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钢多气盈 铁血犹在丨“海空雄鹰”续写英雄传奇
华夏经纬网   2020-10-26 09:39:25   
字号: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在异国他乡的三千里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逢敌亮剑,敢打必胜,保家卫国,九死无悔。再看今朝,有一股气跨越时空,铁血犹在。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国军网推出“钢多气盈 铁血犹在 ”系列报道,展示人民军队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投身强军兴军实践的崭新风貌,敬请关注。

钢多气盈 铁血犹在丨“海空雄鹰”续写英雄传奇

——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强军实践纪实

■沙凌云

战机整齐列阵。

这是一支曾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的英雄部队!沙场征战数十载,大小战斗百余场,这支英雄部队曾3次被毛主席“点将”出征,绝对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

穿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他们“克兴化”“攻涟水”“破天堑”“战上海”,转战南北,屡建战功;

飞越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的苍穹,他们击落击伤敌机45架,3次接受毛主席点将,3次御敌凯旋。

荣誉意味责任,使命呼唤担当。不管是历史、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始终坚守在祖国海空一线,对侵犯我领空的敌人,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一次次紧急战斗起飞中履行使命职责、践行强军实践。国家的意志和荣誉,都浓缩在他们飞往祖国蓝天的道道航迹中。

忠诚善战、气霸海空,铁心向党铸就鹰之魂

“抗美援朝战场上,前辈们舍生忘死,与顽敌英勇作战;今日强军征程上,我们更要用一次次起飞、较量,时刻护卫祖国海空的安全。”前不久,笔者走进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适逢该旅组织大课教育。讲台上,该旅领导带领官兵再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做好战斗准备。

图为飞行员登上战机。

1952年3月,该旅前身部队空军第17师在人均飞行仅二三十个小时的情况下,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同装备精良、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平均飞行上千小时的美军飞行员展开空中较量。飞行员们驾驶战机不畏强敌、敢于空中拼刺刀,连续击落击伤多架美军战机。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美空军经常利用空中优势对我后方重要设施及运输干线进行疯狂轰炸破坏。1952年7月,平壤西部发现美军4架F-4U型飞机,该师4架米格-15飞机起飞与敌空战,飞行员王世英一举击落美机1架,我战机初战胜利,均安全返航。自此,空17师在半年左右时间里,连续击落击伤多架美军战机,狠狠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这些发生在过去的战斗故事,我们常讲常新。”荣誉室中,该旅领导向记者介绍,战火硝烟年代,一场场硬仗淬炼出这支部队敢于空中拼刺刀、亮白刃的血性,铸就了享誉全军的“海空雄鹰精神”。

去年的国庆阅兵盛典中,当擎旗手李洪舟擎着“海空雄鹰团”这面光辉的战旗接受检阅时,电视机前,该旅每一名官兵内心倍感自豪!

“血脉育魂,忠诚铸魂,老一辈海空雄鹰人以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造的铁血辉煌,指引着新一代海空雄鹰人奋勇争先、开拓进取。”该旅政委彭志坚说,“忠诚,是海空雄鹰代代传承的精神图腾。”

举英雄旗、走英雄路、传英雄志,如今,该旅每批新雄鹰入营都要参观荣誉室、学习雄鹰史、唱响雄鹰之歌、观看《雄鹰征战纪实》,在重温历史传统、感悟奋斗历程中树起忠诚于党、守卫海空的精神界碑。

奋飞新时代,勇担新使命。传承着前辈们的红色基因,新一代“海空雄鹰”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在战备值班、海上维权和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等任务一线,续写着英雄部队新的荣光。

战机编队飞行。

“近年来,东海上空,风起云涌。我们不主动惹事,但绝不怕事!”坚守海空一线近20年,该旅参谋长王兴强深有感触,飞行员们时刻保持着“一声令下就能升空作战”的状态,始终保持政治清醒、把握战术主动,先后创下某型战机执行战备任务最多、战斗值班时间最长等10多项纪录,成为捍卫祖国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一把“尖刀”。

