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独家评论
回看台海波澜之二:2015年台湾政局回顾
华夏经纬网   2015-12-22 08:33:15   
字号:

作者:风云变幻

    2015年是岛内的又一个选举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选举两条主线贯穿始终,国、民两大党及其他各党派围绕两大选举明争暗斗,相互间展开激烈较量,由于国民党当局施政不彰、绩效欠佳,加之民进党、绿营刻意唱衰,民众不满情绪高涨,蓝绿形势呈现一面倒之势,国民党处境艰困,选情堪忧;民进党坐享其成,气势高涨;第三势力跃跃欲试,力争在蓝绿夹缝中争取自己的一片天。

    一、国民党“执政”状况无明显改善,处境艰困选情低迷前景堪忧

    经过2014年底“九合一”选举的惨败,国民党遭受重创,2015年未能从败选中走出重新出发,“执政”状况无明显改善,仍处于极度困境中,选情低迷前景堪忧:

    “执政”不佳未蒙其利反受其累。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有雄厚的执政资源挹注、加持,应该说对党的发展、对之2016年“总统”、“立委”两大选举相对有利。马当局也不遗余力,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深化改革,加强经济民生建设,提升民众生活水平,设法摆脱施政困境,重塑民众对国民党执政信心。遗憾的是马当局的努力收效不大,执政环境恶劣,施政不彰,经济形势不如人意,投资消费疲软,薪资水平维持10余年前水平,物价不断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拉大,民众无感现象严重,不满情绪高涨。马英九个人及执政团队满意度一直在低点徘徊,不满意度屡创新高,马已提前跛脚,政令难出“总统府”,政策推动困难重重,两岸服贸协议、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草案一直被卡在“立法院”动弹不得,货贸协议推动阻力重重,高中课纲微调,引发“小太阳花学运”竭力阻挠,民进党执政县市更联手抵制,新课纲难以为继,当局的行政力、公信力荡然无存;11月7日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马英九自感阻力大,主动宣布会见不签任何协议,不发表联合声明。民进党、绿营仍不依不饶,涂红抹黑,批马民调长期低迷,不得民众信任,形同“看守总统”,举行“习马会”代表性不足,缺乏必要性,极不妥当。面对不佳的执政状况,国民党是未蒙其利反受其累,背负沉重的执政包袱,受之所累,两项选举选情低迷。

    党内整合困难重重状况不断。年初,朱立伦出任党主席,提出“内造化、志工化、战斗化”的党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党务改革,党务人事作了大幅调整,废除“中山会报”机制,决策权力重回中常会,承诺妥善处理党产,重组智库提升出谋划策能力,应该说起步不错、开了个好头。然而这种良好的势头未能持续下去,国民党“内斗内行”积弊如故,围绕“总统”、“立委”选举的布局,党内争权夺利尤为激烈,整合困难重重,相较于民进党候选人早早定于蔡英文一尊,国民党初选就一个“乱”字,领表时间由4月20日至5月16日近一个月时间,可除几位B咖——“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前卫生署长杨志良等几位不被看好、不受重视的人士完成领表外,党主席朱立伦、“立法院长”王金平等重量级A咖惧战无人领表,人选迟迟搞不定,引发基层及支持民众强烈不满及严重焦虑;初选更是一波三折,洪秀柱参选引发强烈反弹,被设置种种障碍,甚至在洪通过“防砖”民调考验、被中常会核备、被“全代会”通过后,党内仍是“换柱”声不断,反洪势力公开发难、大肆唱衰,宣称洪实力不足,政策论述难获主流民意支持,不仅自身选情无法拉抬,还会连累“立委”选情,不停地“拱朱挺王”,部分“立委”退党、拒选以示不满,最终迫使国民党中央临阵换将,犯下兵家大忌,柱下朱上,由于朱立伦错失参选最佳时机,加之违背不参选承诺,政治诚信饱受质疑,又带职参选,广为外界诟病,特别是“换柱”破坏党的选举制度,引发洪支持者强烈不满,以致朱立伦原先的优势不在。

