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参加战斗20多次,抗美援朝战场的346.6高地是他最辉煌的一页
华夏经纬网   2020-11-04 08:32:16   
字号:

  永远的高地

  ■江永红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是军队离休干部。在授勋前,他的事迹所知者不多。在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防卫作战中,他参加大小战斗20多次,多次立功受奖。其中最辉煌的一页,写在抗美援朝战场的346.6高地上。

  一

  346.6高地可控制涟川至铁原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这个高地原本为我方控制,但在美军1951年的“秋季攻势”中,为美骑一师部队占领,守军为一个加强连。师、团首长决定,由李延年所在的四一八团三营夺回该高地并坚守之。

  这一战非同小可,关系到朝鲜南北军事分界线的划分。在开城的谈判桌上,美方代表狂妄地提出,因其握有制海权、制空权,所以在划分军事分界线时,必须在陆地上得到“补偿”,“军事分界线应划到中朝军队阵地以北38公里至68公里”。这一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我方拒绝后,美方代表恼羞成怒,撂下狠话:“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346.6高地之战,就是“辩论”的一部分。

  346.6高地并非一座山峰,而是由5个山头成“一”字形排列,第五个山头是主峰。高地面对我方的一侧有一条公路、一条小河,名驿谷川。越过小河,山前有一片坡度平缓、纵深约300米的开阔地。要攻占这个高地,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如何通过这片开阔地。

  三营的进攻部署为:九连从左翼进攻,为主攻;七连从右翼进攻,为助攻;八连为预备队。七连战士对未能打主攻牢骚不小,李延年批评说:“发牢骚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的把助攻打成主攻!”无论是主攻连还是助攻连,能否通过300米的开阔地是关键。李延年要全连继续练利用炮弹坑隐蔽、逐坑跃进的战术,规定人员之间至少要相距3米。

  10月8日夜,在我炮火准备之后,三营出击。队伍刚过驿谷川河道,敌人的炮火便铺天盖地地覆盖过来。七连官兵按照战前反复练过的“卧倒”“跃进”的动作要领,在炮火封锁区中前进。先头班十班在班长张德福的带领下,一举拿下第一个山头缴获轻、重机枪各两挺;也许因为敌人被七连勇猛的动作镇住了,第二、第三、第四个山头,也分别被七连的一班、四班、七班攻克。只剩下最后一个山头了,但直到这时,担任主攻任务的九连才上来一个班。据他们说:“九连和八连在通过开阔地时,被敌人炮火覆盖,伤亡殆尽。”战前,李延年为激发全连的战斗热情,说过“有本事就把助攻打成主攻”的话,不料助攻当真打成了主攻。现在,他们要主攻最后一个山头了。李延年指挥部队分两翼对主峰做最后攻击。十班长张德福带领全班沿右翼交通壕摸到距顶峰30米左右的地方,敌人的一挺机枪“突突突”地打过来,让人无法抬头。张德福连投两颗手榴弹,这挺机枪哑巴了,他正要往前冲,又有机枪打过来,他不幸头部负伤。他顾不得鲜血直流,让战士朱协甫为他拧手榴弹盖。朱协甫拧一颗,他就投一颗,大概投到第十三颗时,敌人的机枪全部哑火了。顶峰拿下时,张德福昏了过去。李延年对着担架上的人大喊:“张德福!张德福!”眼泪像开了闸一样滚滚直流。就是这个张德福,在战前公开批评李延年没有积极向上要任务,李延年虽然受了冤枉,却心里舒坦,因为战斗热情饱满的战士是胜利的本钱……

  然而,现在还不是他宣泄情感的时候。从敌人手里夺回阵地只是第一步,而守住阵地的任务比拿下阵地更艰巨、更危险。李延年一面督促大家抓紧构筑工事,一面清点人员。他发现全连虽已减员20%以上,但班排建制还比较完整。这时,他与上级的无线电联系还是通的。按照营里的命令,因其他连队伤亡较大,七连要挑重担,负责主峰和第四个山头的防御,其他连队负责另外三个山头。要想守住山头,必须连夜修好工事,挖好坑道。美军为夺回这个高地,已经集中了10个炮兵群。扛不住炮击,一切都完。李延年一个一个掩体、一条一条坑道地检查督促,以迎接天亮后美军倾泻钢铁的暴风骤雨。

