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1日,发起了强渡临津江的战斗,在高浪浦里东南地区突破南朝鲜军第1师防御阵地。

1950年12月31日16时40分,军长汪洋通过电话下达了开始总攻的命令。炮兵群的86门火炮,向敌前沿滩头阵地及防御纵深发射数千发各种口径的炮弹,摧毁了敌人几十个火力发射点和多层障碌物,压制了敌纵深炮兵火力。经过10分钟火力打击,敌第一批目标大部被摧毁。从16时50分开始,直瞄炮轰击第二批目标,团迫击炮弹密集地在346团和347团两个团突破口袋形地段上爆炸,在敌人地雷区、铁丝网中开出长40公尺、宽6至10公尺的两条步兵冲击通路。师炮兵群开始对马智地区敌 人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对192高地和147高地进行第一次集中射击。炮火准备进行到17时整,在20分钟的破坏射击中,摧毁了敌人地堡、火力点40余个。歼灭美军一个黑人防坦克炮兵连,炮弹命中率80%。

17时零分,100高地上发出3发照明弹,3分钟的急袭射击开始,全师所有炮兵对准左翼和右翼两个团的突破口集中射击。对岸敌军全部被我炮火压制。与此同时,各突击连障碍排除组利用炮火烟幕,迅速排除江北岸残存地雷。346团4连3班长张财书冒着炮火,连续排除4处集群地雷,在部队已经发起冲锋的紧要关头,他自制 的扫雷杆又被炸碎的情况下,他冲入雷区,用手抓住弹雷索,拉响了最后一群地雷,以自己身负重伤的代价为冲锋部队打开了通路,后被记“一等功臣”。

17时03分,汪洋命令发出冲锋讯号。三发绿色讯号弹升空后,两挺美式重机枪朝天交叉发射500发红色曳光弹。冲锋号吹响,40多挺轻重机枪开始射击。千百个战 士跃出堑壕,向临津江冲去。17时08分,左翼346团l、4连跑步通过封冻的江面,迅速消灭残存火力点内顽抗的敌人,胜利占领江南岸登陆场。17时14分,右翼347团5、7连,徒步涉过寒冷刺骨、水深及腰、100余公尺宽的临津江,攀上7高达10公尺的悬崖,攻占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前后才用了10分钟时间。17时40分,347团和346团的突击营在炮火支援下,密切协同,相继攻克144.7高地和192高地,牢固地控制住南岸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尔后347团向马智 里进攻,于22时占领该地。346团向雨中(地名)发展进攻,师指向雨中前进。
与此同时,师预备队348团在右翼渡过临津江,以3营攻占舟月里,接应了l15师渡江; 军第二梯队117师在346团之后渡江,向湘水里穿插前进。 347团在杜义洞,346团在雨中与敌师预备队经过激战,歼敌一部。于1951年1月1日晨6时前后进到芦坡洞、大村、武建里、直川里一线,346团占领雪于里、新村以北高地,347团占领卢坡里及其以南高地,348团进至廉安里、马智里。

经过13小时的激战,116师突入敌人纵深15公里,毙伤敌千余人,胜利完成突破任务。(转自:中华网 节选自《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