    信心不足气势低迷前景堪忧。2014年底“九合一”选举后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蓝消绿涨”态势持续,基本盘“蓝大绿小”的政治格局不在。2015年岛内政坛依然保持了“蓝消绿涨”的趋势,国民党政治实力继续萎缩,信心不足,气势低迷,前景堪忧。“总统”选举A咖们深感胜算不大,个个惧战,不愿投入党内初选;“立委”选举,感到优势难保,有的忧心跌破三分之一席次。洪秀柱主动参选,党内一片看衰声,不仅未予力挺支持,相反处处掣肘打压;即便是“柱下朱上”,国民党的立脚点也非胜选,而主要翼望“总统”选举不要输得太难看及稳定“立委”选情,避免崩盘,以为国民党未来东山再起保存些资本。无论是先前的洪秀柱还是后来的朱立伦,选情一直低迷无起色,民调支持度较之蔡英文落后幅度较大,洪在经过初选时的短暂高潮后,民调徒降,甚至不时被宋楚瑜超越,以至亲民党喊出“弃洪保宋”口号;朱立伦被征召参选后,选情较洪虽有所拉抬,与宋拉开一些距离,对党的“立委”选情也具有稳定、拉抬作用,却仍大幅落后蔡英文平均约18个百分点,最高30多个百分点,最低10个百分点;“立委”选举,国民党丧失“国会”第一大党系外界普遍看法,一般认为其可望获得45至55席,且低看的可能性大。国民党不仅将失去执政地位,政局的主导能力将大大弱化。

    二、民进党乘胜追击气势如虹,选情独好可望获得双丰收

    自去年底“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胜后,民进党绿色执政虽差强人意,不少县市施政满意度排名靠后。只是国民党执政大环境不佳,民进党地方执政的不良表现未被突显,蔡英文及民进党在政治氛围、选战布局、政治行情、政治实力、内部团结等各方面均较朱立伦及国民党占优,若无重大意外,重返执政几成定局,“立法院”拿下过半甚至更多席次、形成“一党独大”局面可能性大。

    蔡英文地位稳固党内基本一盘棋。民进党2016候选人早早就定于蔡英文一尊,党内无人敢、无人能挑战蔡英文,一直有“总统”梦的天王苏贞昌几乎是无声无息,蔡英文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顺利出线,抢得先机,早早形成对国民党的优势态势。由于蔡地位稳固,握有绝对的主导权,党内基本是一盘棋,选战按蔡的思路展开,辅选队伍多系蔡属意人马,高雄市长陈菊出任竞选总部主委,竞选总干事及执政总干事分别由亲信苏嘉全、林锡耀执掌,新境界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林全担任政策召集人,下设政策群、文宣群、组织群及舆情中心、选情中心等负责人均由蔡信得过人士担任。辅选班底除陈菊年纪较大外,可说基本实现了世代交替,天王谢长廷、苏贞昌仅被安排担任台北市及新北市竞选总部荣誉主委。蔡英文竞选总部成立大会,党内要角及各执政县市长、竞选总部主委、政策顾问团队近50位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史明、辜宽敏等“独派”大佬现身相挺,时代力量等亲绿政党代表到场祝福,营造泛绿大团结气氛,展现重返执政气势与决心。“立委”选举蔡展现魄力,为拉拢第三势力,蔡拍板相关选区礼让非本党人士;不分区“立委”提名,由蔡主导,排除阻力,除几位“表现优异”的现任“不分区立委”名列其中,余皆属“新面孔”,多具“功能性、专业性、社会代表”性,“天王”尽皆出局,提交了一份社会观感较佳名单,为选情添了彩加了分。