  二

  9日9时,美军的飞机先来了。8架飞机轮流向我阵地投弹,一颗炸弹就炸一个大坑。如果掩体被直接命中,那将是灾难性的。美机欺负我没有防空武器,故意飞得很低,飞机发出刺耳的噪声,胆小的人会被吓住。8架飞机来回绕了三四圈,把所带的炸弹投完才飞走。飞机刚走,炮弹接着就来了。李延年是个久经战阵的人,见识过各种炮击的场面,现在也不知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眼前的情形。他只知道,炮弹的爆炸声像连环雷一样没有间隙,炸得让人产生幻觉,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拉向恐怖的深渊。都说美军战术不咋的,就会“打钢铁”,可尝了美军“打钢铁”的滋味,才知道那滋味是多么难受!敌人的第一次炮击终于停止了,李延年带着通信员刘双功跑出坑道。天哪!阵地已经面目全非,恍若隔世。高地上茂密的植被不见了,只有高大乔木的“尸骸”还在冒烟;原来湿润黏合的土地变成了粉尘,一抬脚就抛出一道烟尘。战壕、交通壕大多已踪影难寻,只有少部分还能见到一个轮廓。

  李延年钻出坑道,使劲儿大喊:“赶快出来,准备战斗!”陆续有战士从掩体里爬出来,因浑身灰尘,一时也分不清谁是谁。突然,他听到一个焦急带哭腔的声音:“枪管被尘土塞上了,这可咋办?”枪管被堵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李延年大声说:“用手榴弹、炸药包和掷弹筒打!”怕大家不会用掷弹筒,他在二排的阵地上现场示范,先用掷弹筒打了一颗手榴弹,接着又打一颗六○炮炮弹,手榴弹和炮弹都在敌群中爆炸。李延年说:“就这样打,把敌人打下去!”果然,美军的第一波进攻被手榴弹和掷弹筒打退了。

  然而,敌人退下去就意味着炮弹马上要打过来。美军打的是富贵仗、钢铁仗,这样简单粗暴地“打钢铁”,几乎无战术可言,但你又不能不承认它的厉害。它一波接一波地从空中和地面铺天盖地地炸你,直到让你完全丧失战斗力。在打退美军的第四波进攻后,七连的7个干部只剩下李延年和三排长,战士只够编4个班了,更为严重的是与上级的通信中断了。在与营里最后一次通话时,李延年曾接到指示:“实在不行,让八连、九连全部收缩到主峰上,丢失的山头等兄弟部队接防后再收复。”“绝对不行!”李延年刚说完这四个字,电台就被炸坏了。他还没有说完的话是:第一,仅仅守一个主峰是守不住的,其它山头丢失后,敌人就可对主峰形成四面包围;第二,即使丢一个小山头,敌人就会大肆吹嘘,对谈判不利……李延年感到有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在召唤自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决定挺身而出了。

  他首先将本连的40多人整编为4个班,一排两个班,指定了由一班长代理排长;三排两个班,仍由负伤的三排长指挥。然后,他去了解兄弟连队的情况,发现九连只剩下一个班,李延年让这个班与七连三排一起战斗,听从三排长指挥。八连的情况也很严重:总共还有19人,干部只剩下一个排长宋国亮。李延年把他们编成两个班,指定宋国亮为代理副连长。他动员说:“八连是响当当的‘钢八连’。现在,你们就是‘钢八连’的根。相信你们一定能打出‘钢八连’的威风来!让美帝国主义看看,也让兄弟连队看看!”他最后到了机炮连,发现连长王财、指导员王荣宝都还在,但全连也仅剩下15名战士,其中8个弹药手,未曾摸过枪。李延年与他俩商量,把这15个人编成两个班,因为机炮已经损失,要他们到敌人尸体上去找武器,武装自己,像步兵一样战斗。

  整个阵地上还有5名干部,其中3名正连级干部,还有两个排长。李延年召开了一个紧急干部会,提议由这5个党员干部组成临时支委会,统一指挥战斗。他说:“现在与上级的联系完全中断,我们必须自主完成任务。这个时候,我就不客气了,由我当临时召集人;如果我牺牲,由机炮连指导员王荣宝当召集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带领大家坚决守住阵地,直到兄弟部队来接防。”

  接下来,李延年对战斗任务进行了重新部署。原来是七连守第四、第五个山头,八连、九连守另外三个山头,机炮连配属行动。李延年把阵地分为左、右两翼。左翼虽然对着我方,但因山下有约300米的开阔地,敌人可以迂回到我阵地后方来发动进攻;右翼是面敌的一方,敌人的前四波进攻都是从右翼发动的。李延年提议,由机炮连连长王财协调两翼;左翼由王荣宝指导员指挥八连两个班、机炮连两个班,防敌迂回进攻;右翼兵力是七连4个班加九连1个班,由他自己亲自指挥。

