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空中拼刺刀”,拼出如今钢多气盈骨更硬
华夏经纬网   2020-11-05 09:30:03   
字号:

“空中拼刺刀”,拼出胜战劲旅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弘扬抗美援朝战斗精神砥砺强军征程见闻

■李华兴 冯斌 赵杰

“塞外秋来风景异”,这句诗在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再贴切不过。阵地雄浑,秋气勃郁,秋风拂过“英雄铸魂”广场前灯箱上的遒劲大字:“敢于拼刺刀,敢啃硬骨头”。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底蕴在大字上凝聚。

“空中拼刺刀”,一句话呈现一幅激烈且热血的画面。

一句话,能刺破地平线,能冲击天际线。

话语震撼如此,而我们深知,现实远远比这句呼号更富张力、更显硬实。

 

飞行员待命升空作战。(图片提供:朱星星)

1951年起,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前身成空某师先后两次入朝作战,从雏鹰出征初试锋芒,到再次入朝扬威长空,敢于“空中拼刺刀”,取得了击落敌机51架、击伤16架的辉煌战绩。

钢多气盈骨更硬。在一代代英雄人物感召下,在厚重历史底蕴传承中,该旅“敢于拼刺刀,敢啃硬骨头”为内核的红色根脉愈发繁盛。

入朝作战首战胜利后部分飞行员合影。(图片提供:朱星星)

拼刺刀,拼出“最硬核”的灵魂底色

如果说烽火是它诞生的摇篮,那沙场深处便是它成长的土壤。一支英雄部队“最硬核”的灵魂底色,总是在它初创时期就打上了深刻烙印。

拼刺刀,先拼青春英气。原成空某师飞行团1大队2中队,是享誉志愿军空军的英雄战斗集体,以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而著称。中队由4名年轻飞行员组成,平均年龄22岁,他们都是经历了解放战争的英勇战士,副大队长李世英兼任中队长机,闫清水、宋义春、蒋道平都是飞行作战新手,但他们服从命令,团结协作,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7个月时间里,接连打出漂亮仗,在自己飞机未被击落、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取得了击落敌机10架、击伤4架的辉煌战绩,荣立集体一等功,被空军授予“李世英中队”荣誉称号。

李世英中队演练战术。(图片提供:朱星星)

拼刺刀,亦拼血性豪气。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与头号强敌作战时,该旅前身成空某师与兄弟单位一起构筑了朝鲜上空坚不可摧、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特别是在1953年4月,韩德彩、蒋道平接连击落费席尔、麦克康奈尔两名王牌飞行员,给予美空军迎头痛击,震惊了当时美国国会,也震惊了世界。

拼刺刀,再拼恢弘志气。飞行人员威震长空、屡建奇功的背后,有无数机务人员在用双手托举战鹰。作战期间冬季气温在零下20至30摄氏度,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机务人员为了检查发动机,脱掉棉衣钻进飞机进气道。为了保障战斗值班,经常在凌晨三四点起床,顶着星星进场,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证在地面”!他们克服环境恶劣、航材紧缺等困难,以必胜信念排除万难,为了战斗胜利提供保障。

今天,在该旅军史馆大厅顶部,4架歼击战机昂首编队出航,象征着仰望蓝天的深刻寓意。大厅两侧展陈着一架架象征着抗美援朝战争中栉风沐雨的战机模型,沧桑黛青的机身像是凝结着岁月的暗影与亮面。犹记得,老前辈们凝望着这些战机,曾动情地说,这些战机是一次次与顽敌交锋的见证,更是一场场“空中拼刺刀”的荣誉标志。如今,巍然挺立的军史馆成为该旅官兵的精神坐标:每当新人入队、老兵复退,他们都要在这里组织仪式;每逢重大任务,他们都要在这里举行出征宣誓。

部队多次邀请韩德彩、蒋道平等“二级战斗英雄”为官兵讲述那段并不遥远的战史。在回顾作战经历时,老英雄们无不眼含热泪,多次提到“空中拼刺刀、敢啃硬骨头”,是抗美援朝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

今日,在一场场磨砺考验中,全体官兵以“英雄传人”的血性担当,以“敢于拼刺刀”的革命风骨,锐意奋楫笃行。

亮剑海天,决胜疆场。郝文斌 摄

拼刺刀,铸就“敢担当”的传人角色

伴随该单位走过半个多世纪、创刊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捷报》,是峥嵘岁月的见证者,也是精神传承的载体。在该旅荣誉室,这份印写着不凡战果的《捷报》,虽然有些泛黄,但字字句句印刻在官兵心中。

