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奇迹!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用"铁脚板"跑过了敌人的车轮子
华夏经纬网   2020-11-02 10:42:11   
字号:

70年前,19岁的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8团3营机枪连指导员陈生秀,带领连队经过整整一夜强行军,用“铁脚板”跑过了敌人的车轮子——

“我们像钢钉一样插在三所里”

■刘汝山 王 兵 冯启迪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三所里战斗,我们连战斗到只剩下21个人,但官兵仍像钉子般牢牢地钉在阵地上!”

秋日的一个午后,89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陈生秀,身着崭新的老式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去年,他就是如此着装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乘车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如今,祖国和平安宁、岁月静好,陈生秀的脑海里却常挥之不去战争的残酷和战友的牺牲。

“到达朝鲜之后,我们看到村里的房屋都被炸塌了,百姓死伤惨重,因此就地开展动员教育,坚定大家为朝鲜人民报仇、保卫祖国的决心。”1950年10月,19岁的陈生秀作为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8团3营机枪连指导员,随部队入朝。

“吃了败仗,受了批评,我们当时都憋着一口气,发誓要打漂亮仗,打翻身仗。”第一次战役,第38军没打好,338团作为后卫,在行军路上遭到敌机轰炸,没有按计划到达预定地区,让南朝鲜军弃城逃跑。陈生秀边回忆边若有所思:“与美军相比,我们钢少气多。少的是钢铁装备,多的是钢铁意志。后来的三所里战斗,就印证了这一点。”

三所里,价川以南3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北依妙香山,南临大同江,平壤至价川的公路经村西通过。三所里不仅是个险要关口,更是志愿军准备截击清川江方向美军南逃的“闸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11月27日,刚刚结束德川战斗的113师,接到穿插三所里的命令,准备南北两面作战,阻击南逃北援之敌,军首长的命令是“插得到、卡得死”。338团为前卫团,陈生秀所在的3营为前卫营。

太阳还没有落山,3营官兵就出发了。为了能按时“插”到三所里,部队边走边动员,边走边布置任务,要求官兵只带必要的武器、弹药,轻装交替前进,决不恋战。

趁着朦胧月色,陈生秀带领连队穿过山林,不顾一切奔向三所里,耳边只听到“唰唰唰”的脚步声。“极度疲乏的战士有的走着走着就站着不动睡着了,直到后边的人把他推醒,有的还被不小心推到沟里去了。九连一个战士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吐血起不来了,卫生员赶紧抢救……”陈生秀回忆,为防止出现意外,连队干部走在前面,让后面人抓住前面人的子弹袋,一个拽住一个往前走。大家只有一个坚定的想法——走,快点走!早点儿赶到三所里。

天快亮时是官兵最疲倦、最难熬的时刻,此时连队已经行进了90多里。陈生秀根据上级命令,组织大家吃点干粮,继续前进。行进中,他大声给战士鼓劲:“同志们,早到1分钟,就多一分胜利。提前到了,我们可以修筑工事,就能保存自己、完成任务。大家要不怕疲劳、勇往直前!”连队官兵的精神头儿一下子就来了,强忍着疲劳加快步伐,原来拉得很长的行军队伍逐渐变短了。

拂晓前,连队已到达大同江边,离三所里只有30里了。“这时,敌机来袭,在我们头上不停打转。大家赶快披上伪装,躺在路上进行防空。过了一会儿,敌机又来了,部队走走停停很耽误时间。刘海清副师长当机立断,命令丢掉伪装,‘大摇大摆’快速前进。”果然,敌机上了当,误把志愿军当成从德川逃出来的南朝鲜军。就这样,陈生秀所在团在公路上快速行进,以钢铁意志用14小时急行145里,比敌人快了5分钟“插”到三所里。

“113师338团先敌5分钟,按时赶到三所里!”当志愿军首长从电台得知这一消息时,惊呼“奇迹,简直是奇迹”。338团官兵边打仗边行军,用“铁脚板”书写了战争史上轻步兵负重急行军的传奇。

“我当时只有19岁,到达三所里的时候,累得口吐白沫。可一听到枪响,大家忘掉疲惫劳累,立即投入战斗。”陈生秀回忆,他们刚开始修筑工事时,美骑1师5团先遣队的二十几辆汽车从对面驶来,官兵们勇猛地冲到公路上,用枪打着了美军汽车的油箱,使敌人乱作一团,缴获了大量弹药物资,并用汽车把公路堵死。

28日上午10时许,美骑1师5团以1个营的兵力,在10辆坦克掩护下向3营主阵地发起攻击。陈生秀带领连队,用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由于工事修筑比较仓促,导致人员伤亡逐渐增大,陈生秀和连长商议,把司号员、卫生员、轻伤员都集合起来投入战斗。

“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炮弹打完了,机枪打坏了,陈生秀带领官兵用手榴弹、石头、刺刀与敌人硬拼。身负重伤的二排长王步实已经举不起枪,他摸到一根爆破筒,从战壕里滚下山,与敌人同归于尽。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三所里战斗,我们连战斗到只剩下21个人,但官兵仍像钉子般牢牢地钉在阵地上!”陈生秀和连队一直战斗到太阳落山,死死卡住“联合国军”南逃之路,也让负责北援的美骑1师5团1个营止步大同江边,尽管与南逃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合。

“战斗结束后,公路两旁全是敌人的尸体,汽车、坦克撞在一起,有的车还没熄火,开着灯……”陈生秀清楚记得,他们缴获了美军大量的武器、食品、被装等物资,连队更换了美式装备,班长以上都配备了卡宾枪,大家平生第一次吃到了牛肉罐头,喝上了美国可乐,分享了胜利的喜悦。

“这是美军陆战史上最大的败绩!”《纽约先驱论坛报》曾这样评论这次战斗。得知三所里战斗胜利的消息后,连续6天6夜未合眼的彭德怀司令员,亲自拟写了嘉奖第38军的电报,在这条广为人知的电报最后还特意加了两句话:“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一封嘉奖令,从此“万岁军”。当嘉奖令传到3营机枪连,官兵激动得热泪直流,战斗士气空前高涨。战后,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3营机枪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并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70年过去,陈生秀还能一字不落地背下电报原文。这份荣誉已铭刻于心,融入生命。他感慨地说:“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我们就是靠着一股英雄气打胜仗的。现在‘钢’多了,我们的‘气’更要足,骨头更要硬!”(制图:扈 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汝山 王 兵 冯启迪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 勇夺战争中的制空权
·轮椅上的他举起断臂高喊:我是志愿军老战士周全弟,向连队报到
·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心书” 书写必胜信念
·102岁抗美援朝老兵生日当天收到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伟大胜利为什么能?
·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将士精神永流传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精神永存!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 勇夺战争中的制空权
·13位志愿军老战士:“终于听清外面的声音了”
·抗美援朝英模部队:强军路上,勇打头阵当先锋
·落叶归根!为18名志愿军烈士寻亲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