  下午2时,阵地防御部署还没有完全调整完毕,美军的第五波进攻就开始了。这一次,美军似乎吸取了前四次一味正面进攻的教训,采取了正面进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的战术。在用飞机大炮猛轰之后,从左右两翼展开进攻,各有一个连的兵力。幸亏李延年调整了部署,加强了左翼的兵力。美军也许低估了我侧翼防御能力,居然以密集队形向我阵地冲来,没想到突然遭到连珠炮似的手榴弹轰击。八连九班战士高青山一个人就投出20多颗手榴弹,手榴弹打光后,新兵胡中华递给他一支卡宾枪,这是从敌人尸体上捡回来的。高青山接过卡宾枪,5个单发就撂倒了5个敌人。他对胡中华说:“你看,鬼子多好打,一枪就是一个。你也来试试。”说着便把枪交给胡中华。胡中华接过枪来,两梭子打出去,也撂倒了5个敌人……机炮连两个班刚组建就遇到了恶战。指导员王荣宝一连投出16颗手榴弹,将其中一路敌人打退;而另一路敌人快要接近我交通壕,眼看就要得手了,王荣宝高声喊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战士,跟我冲啊!”带领大家跃出战壕,对着敌人,用机枪、冲锋枪猛扫,敌人被他们的气势所吓倒,丢下尸体和伤员退了下去。但是,王荣宝的腿和脚负了伤,站不起来了。这时,剩下的子弹、手榴弹不多了,而敌人又涌了上来,王荣宝对大家说:“子弹没了,就用爆破筒、六○炮弹打!”战士们说:“指导员!你放心,我们一定要把敌人打垮!”他们说到做到,一番激战后,把敌人反击了下去。

  打得最激烈的还是右翼七连一班的阵地。这个阵地是敌人上山的必经之地,所以不惜代价也要夺取。一班打退了敌人连续十余次的冲击,阵地前留下了敌人数十具尸体,而一班也只剩下滕桂桥一个人了。这位孤胆英雄战斗到最后,子弹打完了,手榴弹投完了,赤手空拳怎么办?他在尘土中猛刨,刨出两根爆破筒。他拿起一根爆破筒,使劲向敌人扔去,可因用力过猛,扔偏了,只炸死边上的几个敌人。眼看40多名敌人嚎叫着向战壕蜂拥而来,滕桂桥抓起最后一根爆破筒,拉开引信,抱着冒烟的爆破筒冲进敌群,随着一声轰响,敌人倒下一片。英雄战士滕桂桥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滕桂桥的英雄壮举彻底震慑了敌人,直到这一波进攻结束,敌人居然也没有再往这里来。

  三

  打退敌人第五波攻击后,时间已是下午4时。李延年清点人数,发现左右翼共减员10多人,防守兵力愈加不足了。兵力少,弹药也用完了,只得要大家到敌人尸体上去找。李延年肩背着美军的卡宾枪,手里提着子弹袋,正在与战士一起搜集弹药,通信员刘双功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师长派二连姜副连长带一个排上来了。”

  姜副连长向他报告:“师、团首长非常关心你们,黎师长专门让我带来了电台,让你接到电台就马上开机,报告情况。”

  李延年刚打开电台,电台里就传出了师司令部作训科长杨盛德的声音。杨盛德在听了李延年的汇报后,说:“你注意听好,师长要对你讲话。”李延年先是觉得自己听错了,继而又感到这非常符合黎原师长的一贯作风。

  “李延年!”

  “到!”

  只听师长说:“你们七连打得真漂亮!立了大功啊!要继续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狠狠地打击敌人。师的炮火会全力支援你们,要注意观察弹着点并及时报告。”

  “请师长放心,我们保证人在阵地在,把美国鬼子消灭在眼皮底下!”

  师长的关心和鼓励被迅速传到了每一个战斗岗位,李延年要求大家打出英雄气概来,人人争取立功。同时,与机炮连连长王财一起从伤员中找来一个炮兵侦察兵,给师炮群当眼睛。

  敌人的第六波攻击开始了,还是老一套,用飞机大炮开道。炮声停止,其步兵分两路蜂拥而来。李延年让侦察兵向师里报告:“主峰东南500米,有敌人约两个连;主峰东北300米,有敌人约1个连。请求开炮!”师炮群的炮弹立马覆盖过来。因为美军前五波进攻都没有遇到大的炮击,这次突遭炮火覆盖,立马死伤惨重,进退失据,瞬间就丧失了战斗力……

  天黑之前,李延年又指挥部队粉碎了美军的第七波进攻。

  按上级命令,10日凌晨5时,兄弟部队会来接防。平安过了9日24时,再过5个小时,接防部队就上来了。这5个小时里,他们又打退了一次敌人的偷袭。

  凌晨5时,兄弟部队按时上来接防。双方交接完毕,三营部队回撤。此战后,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三级国旗勋章。

  这是他永远的高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转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邓芳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⑦
·战地记者,以笔尖撑起民族脊梁
·志愿军后勤工作——勇敢与智慧的伟大胜利
·“打不烂、扎不断”——抗美援朝中的钢铁运输线
·“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对话
·毛泽东是如何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
·抗美援朝老兵陈生秀:“我们像钢钉一样插在三所里”
·“顶牛过江”“当当队”……回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创新
·断了的桥,断不了的历史!
·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
·抗美援朝70周年:中国宣示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
·抗美援朝铁道兵黄星奎:冰河中抢修桥梁保障“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