“注视着《捷报》,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如今,该旅每逢外出驻训,还会继续编印内部战报,铅墨中的沙场气似乎遥遥呼应着那段历史。

赓续“敢担当”的传人角色,锤炼“打得赢”的胜战劲旅,该旅官兵清楚地知道,要靠实战环境的摔打磨练和实战任务的磨砺检验,以“敢于拼刺刀、敢啃硬骨头”的劲头攻坚克难,时刻保持“升空就是作战、起飞就是迎敌”的备战姿态。

该旅组建后的第二年春天,作战责任区内不明空飘物频发,飞行员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聚焦备战,劲舞空天。郑义 摄

为提高命中精度,大家记录射击角度、距离、瞄准点,对各类数据逐个分析、综合研究,经常因为瞄准点与弹着点的关系验算而争得面红耳赤。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他们清楚,拼刺刀的较量已经开始,早日破解对敌之策,才能不辱使命。

锃亮的刺刀能洞穿硝烟,血性总能在关键时刻强势迸发。在艰难攻关下,他们摸索出“扩大搜索高度范围”等搜索攻击方法,压缩瞄准到攻击的反应时间,提升取证判断的精确度,弥补了地面雷达情报引导误差。“力不白出”,他们终于成功击落目标,创造了该型飞机首例实战战果。

“是天虎,出航就要带回猎物”“拼一把,就要刺刀见红!”……在该旅飞行大队,掷地有声的战斗格言与御机飞舞的飞行剪影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蓝天骄子高涨的冲天豪情和敢打敢拼的责任担当,也于无声中让人体悟着一支部队的精神谱系。

铁心向党,践诺沙场。靳慧东 摄

拼刺刀,拼出“为人民”的不变本色

“他们好像要跳出飞机和我们近身格斗似的。”当时参战的美国飞行员心有余悸地这样形容人民空军飞行员。震撼世界的“空中拼刺刀”精神让敌军王牌飞行员胆寒,更在今天用精武和奉献绘就着强军的航迹。

完成新机改装后,部队即首次整建制进驻某沿海区域。直面突发特情,任务分队当天连续战斗起飞,实施联合侦察提供有效支援掩护,人均战斗飞行近5小时。两年后,部队再次赴沿海执行任务,而飞行员多是刚完成改装的年轻同志,他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以战斗员应有的血性担当,给予了对方直接震慑。

空中拼刺刀,为谁护谁?——“人民空军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群众的哺育和支持是空军部队建设发展的阳光、雨露和春风,保卫人民是我旅官兵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旅张政委在战备教育《以“敢于拼刺刀、敢啃硬骨头”的血性担当,随时做好“扣扳机”的准备》中,这样慨然说到。

整装集结,沙场列阵。靳慧东 摄

2015年,某个飞行日,一架双座机进行连续起落飞行训练。

“嘭嘭”的沉闷声响中,当事飞行员驾驶的战机空中突遇鸟击重大特情,瞬间,发动机叶片被打伤,飞机转速急剧下降,空中停车!

在飞行高度低、处置余地小的危急时刻,两名飞行员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按照空中特情处置流程,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在短短的26秒钟内,连续处置了5条指令,2次为避开村庄放弃跳伞,在高度仅有104米时向空旷地域被迫跳伞成功,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我们是为人民保驾护航,自己化险为夷不是本事,让人民规避风险才是我们使命!”当战友们对他们的空中壮举大加赞赏时,当事飞行员这样说道。

所有在危机面前拼出的刺刀,都是为了背后的人民。正如该旅历史上“英雄团长”樊玉祥、“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战士”宋义春,在飞机受损迫降过程中,发现正在劳作的当地人民群众,为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壮烈牺牲。

时序更迭,精神永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一代代英雄部队传人不断砥砺“空中拼刺刀”精神,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用血性和担当书写了履行使命的答卷,擦拭着搏击蓝天的精神利刃……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华兴 冯斌 赵杰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我知道,我是在和时间赛跑
·“国门名城”从此金汤永固
·参加战斗20多次,抗美援朝战场的346.6高地是他最辉煌的一页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⑦
·战地记者,以笔尖撑起民族脊梁
·志愿军后勤工作——勇敢与智慧的伟大胜利
·“打不烂、扎不断”——抗美援朝中的钢铁运输线
·“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对话
·毛泽东是如何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
·抗美援朝老兵陈生秀:“我们像钢钉一样插在三所里”
·“顶牛过江”“当当队”……回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创新
·断了的桥,断不了的历史!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