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二次战役,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遭到沉重打击被迫退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企图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实施防御,休养生息,以利再战。而刚刚取得重大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经过两次战役,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几万人,急需休整、补充。美军每天出动近千架次飞机对三八线以北的志愿军供应线轮番轰炸,大部车辆被炸,粮、弹、被服靠夜间突击抢运。不能按时供应。战场情况也发生变化,敌人已由进攻转入防御。志愿军的战略战术也必须转变。要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攻坚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部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公里停止进行休整,让敌人先占领三八线。准备明春再战,歼灭敌人的主力。
彭德怀把对形势的以上估计及志愿军下步行动的意见,于12月8日电告毛泽东。就在这个时候,以印度为代表13个国家向中国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则将得到印度等13国的欢迎和道义上的支持”。总理周恩来针对这个提案明确指出:“美军既已过了三八线,因此三八线已被麦克阿瑟破坏而不复存在。”周恩来的意思很明确,中国军队绝不会宣布不会越过三八线。
12月13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回电中通报了有关朝鲜战争的国际形势,并明确指出“要越过三八线”。毛泽东的电文大意如下:(一)目前英美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带来很大的不利。
(二)此次南进,希望在开城南北地区,即离汉城不远的地区,寻歼几部敌人。然后看情况,如果放入以很大的力量固守汉城,则我军主力可以退至开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休整,准备攻击汉城的条件,而以几个师迫近汉江中游北岸活动,支援人民军越过汉江歼灭伪军。如果敌人放弃汉城,则我西线六个军在平红汉城间休整一时期,再继续战斗。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的回电后,立即召集志司其它首长紧急讨论。从军事上讲,志愿军入朝才一个多月。已连续打了两个战役,西线6个军已相当疲劳;东线第9兵团人员、弹药、粮食得不到及时补充。况且,第二次战役后期敌人虽然逃得快,但实际上有生力量的损失并不大,其主力大都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敌人的大踏步撤退,并不完全意味着最后彻底的失败,从战争常识上看,美军的撤退一是因为他们在三八线以北的平原无险可守;二是美军需要补充,需要迅速脱离接触,依托三八线以南的阵地进行整顿。所以敌人之所以撤退得很快,其中有抢占既设阵地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去进攻,绝对有诸多的不利。但是,从政治上讲,志愿军停止在三八线以北,正合美、英的意图,他们正想利用三八线阻止我军前进.以利其下一步行动。
从军事上考虑马上打不好,从政治上考虑马上打好,二者距离很大。政治决定军事,经过反复研究,彭德怀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次战役确实是一次冒险,志愿军只有这一次机会:如果战役进程迟滞或者有较大反复,消耗了仅有的物资储备后,在从临津江向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志愿军反倒可能会因为粮弹不继无法抗击敌人的反攻,战局也有可能发生逆转。因此,赢得这一战的关键,就是部队要等迅速克服临津江等天险,快速插入敌军纵深,不给对手组织反击的机会。(转自:中华网 摘自《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