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志愿军老兵李继德讲述:我目睹黄继光堵枪眼全过程
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09:41:16   
字号:

  李继德 口述 环球时报记者张妮 采访整理

  10月24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英雄儿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艺晚会”上,一位志愿军老兵让人印象深刻,他是黄继光的亲密战友、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6连1班通讯员李继德。已85岁高龄的李继德动情地说:“每次想到黄继光堵枪眼的时候,我就睡不着觉。我们国家有今天的和平,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2015年,面对网络上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事迹被抹黑、被质疑,李继德挺身而出为战友正名:我见证了黄继光堵枪眼的全过程!《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北京对李继德进行专访时,老人打开一个系了十字结的手绢包,将里面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军人登记表等珍贵物品向记者逐一介绍。在孙女的帮助下,他用浓重的淄博口音向记者讲述了那段令人动容的历史。

  跟黄继光在一个被窝养伤30天

  我是山东淄博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人。1951年我16岁。那时我们村到处贴着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我看到这些标语,就想参军报国。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和平了,人民才有幸福,战争再惨烈也要参加。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了征兵站。我担心自己年龄小,部队不接收我,就说我20岁了。征兵干部说:“去填个表吧!”人家这一句话,我就成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

  

李继德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参军以后,我们到丹东鸭绿江边集训了半个月,每人发了十斤炒面。我们背着这十斤炒面,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跨过了鸭绿江。过江入朝后,我被分配到15军45师135团2营6连1班做通讯员,班里有16个人。我和一个四川兵最要好,他叫黄继光。黄继光是个圆脸,比我矮一点,长得很敦实,他比我大5岁,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在朝鲜战场上,平时吃不到好饭,偶尔吃点好的,黄继光总是舍不得吃,往我碗里夹,“你太小,正在长身体呢。”因为我俩关系好,他就叫我小李子,但不让我喊他哥哥,他说:“你就叫我同志”。

  1951年12月下起了鹅毛大雪,晚上气温降到零下39摄氏度。敌人趁着封冻把朝鲜的公路桥梁全部炸毁,掐断了我们往前方运送粮食的运输线,送粮食只能靠人背。一天晚上,我们接到任务,要连夜往前方运送粮食。我们每人背了一袋50斤的大米,借着雪光来回走了70华里。刚开始还好,到了下半夜,天那么冷,我们饿了也乏了,我就跟连长请示能不能让战士们休息一下。连长说,“原地休息15分钟,多了不行。”没想到,15分钟后,我和黄继光都站不起不来了。黄继光的脚冻黑了,我的手指头也冻烂了,还有一些战士也冻伤了。上级准备安排我们回国养伤。但黄继光对我说:“小李子,咱们不能回去,咱们还没上前线,还没立功,回去怎么交代啊?”我说:“好!我去找连长说。”到了连长那,我又发挥了一下:“我们不回去,我们还没上前方,人家都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还没见过敌人就回去吗?”

  连长请示上级后,批准我们就地养伤。我们就在地窝子(防空洞)里养,那时战士们每人一个被窝,一件大衣。黄继光对我说:“咱俩挨着吧,能暖和些。”我就钻到他被窝里,上面再盖上我的被子,被子上盖两个大衣,两条棉裤一边放一个。就这样,我俩在一个被窝里养伤将近30天。

  

李继德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

  1952年6月,部队开赴上甘岭,我们6连负责坚守597.9高地。刚开始的几个月,敌人不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他们。为了鼓舞士气,司令部把电影机子送到前方,给我们放电影。有一部电影是苏联片子,叫《普通一兵》,讲一名苏联战士为了战争的胜利,亲自堵枪眼的故事。看完电影回来的路上,黄继光就问我:“小李子,你看了电影有什么想法?”我说:“这个战士真勇敢!”黄继光说:“换成是我,我也这么办。你想想,牺牲一个人能救出多少人来!”这时他抓着我的手严肃地说:“小李子,咱俩说好了,如果这次战争我牺牲了,你就给我家写信,到我家看看;如果你牺牲了,我就给你家写信,到你家看看。”我俩就这样立下了一个生死约定。

  黄继光堵枪眼令人震惊

  1952年10月14日早晨,战斗打响了。敌人用飞机和火箭炮向上甘岭597.9高地猛烈轰炸。炸弹像下雨一样把山头炸了一遍。之后又发燃烧弹,打烟幕弹,不超过5米就看不见人了。之后,敌人攻上来,6连的战士把他们打下去。第二天敌人又进攻。到了18日,6连全体指战员100多人大部分都牺牲了。紧跟着4连上,又牺牲了。再派9连和8连。20日敌人发动大规模进攻。大概上午11点多,我们的阵地被敌人夺了去。那时只有一部对讲机往上级汇报。上级下达的命令是:597.9,一寸土地也不能丢!只许前进,不能后退!今天晚上必须夺回阵地!

  敌人夺去阵地后,在山头上修了个简易碉堡,里头两挺机枪,两边是沟,建立了封锁线。要想夺回阵地,必须走这条封锁线,爆破碉堡。20日晚,我们组织力量争夺597.9高地,先后派了3个组,每组3个人,9个战士分3次去爆破碉堡,他们都牺牲了。大家眼泪都急出来了。这时黄继光站出来主动报名说:“我去!”接着,通讯员吴三羊说:“我去!”通讯员肖登良说:“我也去!”营长秦长贵大喊一声:“好!你们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由黄继光任组长,马上出发!”又命令机枪手掩护。营长给他们每人发一个苏联手雷,他们就开始匍匐前进。一进封锁线,敌人的两挺机枪就开始激烈射击,吴三羊第一个牺牲了,肖登良也负了重伤。黄继光在最前面,离碉堡很近了。我一看,黄继光的胳膊和脊背上都是血。我之所以能看得清楚是因为敌人怕我们夺阵地,晚上打了照明弹,跟白天一样亮。当时黄继光离我不超过50米。受伤后,他还挣扎着匍匐前进。我很难过,正在想,下一个我就报名。没想到,就在这时,黄继光突然从地上爬起来,冷不丁冲向碉堡,把手雷塞到碉堡里,跟着整个身体堵到枪眼上。指挥官也震惊了。堵上之后,手雷就在碉堡里爆炸了,碉堡冒了白烟,两台机枪不响了!指导员一看爆破了,完成任务了,就让吹冲锋号,后面的部队一下冲上去,当天夜里就夺取了阵地。当时我看到黄继光堵枪眼,心里有两种感受,一是非常高兴,黄继光完成了任务!但反过来一想,我的好兄弟牺牲了,心里非常难过。不过当时正在夺阵地,要集中力量战斗,也没多想,就想着今晚一定要给他报仇!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大陆隆重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苏贞昌妄称“威胁台湾人民”,国台办回应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
·铭记抗美援朝 熔铸战斗精神
·抗美援朝老兵孙泰镐:在上甘岭对敌广播
·四论学习贯彻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面对面丨抗美援朝老兵杨德盛:他们的愿望我们都实现了
·抗美援朝英模部队:一支攻的猛、守的牢的“特功连”
·遇见你丨张国瀛:七次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 以最高礼仪接英雄回家
·致敬!25名国防科大老战士获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杨秀珍
·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力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