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老兵贾镛甡讲述志愿军汽车兵足智多谋粉碎敌人“绞杀战”
华夏经纬网   2020-11-09 10:46:17   
字号:

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志愿军后勤官兵如何锻造“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保障前线作战?且听老兵贾镛甡为我们讲述志愿军汽车兵粉碎敌人“绞杀战”时的足智多谋——

钢铁运输线上钢铁的兵

■贾镛甡

志愿军后勤一分部汽车五团官兵与赴朝慰问团成员合影。作者供图

1950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在交通部下属中国建筑公司工作的我报名参军,被分配到志愿军后勤一分部汽车五团。

志愿军入朝首战告捷,初步稳住战局。敌人不甘心失败,每日出动大批飞机对朝鲜北部狂轰滥炸,企图阻止我军继续入朝。铁路运输被迫中断,作战物资只能通过汽车运输。后来,铁路运输恢复,也只能到达朝鲜中部,再往南运送还是要靠汽车。

战争中,后勤补给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更是如此,因为很多给养物资无法就地补给,需要从国内运过去。随着战线南移,运输线逐步延长,供需矛盾愈发突出。战士每次出征,除了携带尽可能多的武器弹药外,只能背负够吃几天的干粮。这一“秘密”被敌人发觉后,他们便有意识地“适当”后撤,等志愿军官兵断粮后再发动反攻。志愿军加强后勤补给迫在眉睫。志愿军后勤官兵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与敌人斗智斗勇,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计划,确保了前线物资供给。

“乔装”改扮 放哨预警

入朝初期,我军缺乏对空斗争经验,不知如何隐蔽伪装车辆,遭受很大损失。有一次,我们团一个连从国内接回40辆新车,白天分散停在一个山沟两侧,结果被敌机发现来回扫射,一下子就击毁30多辆。吃一堑长一智,白天休息时,如果旁边有树,我们就把车停在树下,用树枝覆盖起来;停在村子里时,就用苫布、庄稼秆等把车伪装成房屋;遇到下雪天,就用白布把车盖起来……根据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我们灵活地把汽车伪装起来,让敌机难以发现。

能不能尽早发现敌机,预先报警?在兵站执勤的战士想出一个办法:在公路沿途一些制高点站岗放哨,夜间一听到敌机的声音,立即鸣枪报警。司机听到报警枪声后马上关灯,摸黑行驶或停车等待。敌机飞过后,再敲响铁器解除警报,汽车继续开灯行驶。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速度。上级领导非常重视这个办法,很快推广下去。在敌机活动频繁的主要运输线上有组织地设立防空哨,根据地形每隔一两公里设一个哨位,一个哨位发现敌情鸣枪后,邻近哨位听到后也跟着鸣枪,依次传递下去。最初,防空哨只担任对空监听,后来发展为担负指挥车辆、维修道路、抢救遇险车辆和伤员等多项任务的一支特殊部队,为保证运输畅通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背光”而行 暗度陈仓

为避免遭遇敌机空袭,志愿军后勤官兵白天几乎无法进行有效运输,大都只能在夜间闭灯或开小灯行驶。这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更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汽车行驶时,本身就有响声,难以听到外面的声音。所以,不论天气多么寒冷,副驾驶一侧的车窗都要开着,坐在副驾驶的战士把头伸向车外,注意监听有无敌机的声音,一有异常立即把灯关掉。这样驾驶眼睛特别吃力,再加上营养不够,很多司机患了夜盲症,一时成为大问题。后来大家发现一种土办法,用松针煮水喝,上级也紧急从国内运来萝卜等蔬菜,给大家补充维生素,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月色也会影响汽车运输。月有阴晴圆缺,月圆时月光明亮,不开灯也能行驶,但敌机活动频繁,借着月光便可发现目标。特别是新车,油漆和挡风玻璃都会反光,容易被敌机发现。司机们就用稀泥把车体涂成土黄色,在挡风玻璃上方用草苫子支起一个小遮光篷,有效解决了反光问题。月亏时略有月光,路况依稀可见,是行车的好时机。司机们还利用阴天、下雨、有雾、下雪等敌机难以活动的时机,在局部地段行驶,抢时间运送物资。