    气势如虹猛打对手力争取得双丰收。面对2016两项选举,民进党信心十足、气势如虹,其目标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总统”选举,冲得票率过半,为未来强势执政奠定基础;“立委”选举,不仅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还力争过半,形成对国民党的优势;蔡叫嚣南台湾“立委”一席不让,要求所有执政县市大选得票要高于“九合一”选举各县市长得票。面对主要竞争对手,民进党痛下狠手压制其选情,尤其是国民党征召朱立伦参选,令民进党倍感压力和危机,使他们大赢计划受到威胁,民进党一改先前对待洪秀柱不太重视的傲慢态度,启动“灭朱”计划,穷追猛打,炒作“换柱”是“史上最大‘搓圆仔汤案’”,质疑朱、洪间有不当利益交换,指控国民党操作“5亿元换柱”,至“最高检察署”告发国民党“换柱”违反“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要求检察官详细侦办调查,给社会一个交待。民进党还紧紧揪住朱“做满任期”承诺不放,痛批朱出尔反尔、违背诺言,政治诚信尽失;拿朱带职参选大做文章,批带职参选没有“格局”,对市政不负责任,对不起选民,欲对朱市长职务发起罢免。民进党还批朱“漏报财产”,指控朱家庭涉嫌“贪腐弊案”。朱的副手王如玄提名公布后,民进党猛打王炒军宅案,借此打压朱的选情。“立委”选举,民进党在积极争取过半的同时,竭力设法拉拢第三势力小党,部分选区不惜礼让,以形成合力拉下国民党候选人,确保泛绿过半,力争掌握主导权。

    大陆政策模糊以对仍是党的软肋。民进党选情并非铁板一块,模糊的大陆政策仍是该党软肋。蔡英文抛出“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论述,虽具有一定欺骗性,却难掩政策“空心菜”的本质,其依然在打“模糊牌”,论述空洞无物、似是而非,蔡没有将要维持的“现状”讲清楚,更没有说出如何才能“维持现状”;对之所提“一致性”、“可持续”等的内涵也无只言片语的说明解释;蔡要对“九二共识”“求同存异”,求什么“同”,存什么“异”也没有说清楚,其实质还是在坚持既定立场,意即大陆坚持大陆的“九二共识”,民进党坚持民进党的“维持现状”,大家“求同存异”,互不干涉,相安无事。蔡在美针对记者提问“如何维持两岸现状”、“如何看待‘九二共识’”及“如何处理“台独”党纲”等问题时,左右而言它,拒绝作明确回答,甚至颇不礼貌地表示要说的都已经说过,要提问者回去好好看看她的讲稿。“空心菜”形象丝毫未变。台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就针对蔡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演讲时对两岸关系的承诺提出三大质疑,包括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蔡能否像马英九一样讲清楚两岸治权与“主权”问题;不说明“九二共识”,如何推动协商交流;若不能推动交流,怎么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的现状。相信蔡不会回应赵董事长的质疑,也不敢回应。由于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说不清、道不明,蔡一直设法回避朱立伦辩论的要求。

    此外,民进党所谓的绿色执政成效并不理想。自“九合一”选举绿营赢得大部分县市执政权后,为拼“有感政绩”,几乎所有“蓝天变绿地”的县市都有政治清算动作,台北市长柯文哲指控前任市长涉入五大弊案;台中市长林佳龙指责前任存在重大工程问题和弊案;桃园市长郑文灿将“桃园航空城”等案移送廉政署、甚至检调单位侦办;他们还大派各种福利,新竹市编3000万新台币协助中小企业,基隆市免费为老人装假牙,台中市追加62亿预算用于民生建设和社会福利,桃园市推出第二高的生育津贴、老人健保免费等诸多福利措施,这些虽能取悦市民,较快收到成效,但非长久之计,由于部分县市原本未做好执政准备,仓促上阵,予人为政轻率、粗糙印象;一些县市长陷入重大争议,嘉义市长涂醒哲被爆出入“情色养生馆”,台中市长林佳龙为赶工程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新竹市长林智坚污指厂家食用油有毒造成业者损失,彰化县成为“黑食品”生产大县,县长魏明谷被批不作为等。各县市还存在着高负债难撑福利牌情况,高雄市债务达2578亿新台币,逼近2700亿举债上限;宜兰县民平均债务居六都以外县市第二,居全台之首,云林10月将发不出县府员工工资。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民进党籍县市长占据后半段位置,所谓“绿色执政、品质保证”破功。

    三、小党迎来难得发展机遇期,动作频频试图争得自己一片天

    由于岛内民众对蓝绿恶斗的政治生态极为不满,为国、民两大党以外的第三势力小党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期,年内他们动作频频,重点将眼光瞄准2016年“立委”选举,试图为自己争得一片天,成为政坛关键少数。

