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我知道,我是在和时间赛跑
华夏经纬网   2020-11-04 09:26:39   
字号:

  1951年,作家魏巍深入抗美援朝前沿阵地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地通讯,被广泛传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在学生时代,我就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并背诵了下来。几十年后,我采访到数十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英雄,他们平均年龄已过90岁,但身上蕴藏着的巨大力量仍不断冲击着我的情感、滋养着我的心田。每次采访,我都会被他们身上那种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血性精神所感动。从他们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为什么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采访中,穿越70年的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这些抗美援朝老英雄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画面。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此时此刻,相信我的心情和当年魏巍的心情是一样的,每一次采访我都被他们感动着。老英雄们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怀和坚强的意志,犹如一束束光照耀着我。我想说:“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6月的一天,丹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宏立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的抢救性采访。我欣然接受了这项采访任务。

  起初,我按照人物专访的路子进行采访准备,但随着采访深入,我有了新的认识: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专访,我是在完成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要对健在的抗美援朝老英雄进行抢救式采访。当我有这种意识之后,我采访的态度和状态就不一样了,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就是想多采访一些抗美援朝老英雄。

  每次采访抗美援朝老英雄时,我都会自我介绍说,我是从鸭绿江边的英雄城市丹东专程来采访老英雄的,他们一听到鸭绿江和丹东就感到特别亲切,不知不觉打开记忆闸门,给我讲了很多故事。

  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7团副政委吕品已96岁高龄,一听我是从丹东来的记者,给我细致地讲述了“血战白云山”的11个昼夜。老英雄在讲述那段战斗时语调慷慨激昂,眼睛里满是光芒。2019年,吕品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当他看到“白云山团”战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时,不禁热泪盈眶。说起那个时刻,我能感受到,作为白云山团的一员,他有多么骄傲和自豪!

  在锦州采访完老英雄蒋文,当我们和他告别时,百岁断臂老英雄蒋文习惯性地举起左手敬了一个特殊的军礼,这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也鞠了一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93岁的老英雄白清林,当年在战场上敢打硬仗、敢扛大旗,是带领战士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大满贯”连长,当我问他最难忘的人是谁时,这位山东硬汉竟然泣不成声……

  从这些老英雄身上,我看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和对部队的热爱。他们是英雄,但他们都谦逊地说,“我们是幸存者,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是代表他们享受荣誉。”每一位老英雄都是一部鲜活的教材,每次与他们面对面聊天,听他们讲述战斗经历,对我来说,都是党性的提纯和灵魂的洗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的强盛离不开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作为媒体人,我们要将他们的故事真实记录下来,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激励后人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作者系丹东电视台《铭记》栏目编导、记者)

    来源:解放军报   转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邓芳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国门名城”从此金汤永固
·参加战斗20多次,抗美援朝战场的346.6高地是他最辉煌的一页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⑦
·战地记者,以笔尖撑起民族脊梁
·志愿军后勤工作——勇敢与智慧的伟大胜利
·“打不烂、扎不断”——抗美援朝中的钢铁运输线
·“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对话
·毛泽东是如何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
·抗美援朝老兵陈生秀:“我们像钢钉一样插在三所里”
·“顶牛过江”“当当队”……回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创新
·断了的桥,断不了的历史!
·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