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独家评论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华夏经纬网   2021-08-04 11:19:51   
字号:

    作者 文清(特约评论员)

    近期以来,大陆接连举办多场重要的两岸交流活动,释出重要对台讯息,即尽管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时与势始终在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这一边,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祖国大陆这一边。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历史定势,也成为两岸共识。

    大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不但有力增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力量,有效制约外部势力干预和阻挠,有力支撑了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底气和能力,同时也给台湾同胞巨大的吸引力,为广大台青、台商到大陆投资创业、生活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为祖国统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成为两岸一项重要课题。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两岸融合发展,意味着海峡两岸不仅要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融会贯通,更要在两岸同胞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方面深度交融,血浓于水,消除隔阂、缩减分歧、扩大共识,从而不断夯实祖国统一的民意基础。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新时期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两岸同胞必然会从中获得更好的民生福祉,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是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以通促融”培育两岸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要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两岸应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不断推进应通尽通,才能够为深度交流合作打通更多“经脉”,输送更多新鲜“血液”。这方面,大陆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和安排。未来,大陆将进一步推进“以通促融”,使之成为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推手。

    对于台湾而言,应当抓住大陆“十四五”规划发展契机,特别是积极融入大陆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当前,大陆新基建项目正在蓬勃发展,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发展空间广阔,动能无限。从短期来看,可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中长期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对此,台湾业界普遍看好大陆新基建计划,岛内相关业者也在积极调整发展方向,紧抓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的机遇。此外,大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引领供给侧改革、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等方面都在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将成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新航标。台湾相关业者可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投身大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供应链,积极融入新产业开发项目,在此新的领域两岸实现更大的互利双赢。

    二是落实落细惠台政策,“以惠促融”打造两岸融合发展“贴心”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中国人要帮中国人。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大陆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正是基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惠促融”,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提升两岸同胞获得感、幸福感,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

    近年来,大陆出台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台胞台商在大陆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为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同时也为广大台胞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受到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认可与欢迎。事实证明,“以惠促融”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充分体现大陆为台胞台商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与诚意;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不断扩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更加重要的是,大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对台工作部门将着力点放在各项惠台政策落地、落细方面,各级台办通过落实惠台政策,真正成为台胞台商的“娘家人”“贴心人”,不仅使台胞台商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也让更多台胞台商认可大陆、爱上大陆、扎根大陆,实现更好发展。从这些年大陆出台惠台政策的实际情况来看,政策措施更加务实、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台胞台商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加“接地气”,大陆持续为台胞台企创造公平、公正、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必将有力激发广大台胞台商到大陆投资发展的决心与信心,从而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是创新两岸交流方式,“以情促融”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的语言、文字、习俗、历史记忆、情感倾向、价值取向,使两岸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这是维系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情促融”,就是要进一步筑牢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纽带,深化两岸历史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夯实两岸共同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切实做好祖国统一的“民心工程”。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冲破民进党当局推动“台独”“去中国化”对两岸的毒害与侵蚀,为最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两岸应当创新方式方法,为两岸交流创造新的平台,打造新的空间。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催生两岸民间往来与交流的新空间与新渠道。两岸交流正在迈入“云时代”“云交流”,必将使两岸交流更快捷、更方便、更多元、更精彩。

    未来,两岸需要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细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现有交流平台进一步建设好、整合好、发展好,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在交流内容上不仅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以各地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与人文资源为切入点,以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使交流活动更接地气,更易取得交流实效。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台湾亲绿舆论“无脑”造谣凸显对两岸统一大势的焦虑
·团结台湾同胞,共创民族复兴伟业——权威专家谈建党百年与国家统一
·黄逸豪:援助河南涝灾 再现两岸情
·刘国深:大陆引领两岸关系能力更强大
·回归“九二共识”重新设定两岸关系道路与选择
·复杂严峻的两岸关系 大势明朗不悲观
·王海良:道路选择是海峡两岸的重大命题
·持续深化两岸青年交流 携手促融合实践中国梦
·两岸共同汇聚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终将引火烧身
·周志怀:未来十年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分水岭
·疫苗接种独卡陆生,这也叫“公平对待”?
·断链还是紧箍咒? 两岸经贸谁依赖谁
·落实落细台胞同等待遇生动彰显“两岸一家亲”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