    老牌第三势力小党翼图焕发青春。所谓老牌第三势力主要是指亲民党、台联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绿党等,他们在政坛摸爬滚打已有些年头,发展起起伏伏,并不顺利,近年来更面临边缘化、泡沫化危机,在岛内政坛作用下降、影响力有限。他们都想抓住2016年“立委”选举的机遇,重整旗鼓、焕发青春,在国、民两大党的夹缝中维持、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亲民党动作最大,是众多小党中唯一推出人选参选“总统”的党,希翼宋楚瑜的参选,发挥母鸡带小鸡效能,拉抬该党“立委”选情,特别是提升政党得票率,争取突破5%政党得票率门槛,在不分区“立委”部分分得一杯羹,维持在“立法院”成立党团的实力,保持、扩大政治影响力。为此,亲民党还与民国党合作,宋楚瑜搭档民国党主席徐欣莹参选“总统”,以图吸纳更多蓝营选票。台联党分区与不分区齐头并进,但情况并不理想,分区部分选情艰困,难有收获;不分区部分,积极设法争取青年选票,主动与学运组织基进侧翼结盟,将侧翼总召列该党不分区第一名,以拉抬政党票,只是与新兴政党时代力量同质性高,吸票能力弱之,选情堪忧。无党团结联盟提名一席区域(山地原住民)“立委”,2席不分区“立委”,区域“立委”很有希望。新党、绿党泡沫化严重,难有收获。

    新兴第三势力小党乘势而起风头正盛。新兴第三势力主要是指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陆续成立的各小党,主要有时代力量、社会民主党、民国党、树党、军公教联盟等,他们与民进党、台联党等合纵连横,最大目标是“国会”过半,夺取“立法院”主导权。新兴第三势力小党势头最好、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时代力量,该党借近年的社运和学运企图独树一帜,成立之初就备受民进党、台联党以及深绿势力青睐,视之为“台独”新理念接班人;民进党在数个选区礼让之,台联党不得不与其整合,提名的部分区域“立委”候选人如新北市第12选区的黄国昌、台中市第3选区洪慈庸均对国民党候选人形成较大威胁,岛内社会普遍看好该党政党票跨过5%门槛,其成为国、民两大党之后的第三大党的可能性颇高。民国党成员多出自国民党,其选票基础主要为国民党传统支持者,党主席徐欣莹原为国民党籍“立委”,为扩大影响、营造声势,徐出任宋楚瑜副手,借此蚕食泛蓝选票;该党在15个选区提名候选人,以图广种薄收,只是实力有限,当选几率不高,未来能否进入“立法院”,主要视之政党票能否突破5%门槛。社会民主党因强调独立性,不愿与民进党等合纵连横,缺少奥援,选情堪忧;其他新兴小党选情也不乐观。

    未来发展前景不明作用地位微妙。台湾的所谓第三势力,实质上只是游离于国、民两大党以外的一些小党和社会团体的代名词,从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势力,其一盘散沙,既缺乏强有力的领袖人物领导驾驭,形成统一的力量;又缺乏鲜明的政治主张,吸引力不足;且之党派复杂众多,各自为阵,各有主张,谁也不服谁,整合极其困难,无法形成合力。这也是近些年来,第三势力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却始终不得要领,无法发展壮大的关键原因所在。未来第三势力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一是看其自身的努力,明年的“立委”选举,整个第三势力能争取多少席,如果能掌握一定席次,自是对两大党形成一定制衡能力,地位、影响力自是水涨船高;如果仅能掌握区区几席,自是难有什么大出息,面边缘化、泡沫化危机加剧;二是看国、民两大党的“国会”席次,如果两大党在“国会”有一党过半,第三势力小党有限席次只能是陪陪绑、做做样子,难以发挥实质影响;如果两大党“国会”都不过半,第三势力小党将成为蓝绿积极争取的香饽饽,有限的席次将可发挥关键少数作用。

