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大陆
港媒:中国解决发动机难题 到2025年造200架歼20
华夏经纬网   2018-09-06 10:44:02   
字号:

    先进航空发动机一度是中国战机的卡脖子工程,关于歼-20的发动机也有国产和俄产的争论。而据境外媒体近日报道,中国接近解决新型低可探测性航空发动机的量产问题,届时歼-20可能进入大批量生产,并在2025年左右生产200架。不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从目前公开的信息还很难判断这种说法的准确性,200架这个数字可能是比较随意的说法,歼-20能否进入大批量生产,发动机可能并非是主要问题。

  涡扇-15发动机即将量产?

    据香港《南华早报》5日报道,“军方消息人士”称,一种旨在使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成为世界一流战斗机的新改进型发动机,应该可以在今年年底前进行大规模生产。改进的动力系统将使中国的喷气式飞机能够以超音速隐形飞行,与美国的F-35相当。

    报道称,涡扇-15发动机采用尖端的单晶涡轮叶片,已经开发了几年,中国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将其投入批量生产。《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许多问题(主要与叶片过热有关)已经在地面试验和试飞中得到解决,从而实现了“始终如一的高品质产品的目标”。

    报道称,“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预计涡扇-15将在今年年底前广泛安装到歼-20上。虽然一些“小问题”仍然存在,但一旦发动机更“广泛装机运行”,这些应该可以得到解决。文章还称,一位军方消息人士表示,公众可以在今年晚些时候的珠海航展上首次看到新型隐形战斗机及其升级后的发动机。

    而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题为“中国歼-20换装国产低可探测性发动机飞行”的报道称,中国歼-20采用国产低可探测性发动机飞行,增强自产能力,最近证据显示正在进行相关测试。但《联合早报》似乎并没有那么乐观。文章称,中国航空工业在关键技术上仍未过关,这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最为明显。

  2025年前歼-20或生产200架?

    《南华早报》称,在发动机问题解决后,中国“接近大规模生产”歼-20隐形战斗机。报道称,随着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北京希望拥有能够与世界上最好战机竞争的隐形飞机,特别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大F-22和F-35战斗机部署力度的背景下。

    报道称,一位北京的军事专家表示,中国预计美国将在2025年前在亚太地区部署200至300架F-35(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之一),这意味着“中国需要类似数量的歼-20,至少200架。”而“另一位军方消息人士”表示,在制造大量歼-20之前,需要解决涡扇-15的问题。报道称,中国目前大约有20架歼 -20,数量远远不够。而拥有一台国产发动机是歼-20进入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

    《南华早报》的消息来源声称,中国官方媒体4月报道称,制造歼-20的成飞公司将于2019年为这种隐形战斗机开启第4条生产线。而中国官方媒体前不久报道称,中国空军加强了对歼-20飞行员的培训计划。中国军方则表示,歼-20于2月9日进入作战序列。

  中国确需提升歼-20产量

    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境外媒体所谓“国产低可探测性发动机”,可能是前段时间中国网络上曝光的疑似采用锯齿形喷管收缩叶片的新型发动机。通过锯齿形的叶片,将雷达波反射到有限的角度,以改善尾部的雷达散射特征,减小被发现的概率。但该专家指出,从外观上看,这种发动机仍然疑似涡扇 -10“太行”发动机的改进型,而非所谓的涡扇-15。另外发动机后向最大的雷达信号反射源实际上是高速旋转的涡轮,对其进行有效遮蔽是所谓低可探测性发动机的关键。美国的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使用矩形的二元推力矢量喷管,可以对涡轮起到有效的遮挡作用,而F-35使用的F-135发动机使用了一个位于涡轮后面的雷达屏蔽器,以削减涡轮高速旋转对雷达产生的镜面效应。目前国产发动机是否采用上述技术尚不清楚。

    专家表示,歼-20的大批量生产可能并不完全取决于发动机,具体的产量除了需求以外,还要看歼-20的技术成熟度、厂家的生产能力等。但无论如何,中国确实要加速歼-20的批量生产。根据美方目前的计划,2030年的美国空军将拥有大约1000架第五代的F-22和F-35,以及1000架F-15和F-16。如果将F-35的生产效率提高到每年80或100架,那美军2000架战斗机中约有80%将是第五代战机。中国周边的日韩都有引进F-35的计划,日本已经开始装备。这都会给中国形成一定压力。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铜像安放仪式在四川绵阳举行
·航空炸弹“轰炸式”灭火很有效
·诚信是军工人品质的基石
·中国首个高超音速飞行器有多厉害?
·全球首款商品级超宽带可见光通信芯片组发布
·中船重工3勇士为挽救重点试验平台捐躯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团队与地方单位联合攻关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武玉平
·军科研究员吴飚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攻关
·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机器人团队紧追机械臂智能控制前沿纪实
·专家聊装备:3D打印枪,以假乱真或会伤人伤己
·碳纤维:撑起大国重器的“小材料”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