此吝啬,对培养女性人才没有任何安排,“使我非常伤心”。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纪惠容表示,蔡英文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也让人愤怒。“我们没有蜜月期,现在开始就会不断监督。”

  对此,蔡英文选择在网络发文平息众议,还是那套“外交辞令”:各位的指教,我虚心接受。她表示将在未来的人事安排中保持推荐管道的畅通,尽量弥补这个阶段已经的不足。并承诺将把性别平等落实到不同职业领域,也会要求各部门在决策时务必要把性别议题纳入考虑。但蔡英文也软中有硬称,自己的出现“不必然等同于整个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

  即将上任行政机构“发言人”的童振源马上跟进,称民进党一向注重女性权益,这次团队的组成过程中,负责人林全曾征询多位女性参政,“但结果不如预期”。亲绿媒体出面替蔡英文缓颊,称参政是选贤与能不是选性别。有人反驳称:“那么多百姓不满意的男性官员都是贤与能吗?他们不贤不能可以换人做,为什么女性连机会都没有?”

  “没摆脱两性模式禁锢”

  蔡英文在这场讨论中的回应得不到社会的谅解,台湾另一位妇运健将林世嘉质疑蔡的表现为“口惠”。林世嘉表示,如果选贤与能,台湾绝大部分女性、哪怕是高学历的职业妇女都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她们对教育、食安、环境等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如果投入管理工作,会贴近普通家庭的需求。决策部门没有女性,是团队的“灾难”。有人投书媒体指出,蔡英文的当选可以“不必然等同于整个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能不能”与“想不想”是两件事,女性领导人的出现当然为实现性别平等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问题是蔡英文并没有在意这个机会,反而任由女性从政的比例降低,不仅如此,其团队的平均年龄为61岁,也令她选前对年轻人的承诺落空。

  蔡英文为何不顺势而为收获台湾妇运界对民进党的继续支持?署名陆希的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分析,蔡英文虽然赢得了位高权重,但她自己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社会对两性模式的禁锢。在这个模式里,男性领导者为了体现尊重女性,彰显平等,会任命女性副手,这符合传统模式对于女性的要求,即女性应当辅佐男性。而一个女性的领导者却需要更多的男性来“保护”,因为女性更容易受到攻击,而在抵抗攻击时所能够展现的力量不足。虽然台湾有了女性领导人,但如果她还是一个需要被男人保护的女人,那台湾的性别平等不是退步的问题,而是很落后。文章指出,蔡英文现在的作法不是太骄傲,骄傲到可以不理会反对的声音,就是太自卑,自卑到认为没能力实现诺言,没能力点亮台湾。

  “对不起彭婉如”

  19年前惨死的彭婉如,当她在民进党内为女性参政奔走时,蔡英文还是台北象牙塔里的教授。现在蔡英文成为民进党的老大,而彭婉如案仍未告破,到今年年底此案便过了法律追诉期,眼见惨案不了了之。

  彭婉如留学美国时的研究课题就是妇女运动,回到台湾后一直致力于为台湾女性争取权益,1996年出任民进党妇女发展部主任,当年11月30日她到高雄参加民进党代表大会,为了要在会上通过《妇女参政四分之一保障条款》连夜奔走,结果在搭乘出租车时失踪,3天后尸体在果园被发现,死状惨不忍睹。彭婉如之死点燃台湾社会对女性安全与权益的高度关注,此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别平等教育法》和“两性教育平等教育委员会”等相继问世。

  在批评蔡英文漠视女性权益的声音中,李元贞一句蔡英文“对不起彭婉如”最令人动容。李元贞投书媒体表示,女性官员不到1/10,离彭婉如当年奋斗的“妇女参政1/4”的目标差太远。民进党常常要纪念为党牺牲奉献的前辈,却把当年吸引很多妇女支持民进党的彭婉如忘得一干二净,此次蔡英文团队女性比例大倒退,“实在对不起在民进党内开创妇女参政的彭婉如女士”。

  有人就此话题发表见解:不仅对不起彭婉如女士,也对不起台湾的妇女团体,更对不起台湾所有关心两性平等、期待有更多平等的选民!本报记者 陈晓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杨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陈俊麟陈文政出任台“国安会副秘书长”
·台湾地区领导人宣誓就职 台“总统府”首度直播
·五二○庆贺须适度 不必“造神”
·重塑政治文化,台湾才走得下去
·如何看原蓝营人士为绿营搭桥
·行骗天下,自己错了还怪别人
·台湾学者不像学者 政客不像政客
·以“台侨”取代“华侨” 去中国化又一章
·蓝绿恶斗祸及经济发展
·为啥说“双英会”是务虚会?
· “双英会”见证“和沐春风”下的“波涛汹涌”
·台新当局承诺520后推动年金改革 75%民众力挺创新高
·防堵IS进入台湾 台湾外事部门设多重审核机制
·台湾新当局启动年金改革 预计半年内提可行方案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