    年内蓝绿还围绕“宪改”、课纲微调等展开激烈较量,斗得难分难解。“宪改”方面,国民党着重提出三主张:一是以“内阁制”精神为“修宪”核心,恢复“阁揆”同意权,“立委”人数不变;二是实施“不在籍投票”、“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政党门坎从5%降到3%”;三是大法官由15人改为9人,“考试委员”明定为11人,“监察委员”由29人改为15人等。民进党方面抛七项主张:包括公民投票权下修至18岁,下修“修宪”门坎为三分之二“立委”出席、三分之二通过后公投;赋予公民联署“修宪”权,联署门坎为百分之五的选举人;“立委”选制改德国联立制,以第二张政党选票分配各政党“立委”总席次,政党分配席次门坎下调为百分之三;现行选区制度不变,73个单一选区加6席原住民席次,不分区“立委”增至79席;废除“考试院”、“监察院”,两院权力回归行政与立法部门;“行政院”可提信任案。第三势力小党及本土社团主张降低“修宪”门坎、“公民权”降为18岁、“国会”选制改革、政党不分区分配门坎调降、“中央政府”体制调整、废“考试院”与“监察院”;他们还提出“补正公投法”,公投提案门坎降至万分之一、公投联署门坎降至百分之一点五、废除百分之五十投票门坎,改采简单多数决等。虽然各方“宪改”主张有一些交集,但由于蓝绿政治利益及立场迥异,各有算计,多数议题难有共识,相互间各有坚持,拒不让步,导致“宪改”破局。年内,蓝绿围绕高中课纲微调展开激烈斗争,2014年初台课纲审议会表决通过了对台高中国文和社会(包括历史、地理、公民三科)课纲的微调,微调重点为错字勘误、内容补正及符合“宪法”与“两岸关系条例”,新课纲预计于2015年度高一新生开始使用。先前民进党、绿营就对课纲微调表达了强烈不满,新课纲上路前,绿营再掀反对浪潮,质疑课纲微调未尊重台湾民主化过程,黑箱作业,严重违反程序正义、破坏体制,政治介入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违法失职,尽失行政部门客观中立立场,强烈的“去台湾化”,重回“大中国史观”。绿营执政县市还联合抵制新课纲上路,甚至煽动高中生复制“太阳花学运”,部分高中生冲击占领台教育主管机构,被警察驱逐后,又聚集台教育主管部门前进行抗议,最终迫使当局宣布新课纲由各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实施。

    2015年转瞬即逝,展望2016年“总统”、“立委”两大选举即将开打,就目前选情分析,若形势平稳发展,蔡英文胜出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朱立伦,民进党重新执政、岛内实现第三次“政党轮替”几成定局;加之“国会”席次重新洗牌,民进党成为第一大党,甚至独立过半,岛内政治力量持续消长,政治格局出现重大颠覆性变化,进而引发台海战略形势步入新的重要节点,出现重大深刻变化。对此,应未雨稠谬,早做准备,妥加因应,从容、稳妥地应对台海战略形势的新变化,牢牢把握台海形势发展的主导权,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职大任。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回看台海波澜之一:民进党或遭“太阳花”反戈一击

 

责任编辑:左秋子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朱卫东:台湾政局正处于大变动的前夜
·台北市府:公有眷舍搬迁补助6亿元 2017年废除
·台湾历任卫生部门负责人卸任 医院、大学抢着要
·台湾“大选”史上首度出现正副搭档都不同党籍
·高雄市议会员工上班还领加勤费 议员批福利太好
·台"财长"张盛和:证所税纷扰不断 任内废除机率高
·网络民调不满意度高于满意度 台中市府:代表性不足
·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选举23日起登记 保证金需1500万
·台湾泛绿阵营爆内讧 绿社盟指时代力量破坏默契
·苗栗县府陷财务危机 副县长仍出境拼观光惹争议
·台新“水利署长”上任 提出“四要三不” 勉励同仁
·林佳龙上任政策"龙不完" 议员讽马屁拍出"一条龙"
·苗栗县府负债650亿 蓝营议员扬言改支持蔡英文
·前台中市副市长蔡炳坤接任台“文化部政次”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