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大陆
转岗在即,他依然递交请战书带领全营出征抗洪
华夏经纬网   2020-08-27 13:53:23   
字号:

刚走下演训场征尘未洗

转岗在即依然递交请战书

带领全营出征抗洪

时任东部战区陆军特种舟桥营营长李森

在今年抗洪抢险中

凭借过硬专业素养和战斗精神

带领官兵打赢了庐山保卫战

01

关键时刻“让我上” 带领全营从演训场转战抗洪一线

7月14日凌晨,长江最大一波洪峰将过境九江段。彼时,鄱阳湖水位已超历史极值,如果江水再倒灌,防汛形势将更加严峻,位于江湖交汇处的江西九江庐山市更是情况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闻令出征,跨省驰援庐山市。

“我营参加抗洪的经验比较丰富,请组织考虑让我上!”出动前,一封请战书摆到了旅领导面前。时任特种舟桥营营长、现为侦察科科长的李森,刚刚参加完渡江工程保障演练,征尘未洗即请命带领全营出征。

李森乘舟踏浪13载,精通第一、二、三代舟桥主战装备,今年1月通过二级船艇长等级考试,双手粗糙的纹路见证了他与长江为伴、征服天堑降洪魔的历程。正因为如此,他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经旅党委研究公示,李森即将任侦察科科长。

“让我上!”转岗在即,得知部队即将参加抗洪抢险任务时,李森向旅党委主动请缨,带领全营从演训场转战灾情现场,昼夜兼程机动9小时抵达庐山市。

他第一时间对抢险地域现地勘察,要求坚守鄱阳湖南康堤渗漏最严重、泡泉最多、子堤过水最深的地段。

“我们面前是超警戒水位3米多的鄱阳湖,身后是24万庐山市人民,南康堤是最后的防线,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一番简短激昂的动员后,李森率领营队展开作业:加固堤坝、处置坍塌、清淤疏堵、排除内涝……

针对任务区泥土被持续浸泡,黏性低、易垮塌等实际情况,李森积极协调当地防汛办人员,使用数吨高黏性的砂性土与沙袋土工膜等防汛物资,大大提高了修筑、加固堤坝的效率。

子堤构筑完毕后,堤坝内侧道路内涝严重,抽水机工作半天,水位却迟迟不见下降。李森随即带领骨干逐处摸排,发现并处置泡泉10余处,构筑反滤围井10余处,将湖滨路内涝险情成功排除。

当晚,洪峰过境九江段,一处泥土质的堤坝出现坍塌。李森当机立断,带领党员突击队下水作业,使用预先准备好的高黏性砂性土进行封堵,再打下木桩,挂上柳枝防浪冲击,快、准、稳排除了险情。

02

攻坚克难“顶得上” “李教头”敢干不蛮干

李森曾多次组织江苏省民兵抗洪抢险集训,担任教导队队长时先后为旅队培训200多名新排长、600多名指挥士官、800多名专业技术士官,有着多年抗洪抢险教学经验,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李教头”。

艺高人胆大,攻坚底气足。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总能看到李森的身影。

7月19日,风力6级,鄱阳湖水位持续居高不下,现场浪高近1米,南康堤彩虹桥路段桥跨与堤坝结合部严重损毁,随时有桥塌堤溃危险。

此时,彩虹桥两侧的桥台已经被冲出直径2米大洞,放下的沙袋迅速被风浪冲走。

由于时间紧迫、道路中断,大型机械无法及时抵达作业;受损桥跨临水面水浪较大、斜坡较陡,无法直接将沙袋固定,加之斜坡上方砖块不时被洪水拍打掉落,大大增加了抢险作业难度。

李森勘察现场后,冷静分析研判,采取“护台先固基、固基先植管”的抢险方案,迅速带领官兵灵活采用护固坝头技术,下水摸排点位。

水下杂石较多,情况不明。李森带着党员突击队员潜下水,在石缝中寻找有利点位,引导官兵围绕受损桥台植入60余根钢管,装填沙袋5000余个,并在临水面铺设土工膜,成功完成挂柳防浪处置40余米。

防汛救灾是门学问,李森既敢干又不蛮干。

“发现管涌点,请求支援……”7月15日7时,在庐山湖滨大道同仁驾校至污水处理厂段发现管涌点。李森受领任务后,迅速带领人员赶到现场。

一番察看后,李森定下使用反滤围井的决心:“侦测组利用全站仪测量星子湖堤坝两侧水位差和反滤围井最优设置区,党员突击队中水性较好的填堵管涌处,其他人员按方案编成装载组、运输组、安全保障组。”

有的地方水位及腰,官兵在水中作业阻力很大,运输沙袋不方便,李森便协调民兵的木船等进行运输,让官兵在浅水区能跑起来,保证沙袋传递顺畅高效。经过5小时奋战,管涌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03

模范带头“跟我上” 泡在水中一天累计工作10余小时

作为抗洪一线指挥员,李森总是坚持第一个上坝察险、第一个下水探险、第一个水中排险。

7月20日,在处置南康堤受损险情时,李森左手臂不慎被铁丝划出一道10厘米的伤口。消毒包扎后,身边战友劝李森休息,防止伤口感染。李森轻松打趣道:“轻伤不下火线,手臂出现伤口不要紧,堤坝出现‘伤口’可不行。”言罢,他转头继续水中作业。当天,李森泡在过胸的水中累计工作10余小时。

李森的模范带头、主动担当,激励着大家敢打敢拼、冲锋在前。全营官兵顶着6级风浪和暴雨天气连续作业,战斗热情持续高涨,仅用5小时就打牢钢管150余根,铺设土工膜350余米,装填沙袋1万余个,编织挂柳15处,对400余米的堤坝地段进行防浪加固,筑起了抵御洪峰的铜墙铁壁。

7月21日,彩虹桥地段坍塌险情处置完后,大家松了口气。但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当夜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

刚刚忙碌完准备休息的李森敏锐意识到,这样的恶劣天气很可能让白天的努力功亏一篑,甚至出现更大险情,堤坝上还有战士在巡堤,不知是否安全。想到这些,李森立马穿上雨衣,拿着手电就往堤坝方向奔去。

看到两名巡堤战士安然无恙,李森先是舒了一口气,随即带着他们仔细巡坝。果不其然,因受风雨影响,子堤顶上和铺压防浪布的沙袋有少数开始滑落,如果不及时处置,会有险情发生。

于是,李森顶着风浪下水,把滑落的沙袋一袋袋往上递,两名战士在上面接应,在1公里多的堤坝上一干就是一夜。

凌晨雨停,李森返回宿营点时,刚好碰到官兵起床,大家看到一身泥水的营长,不由得肃然起敬,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

来源:人民陆军 作者:徐钢、龙煜、戴强、李怀坤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在党旗指引下——第71集团军某旅工兵连党员突击队抗洪记事
·抗洪一线,满身泥巴的兵
·人在堤在 向险冲锋
·陆军某舟桥旅重舟一营:“抗洪智能团”是怎样炼成的
·第77集团军某旅救援机组转运受灾群众见闻:再闯“水上孤岛”
·洪水肆虐,向险逆行,人民子弟兵倾力守护
·从洪水里的生死营救到成功转出ICU 95后排长冒小驰的“重生”来之不易
·军人的誓言,永远不变!
·迷彩摆渡人——四川省抗洪救灾一线见闻
·“我是党员让我上!”这位“硬核”班长洪流中托举生的希望
·抗洪英雄部队22年后再集结
·加固子堤——基础牢固方能不惧风雨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