朝鲜河流多,水浅的地方容易通过,水深的地方没有桥不行,但主要运输路段的桥梁都被敌机炸毁,志愿军工兵部队头一天修好,敌机第二天又炸毁,很让人伤脑筋。后来,工兵战士想出一个好办法:修水下桥。他们用粗铁丝编成一个个大笼子装上石块,沉到河底作为“桥基”,上面铺一层碎石,就成了一座水下桥。桥面离水面一尺多,从空中不易发现,河水也淹不了汽车的排气管,可以放心通过。工兵们还故意在水下桥附近架个假桥迷惑敌机,假桥炸毁了,水下桥还平安无事。

随机应变 军民同心

敌人为了破坏我运输线,不惜使用各种诡计招数,如炸坑、扔“鸡爪钉”、投“蝴蝶弹”和定时炸弹等。炸坑,就是把重磅炸弹投在公路上,炸出一个七八米深、直径约十米的大坑,等里面渗出水就成了大水坑。要填平这样一个坑,需要很多土石方和人力,常常是费了很大劲儿填好一个坑,别处又炸出一个坑。后来工兵部队预先准备好木料,在坑里打下木桩,架起横梁,铺上木板,架成便桥,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通车。“鸡爪钉”,是用直径约半厘米的钢管焊成的,呈鸡爪形,不管怎么翻滚总有一根向上,切口是斜的,很锋利,轮胎一轧上就刺进去,很快就漏气瘪了。敌机在黄昏时撒在公路上,执勤部队就协同当地群众及时清扫,不会带来多大麻烦。“蝴蝶弹”是一个大弹壳里装几十个小炸弹,敌机投下后大弹壳打开,小炸弹落地后一被触动立即爆炸,和定时炸弹一样很有威胁性。工兵战友们又想出对策,两个人在公路两边拉直一根电话线贴着地面扫过去,这些小炸弹乒乒乓乓就都炸了。

1951年夏季,敌人在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在志愿军后方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绞杀战”,对朝鲜中部东西地带的铁路、公路沿线进行持续轰炸,对重要桥梁、路线实行重点封锁,企图切断我后方交通线。我们团执行任务的路段上有个地区叫新溪,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是通往前线的必经之地,成为敌机重点封锁的目标。夜晚,一架敌机沿着公路上空投下一串照明弹,悬挂在降落伞下徐徐降落,把二三公里长的地段照得如同白昼,另一架敌机在低空来回扫射。司机们总结了一条经验,遇到照明弹正投在上方时,必须加速通过,决不能停留,否则一堵车就会遭受更大损失。如果汽车被击中起火,司机会迅速把火扑灭或把车开到公路旁,以免堵塞道路,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敌人的“绞杀战”实施了近1年,阻滞了我们的运输供应,但未能切断我们的运输线。我们团的一位班长沈荣国,创造了一夜跑300多公里的纪录,被朝鲜人民政府授予特等功臣称号。这个成绩在平时算不了什么,可那时是什么情况?货场装货,摸黑行驶,应对封锁,前线卸货,返回货场。这一晚上,太不容易了。

朝鲜群众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环境下,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援,护路、修路时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司机来不及返回驻地,中途借宿在群众家,他们总会帮忙把汽车伪装好。要知道这样做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旦被敌机发现,一阵扫射就可能家毁人亡。司机住下后,到了吃饭时间,村里的大娘或大嫂就会把司机交给他们的粮食做成饭端上来,有时还会端上来一碗泡菜。这可是他们有限的一点副食,是从他们自己嘴里省出来的。

千里运输线上,志愿军后勤运输工作是在封锁与反封锁、“绞杀”与反“绞杀”的残酷斗争中进行的,敌人用尽招数,给我们造成很大困难和损失。然而,志愿军后勤官兵不畏严寒、战天斗地,依靠智慧和力量,总能找到办法克服,把作战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前线官兵手中。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成员黄悌在我们团体验生活后,就写了一个剧本,后来还在北京上演,剧名就叫《钢铁运输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贾镛甡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题展|永恒的精神洗礼
·外国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抗美援朝中的登高英雄杨连弟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侧记
·在抗美援朝战场与巴金相处的日子
·征途激荡英雄战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始末
·抗美援朝的冲锋号在武警安徽总队合肥支队吹响
·老兵精神在传承: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走进军营
·铭记英雄 争做英雄! 海军陆战队某旅官兵看望慰问抗美援朝参战老兵
·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人和事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