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大陆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担当科技强军重任
华夏经纬网   2018-09-17 14:04:59   
字号:

——军科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党委成员赴中国核试验基地学习调研侧记

■张志华 王海亮 解放军报

“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动放弃国外衣食无忧的环境,隐姓埋名,打磨大国重器……”初秋时节,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党委成员赴中国核试验基地学习调研。在基地展览馆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该院党委成员被老一辈科学家深厚的报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更加坚定了投身国防科技创新事业的决心。

曾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核试验基地,是“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研究院政委卢周来介绍说:“作为组建不到一年、起步创业的科研单位,让首届党委成员来到核试验基地接受精神洗礼,目的就是要从建院之初就深深植入‘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基因,持续激励官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开创国防科研试验领域崭新局面贡献力量。”

科研无止境,事业不停歇。在基地展览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简陋的旧设备,让大家仿佛再次回到大批优秀科技人员走进大漠戈壁创业的峥嵘岁月,重新走进老一辈科学家为新中国赢得大国地位自强自立、奋勇攻关的时光长廊中。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基地烈士陵园,大家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敬献花篮,祭奠朱光亚、林俊德等长眠于此的科学家和烈士。“踏寻前辈走过的足迹,现地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开创‘两弹一星’事业的艰辛,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永远都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接续梦想的传家宝,必须坚持和发扬下去。”走出烈士陵园,大家深有感触。

在基地场区哨所,大家对荒漠里建起的温室赞叹不已:官兵不仅在温室里种出了有机蔬菜、养起了生态鱼,还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姿态各异的根雕作品。看着被紫外线灼得黝黑、被大漠风沙吹得满脸尘土的基地官兵,大家不由得心生崇敬。

一次寻根之旅,一次思想洗礼。“铸造国之重器、打造军之利器,科学技术是支撑。”返程路上,一位同志朴实的语言引发大家强烈共鸣,“我们一定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始终把国家利益举过头顶,把强军使命扛在肩上,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共和国科研事业再立新功!”

重温光辉历史豪情满怀,完成使命任务责无旁贷。前不久,该院19名年轻科研人员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立项资助,立项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以智慧汗水监造“国之重器”
·追忆“东方巨响”的壮阔历史 “两弹一星”之旅现精神
·雷霆万钧的野战火箭研发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
·港媒:中国解决发动机难题 到2025年造200架歼20
·“两弹元勋”邓稼先铜像安放仪式在四川绵阳举行
·航空炸弹“轰炸式”灭火很有效
·诚信是军工人品质的基石
·中国首个高超音速飞行器有多厉害?
·全球首款商品级超宽带可见光通信芯片组发布
·中船重工3勇士为挽救重点试验平台捐躯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团队与地方单位联合攻关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武玉平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