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独家评论
张华:美国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是什么?
华夏经纬网   2013-12-25 14:19:06   
字号:

    作者 张华

   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了解其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至关重要。学界对此有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就是美国反对两岸政治对话。然而,在研究中也经常出现与此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本文拟从另一个视角,即美国对外战略的原则、对台战略的基本逻辑、在台海利益以及决策者因素等层面,来分析奥巴马政府对两岸政治对话的态度。

   第一,美国对外战略目标多是阳谋。美国的对外战略是比较清晰的,美国政府有一整套关于对外战略论述,在其政府网站上可以查询到,并且毫不掩盖其“领导世界”的目标。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也不需要掩盖其对外战略的目标。在诸多国际问题上,美国的战略目标都是清晰和明确的。(实际上,1921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后就确认了不再搞秘密协定的传统。)

   美国在台海的战略目标也是清晰的。1979年中美建交、台美“断交”后,美国随即制订了“与台湾关系法”加以平衡;1982年中美达成《八·一七公报》之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做出了“六项保证”加以平衡;在1995至1996年台海危机中支持台湾之后,克林顿于1998年访问中国时公开讲“三不”政策进行平衡。也就是说,美国的对台战略是显露在外的,无需从阴谋论的角度便可以清楚了解。

   对两岸政治对话,美国政府最为清晰的政策便是在2009和2011年两次《中美联合声明》中表明,“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此外,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国家安全顾问等人,均多次表达过相同的意思。按照历史的经验,如果美国认为这种措辞和政策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那美国应该再出台一个与之相对的政策加以平衡。但是5年多以来,笔者并未发现美国平衡“期待两岸政治对话”的言行。如果拿老八股的对台军售等议题作为例证,或有“万金油”之嫌。

   第二,美国对台战略服从于对华战略。美国当前的对华战略是亚太战略再平衡及新型大国关系。在亚太战略再平衡问题上,5年多来,美国一直在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做文章,并未公开打惯用的“台湾牌”。或许暂难得出台湾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地位下降的结论,但是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干扰中国发展的拙劣表现确实少了。在新型大国关系方面,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后,中美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且中美关系半年多来的表现(例如,在最为敏感的军事合作方面亦有进展)也证实,中美利益并不尽一致,但总体上可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角度看,美国更不可能阻挠两岸政治对话。

   第三,美国在台海的利益是和平和信誉。国家间关系利益至上。传统而言,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包括战略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利益。战略利益就是台湾的地缘战略作用,台湾被视为美国第一岛链的枢纽;政治利益就是台湾是美国在重大问题上制衡牵制中国的棋子;经济利益就是美国与台湾的经贸投资关系;价值观利益就是美台共享西式民主价值观念。但笔者认为,当前美国在台海的利益是和平和信誉。唯有和平才能保护美国的经济利益,才能不打破二战后美国建立的亚太格局。唯有保持不放弃台湾,才能保持美国在盟友和伙伴中的信誉。

   保证和平和信誉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是台海战争,当然不是。是两岸关系适度紧张?也不是,因为美国人没有把握控制紧张的程度,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实力和“自信心”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因此最后的选择就是两岸协商。唯有两岸协商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台海和平。此外,在大陆将实现两岸统一定为核心利益的背景下,唯一一种不背弃美国战略信誉的解决方式就是两岸通过协商对话实现统一。

   而且,支持两岸对话也是美国的明牌,美国对台政策的三个主轴之一就是“两岸对话”(不区分到底是经济对话还是政治对话,而且美国所提的“中程协议”等概念都是政治议题)。

   第四,美国当前对华决策领导人多是知华派。美国主管台海事务的主要官员中,国务卿克里2004年竞选美国总统期间称支持 “一国两制”,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麦艾文曾在社科院美国所做访问学者(据称“对华友好”,是美国内部“阻挠”对台军售的主要官员)。相较于二人的前任希拉里和坎贝尔(都没有公开反对两岸政治对话),很难想象他们二人会制定比其前任更保守的台海政策。

   第五,美国对两岸政治对话进程的精准把握。两岸尤其是大陆不断有人提出两岸政治对话的倡议,近年来也确实取得了某方面的进展。但是,没人有把握两岸政治议题在马英九任内会取得重大突破,更不可能实现两岸统一。基于此,美国需要反对吗?

 

责任编辑:黄杨

共2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期盼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与制度化
·国台办:两岸定期往返航班总班次增加为828个
·国台办:若台湾方面有接电需求 可研究两岸接电
·国台办谈两岸媒体互设机构:望台方倾听媒体呼声
·石之瑜:东海议题可为两岸谈判的起点
·2013两岸流行语大不同 你有“土豪”我有“鲁蛇”
·视中国为祖国 还原台湾文学的“国族认同”
·两岸合作侦破网络赌博案 签赌金初估达上亿台币
·两岸交流有“度”“量” 互释更多正能量受期待
·两岸警方合作侦破网络赌博案
·江西全年引进台资企业98家 进资7.58亿美元
·年终盘点:2013年两岸经贸的“加、减、乘、除”
·蓝营吁绿营勿扭曲阻扰服贸协议 促"立法院"速审
·南航春运计划增加两岸790班次 料可载客14万
特别策划
  更多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
    直球,有态度!【We Talk 两岸大咖堂】VOL.2
聚焦台岛
  更多
    
    
台岛夜话
  更多
·董拔萃:携手为国家谋统一为民族谋复兴
·民进党自制两岸危机,终将失去台湾多数民意
·加入CPTPP 民进党“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王昆义:民进党开辟CPTPP两岸新战场
·高市早苗和蔡英文视频会谈 是一计借东风
·挺台成显学? 岸田文雄“鸽转鹰”对决高市
·蔡英文所谓“邻国论”注定仅是”昙花一现“
·“驻美代表处”更名? 台湾小心被美国当枪
·驻外单位正名 民进党又再贩卖“芒果干”
独家评论
  更多
·“九二共识”再起:“朱上江下”预示着积极
·途穷与路转——后疫情时代两岸教育交流再思
·台军若参与环太军演 也难防卫台海安全
·【评,不平小组】是“塔绿班”,不是“塔利
·台湾发展长程飞弹的地缘因素
·朱立伦当选首要任务重在党的团结
各抒己见
 
·台军8人验出一级毒品反应 高层驳斥:因吃了
·多包毒品被发现,是否代表军中吸毒已是普遍现
·从霸凌致死、虐狗到毒品泛滥,台军纪为何生锈
·力拼司法改革 蔡英文决定亲任司改会议召集人
· 目前看,连续的人事问题已经冲击到蔡英文的
·有人说蔡女士被深绿胁持,那么她还算是绿营的
台海视点
  更多
台海视点388期 赖清德为军公教加薪
·台海视点387期 赖清德就职“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6期 林全请辞"行政院长"
·台海视点385期 台当局欲删减文言文
·台海视点384期 吴敦义任国民党主席
·台海视点383期 全台大停电惹议
·台海视点382期 张柯会带来两岸契机
评论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图片新闻   更多
  精彩视频   更多
台海评论
台岛夜话 | 台海七日谈 | 特别策划 | 华夏视点 | 媒体链接 | 深度分析 | 网友评说 | 经纬观察 | 台海热点透视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