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铭记抗美援朝 熔铸战斗精神
华夏经纬网   2020-10-27 08:55:45   
字号:

  ●只要具有英雄的情结和精神,激扬英雄的血性和气概,红色基因就会聚合成钢筋铁骨,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钢多气盈骨更硬

  ■崔红军

  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任烈火烧身,岿然不动;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壮烈牺牲;长津湖战役中,125名志愿军官兵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坚守阵地,以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无数像邱少云、黄继光那样的志愿军将士,在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打出了国威军威。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以“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令敌人胆寒。今天,这种精神仍然是胜战的重要因素。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厮杀一线,任何一个环节、一台装备、一名士兵,都可能成为战斗的主体,越来越考验军人的心理素质、战斗意志和应急反应能力。战争对军人血性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习主席反复强调“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我军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盈,骨头要更硬。

  气盈源自赓续胜战的基因。据说,在美国西点军校的纪念馆里,摆着上甘岭周边537.7和597.9两个高地的模型。几十年来,上甘岭战役一直是西点军校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这场战役中,面对装备精良的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涌现出各级战斗英雄1.2万余人。第15军《抗美援朝战争战史》是这样描述的:“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只要具有英雄的情结和精神,激扬英雄的血性和气概,红色基因就会聚合成钢筋铁骨,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但是,战斗精神不会凭空而生,血性胆气在战场上的迸发,背后是经年累月的长期塑造和点滴培养。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踏上了转型建设的新征程,前进道路上还需要突破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迫切需要赓续发扬我军战斗精神,真正把血性基因融入血脉,砥砺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英雄豪气、虎虎生气、高昂士气,让自己成为不用则已、用则一剑封喉的“利剑”。

  气盈源自对能打胜仗的渴望。令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难以置信的是,朝鲜战场上击落自己的竟是一位年仅19岁、飞行不过160个小时的“娃娃飞行员”。他更不会想到,自己已是这位名叫韩德彩的飞行员击落的第5个对手。据韩德彩回忆,当时油料即将耗尽,他已接到塔台返航的指令。一架美军F-86型战机突然出现,韩德彩加大油门猛然冲向敌机,果断开炮,击中敌机返航后,仪表已经指向0度了。他说:“我再有10秒钟或者15秒钟回不来,我就进入不了跑道。后面他们说你太悬了。军人怕死这当不了兵的,当不了好兵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种“空中拼刺刀”精神,年轻的中国空军打出了一片和平的天空,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昨天有血性,不代表今天也有。血性也是会沉睡的,所以需要唤醒,需要点燃。我们要始终牢记“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不断强化对能打仗、打胜仗的渴望,闻战则喜,向死而生,敢于战胜一切强敌而不被强敌压倒。

  气盈源自过硬本领支撑的底气。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6个军没有一辆坦克;对方1个师有432门榴弹炮,我军1个师仅有12门山炮。“没有足够的兵器,且拿我们的鲜血去……”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把血性比作“精神的刀刃”,因为只有刀刃足够锋利,军人这把战刀才会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无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是我军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对手的关键因素,但有了战斗精神,还要有过硬本领作支撑,我们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多更新更强的武器,有了先进的装备体系作支撑。“钢”多了,“气”要更足,本领要更加过硬。当前,尤其应强化官兵对信息化战场的认知能力,把“气多”和“钢多”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态度认识训练、用科学的思维筹划训练,以实际需求和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极限为依据,在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中积蓄横刀立马的自信、铁骨铮铮的斗志、克敌制胜的底气。

  (作者单位:郑州联勤保障中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转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邓芳华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抗美援朝老兵孙泰镐:在上甘岭对敌广播
·四论学习贯彻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面对面丨抗美援朝老兵杨德盛:他们的愿望我们都实现了
·抗美援朝英模部队:一支攻的猛、守的牢的“特功连”
·遇见你丨张国瀛:七次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 以最高礼仪接英雄回家
·致敬!25名国防科大老战士获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杨秀珍
·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力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法制网评:雄赳赳 气昂昂 向着新征程奋勇前进
·新华网评:从这场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进力量
·对他们,唯有致敬!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