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未闻鼙鼓,先育良将
华夏经纬网   2020-10-26 11:24:03   
字号:

未闻鼙鼓,先育良将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⑩

■张 磊

毛泽东在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感慨地说:得良将者,兵强国昌。打仗就是打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像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杨得志、杨勇、梁兴初等一大批优秀指挥员胜敌一筹的指挥艺术和全面过硬的军政素质。

存亡之道,命在于将。每一场战争,都是战将角逐的舞台。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拥有一大批敢于受命出征、能够决胜疆场的指挥员。70年前,党中央和毛主席决策出兵时,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也有弱点,中国虽弱也具备有利条件;尽管美国在综合国力和军队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我国在军队数量上占有优势。我军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的锤炼,拥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特别是培养出了一批敢于横刀立马、勇于为国担当、善于决战决胜的优秀指挥员。

作为训练演练的组织者、指挥打仗的决策者,指挥员身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其训练水平、军事素养、指挥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场胜负。习主席指出,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指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志愿军赴朝作战,面对的是新的对手、新的环境、新的战争。在发挥近战、夜战、速决战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志愿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当时志愿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敌人和我们打机械化,我们和敌人打巧妙化。”这个“巧妙化”就“巧”在指挥艺术、“妙”在战略战术。

刘伯承元帅曾指出:“军官的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现代战争对指挥员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一名合格指挥员的周期越来越长,难度越来越大。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不仅表态“打到最后一个人,我秦基伟上去守阵地”,而且专门安排人员编写军情摘报,目的是使部队了解敌情变化,掌握战场动态。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实行轮换作战制度,使更多的部队和指挥员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锤炼,积累了宝贵的作战和指挥经验。

未闻鼙鼓,先育良将。各级指挥员应强化胜战之忧,扛起胜战之责,提升胜战之能,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下功夫补足“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短板弱项;着力提高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和科技素养,带头在重大军事斗争实践、重大军事演训活动中磨砺自己,把练兵备战、指挥打仗的本领搞过硬。

(作者单位:西藏军区某通信旅)

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紧贴任务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战位教育激发血性胆气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黎友陶、通讯员万永康报道:10月中旬,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军山湖舰在某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任务海域海况恶劣、风急浪涌,该舰下士陈锐联想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的壮举,克服身心挑战,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演练任务中。

“志愿军排长孙占元两腿被炸伤,仍顽强指挥战斗,当子弹打完,他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任务间隙,该大队结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派思想骨干赴各战位组织战斗精神微教育,激发官兵血性胆气。

“舰艇部队常年在海上执行任务,官兵坚守在战位上,战斗精神也应在战位上培塑。”主题教育推进会上,该大队党委一班人认为,要将战位作为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主阵地,将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强心泵”和“助推器”。

为此,该大队紧前出台措施,在船舱战位等位置张贴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展板画,编发《抗美援朝故事集》《抗美援朝英雄谱》;通过“前哨讲堂”“船舱故事会”等教育形式,鼓励官兵结合学习抗美援朝战争故事谈心得体会,就如何立足岗位实践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话使命担当,持续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

“这块抗美援朝纪念章,满载着志愿军将士的浴血荣光……”近日,该大队随舰出海的机关干事邵洪坤,在战位上拿出一块随身携带的纪念章,结合他爷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为战友声情并茂地上了一堂教育课。官兵们聆听英雄故事后,士气更加高昂。

第82集团军某旅演习全程践行抗美援朝精神

光辉战史砥砺强军斗志

解放军报讯 何孝林、周嘉政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旅前身部队在距敌前沿不到1公里处设下钢铁阵地,每天顶着敌人上万发炮弹轰炸,岿然不动……”金秋时节,第82集团军某旅演习场上,某连指导员郭溶江在任务间隙为官兵讲述旅队精神的由来,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壮丽战歌,更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该旅领导表示,他们在跨区演习任务间隙,组织讲述部队前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战史,引导官兵在实战实训中践行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强军斗志。

为深化教育效果,该旅编撰《红色新风采》故事集,推出经典战例人物漫画,图文并茂强化官兵学习效果;组织宣讲小分队来到阵地上、战车旁、帐篷里,开展“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斗志”活动,见缝插针讲述旅队先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此外,他们还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推送经典战斗故事,引导官兵展开讨论,营造学习战斗故事、争当强军先锋的浓厚氛围。

“革命先辈在枪林弹雨中打出国威军威,我们要学习他们逢敌亮剑、敢打必胜的精神!”某连连长董士英感慨地说。此次任务,董士英所在连被赋予射击极限位置目标的新课题。学习完连队参加上甘岭战斗的历史,他和战友们完成任务的决心更加坚定。据悉,此次演习中,该旅官兵精神振奋、部队士气高涨,探索的多项新战法训法得到检验。

10月23日,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武警沈阳支队官兵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活动。邹新江摄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 磊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朝鲜各界及在朝华侨华人高度评价抗美援朝精神
·朝鲜《劳动新闻》:朝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的丰功伟绩
·纪录片《英雄儿女》引发观众强烈反响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提灯人”王秀云: “战士们都叫我假小子卫生员”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⑨:铁的纪律锻造胜利之师
·解放军报评论员: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铭刻史册的伟大胜利
·纪念抗美援朝,6个数字读懂习近平重要讲话
·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战地摄影记者黄宝善:以钢铁意志拍摄《钢铁运输线》
·抗美援朝“夫妻档”王雪林和朱章艳:结缘疆场 并肩一生
·王树增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解读"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朝鲜积极评价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