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抗美援朝中的陈云和财经工作
华夏经纬网   2020-10-28 17:13:22   
字号:

70年前,时任中财委主任的陈云以大局为重,坚决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决策,在战争期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底线思维,将战争作为财经工作基点

抗美援朝对国内财经必然造成巨大影响。如何判断?如何应对?对此,陈云的做法是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宁可把形势想的坏一点,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即坚持底线思维。

1950年10月26日,陈云就给毛泽东并中央作书面报告,对抗美援朝后的时局发展作出三种估计。一是临境战争,国内平安;二是临境战争,国内被炸;三是临境战争,敌人在我海口登陆,全国卷入战争。陈云指出,财经政策应“基点在战争上”,暂时应以第二种局势为基点。同时,他提出缩小经济投资与适当扩大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增加贸易收入,以应对军费支出和可能的被炸后税收减少。11月15日,陈云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方针,明确财经工作一切服从战争。陈云还提出“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削萝卜”就是尽量削减一切可以削减的支出,“挤牛奶”就是尽力增加可能增加的财政收入,以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紧张,满足“国防第一”的要求。

多措并举,确保国内金融物价稳定

国内金融物价能否维持稳定,直接决定我们能否有稳定的后方环境,进而决定能否有力支援战争前线,是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志愿军入朝第二天,中财委就下达《关于防止物价波动问题的指示》,提出对不同商品采取大量出售、有计划提高价格出售和增加生产与进口等不同措施,还提出在特殊情况下“对物资缺乏而又关系人民生活重大的商品,采取统购统销及配售禁卖办法”的特殊政策。战争开始后,占银行存款9成以上的公家纷纷提款,如继续放任,当时的现金短缺将由4万亿元扩大为6—7万亿元,处置不当将会引起严重的金融危机,造成物价剧烈波动,后果不堪设想。陈云当机立断,11月3日,经中央批准后签署《关于冻结现金、稳定物价措施的指示》,要求大公小公的存款不许提。他认为不能给各部门现货或者发钞票,冻结存款虽然困难,“但比物价波动的大困难要好得多”。12月1日,陈云出席政务院政务会议,提出力争战争情况下金融市场不乱,主要是力争不增发钞票,做到收支平衡。12月7日,针对市场上重物轻币,游资向棉纱集中的问题,陈云起草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对棉纱采取统购统销的办法,增强了国营实力,起到了支援战争、稳定市场、保证人民需求的作用。此后,陈云推动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货币管理实施办法》《货币收支计划编制办法》等文件的制定、出台。这一系列举措对确保国内金融物价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准确预判,快速有力应对美经济封锁

抗美援朝之后,美国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经济封锁,陈云作出了超前、准确的战略预判,有的放矢地采取了应对措施。

提早预见并采取应急措施。陈云早就指出:“我们要准备帝国主义的长期封锁……在经济上也要准备他们不买我国出口的货物,不卖给我们需要的东西。”因此,在1950年7月开始,中财委和中央贸易部就大力布置抢购物资以防美冻结我资金,在7月到12月中旬期间订购约2亿美元的物资,并成功将其中2/3抢运回来。在美下令对我经济封锁后第10天,中财委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停开一切向美日的购买证及许可证等7项紧急对策,尽量挽回或减轻经济损失,也给轻视、敌视我国的西方势力一个教训。

判断不会彻底同西方贸易脱钩。美不断加大对我国封锁力度,甚至扣留我国在欧洲的货物,日本等国家也紧随其步伐。这种情况下,陈云却大胆判断我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不会完全停止,“资本主义国家也仍需与我做买卖,即令美国也仍然需我猪鬃、桐油”。同时,陈云提出“我们的出口办法,应该是易货,而不是结汇”。后来事实证明陈云的判断是正确的。此外,中财委还通过推销土产、城乡交流等方式,弥补出口减少和迟滞给市场和农民造成的暂时损失。

审时度势,调整财经方针准备大规模经济建设

在外战争是消耗,国内建设是增长,没有足够的增长,就无法支撑巨大的消耗。战争之初提出的财经政策最主要是对紧急状态的应对,这种应对必然不能成为常态。陈云审时度势地调整了财经政策,积极、主动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了准备。

随着志愿军在朝鲜不断取得胜利,双方陷入打打谈谈的状态,陈云便开始考虑新的财经工作方针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1950年12月26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把“建设准备”作为1951年财经工作要点提了出来。此后又多次在中财委会议上提到。1951年1月30日,陈云主持中财委委务会议,传达了毛泽东提出的“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方针,要求各部门抓紧进行建设准备。4月4日,陈云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详细将“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作为1951年财经工作要点进行阐述。9月8日,中财委提出“巩固国防,稳定物价,重点建设”的新的财经工作总方针,将3项任务并列起来,完全有别于战争之初的方针。到了1952年1月15日,陈云起草与薄一波、李富春联名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1952年财经工作方针“应放在和谈可能拖延并能继续应付战争这个基点上”。5月上旬,中央综合考量朝鲜局势和国内经济建设,提出“边打、边稳、边建”方针。随后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提出编制1952年预算要以建设为第一位,军事为第二位,行政为第三位。并且,从1951年11月至1952年,陈云领导中财委承担了“一五”计划一、二稿的起草。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陈云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财经方针,使新中国不仅能支撑军需、保持稳定,还能恢复经济、抓紧建设。此外,陈云还在抗美援朝期间实际解决了大量后勤工作的重要问题,并时刻关注土地改革和镇反运动,这些都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桑田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志愿军老兵陈长发:“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职责”
·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记志愿军连长张计发
·抗美援朝老兵孙泰镐:在上甘岭对敌广播
·小小副油箱诞生记
·惊险空战,曾经的放牛娃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
·99岁老英雄深藏功名70载,有一个愿望从未变过
·英雄去世39年后立功证明书归还家人,快手传递正能量
·国家没有忘记,人民永远记得!打卡抗美援朝主题展览
·铭记伟大胜利,吾辈更当自强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丨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小说创作:鼓荡革命英雄主义的时代强音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侧记:天地长存英雄气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