逢敌亮剑、迎难冲锋,血战之功锻造鹰之魄

“急警报连着大使命,小座舱连着大担当,单批次系着大战略。”对于外场的这3句标语,一代代海空雄鹰人有着切身感受。

1953年3月,美空军突然从多个机场同时起飞一百多架混合编队大机群,企图轰炸鸭绿江大桥和拉古哨水电站等重要目标。该旅前身部队空49团团长宋阁修奉命率领全团起飞迎战,同5倍于己的敌机短兵相接,当场击落3架敌机,圆满完成了保卫鸭绿江大桥的使命。

同样,令全旅官兵记忆深刻的是,2013年11月23日,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当天,该旅就奉命起飞。在担负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他们每天都有数架飞机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几乎每天都要战斗起飞,执行前出查证、侦察监视、驱离外逼等任务。

“作为‘海空雄鹰’传人,我们肩膀上始终有一种责任、一种激情。”那年国庆假期,浙东某机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突然,警铃大作。上级通报:一架不明国籍的侦察机闯入我东海防空识别区,企图对我实施情报侦察。

铃声就是命令!飞行员瞿连广、姚平双机紧急战斗起飞拦截。狡猾的外机时而贴着云底飞行,时而大幅度减速,企图摆脱我机跟踪和拦截。瞿连广、姚平毫不畏惧,驾机紧紧咬住目标。外机见讨不到便宜,只好悻悻而去。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通过有效应对,他们坚决回击对手,同时控制好了空中态势,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走进外场会议室,数十张由该旅战机拍摄取证的清晰图片张贴在墙上,记录着他们捍卫领空、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与担当。

“战斗起飞与训练飞行最大的区别在哪儿?“”你面对的不是假想敌,而是真实的对手。战斗随时可能在下一秒打响!”在频繁战斗起飞任务中,他们把每一次战斗起飞都当作一次熟悉对手的机会,练指挥、练胆量、练技术。

在该旅外场战斗值班室,即使是在高温酷暑的炎炎夏日,担负战斗值班的飞行员也始终穿着抗荷服和救生背心,腰挂伞刀和手枪。飞行员李小龙告诉笔者,头盔伴枕、枕戈待旦,早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大多数飞行员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战斗值班室里度过的。时间一长,很多人对铃声异常敏感,就连疗养或休假时,一听到铃声,都下意识立即翻身起床。

“和平年代,人们总是感觉战争离自己很遥远,而对于我们来说,警钟却有可能在下一秒响起。”谈起铃声,该旅政委彭志坚这样告诉笔者,作为一线值班部队,时刻准备战斗已经成为我们的条件反射,这里的每一名官兵,都有“祖国需要我,一飞敢争先”的思想和能力准备!

瞄准战场、苦练精飞,胜战基因砥砺鹰之刃

飞行员驾驶战机飞向战区。

翻阅该旅抗美援朝历史,“双机对头着陆”的英雄事迹尤其扣人心弦。那年,王昆率飞行员王海成在执行任务返航途中,发现2架敌轰炸机。两人不顾油料即将耗尽的危险与敌空战,成功击落击伤敌机。当他们返航到机场跑道两头上空时,飞机油量表均已指“0”。危急关头,他们从跑道两头同时着陆、对头降落,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奇迹。

时光荏苒,胜战基因历久弥新、锋芒耀眼。无论单机训练还是编队出动,该旅都坚持瞄准战场、苦练精飞,力求低空飞到最低、载荷飞到最大、实弹打到边界,绝不“简单飞”“为飞行而飞行”,一定要让每一滴航油释放最大战斗效能,一定要让每一个飞行架次都是有效架次!

战机整齐列阵。

浪尖伏兵,海空砺翅。9月上旬,东海某空域,杀机四伏,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自由空战对抗在浙东某海空域展开。翻滚、盘旋、拉起,中距抢攻、近距缠斗……扮演蓝军的“海空雄鹰模范飞行大队”大队长薛守杰驾机升空后,攻如闪电、招招犀利,逼得红军使出浑身解数。

“跟薛大队长对抗,就像在打仗!”红军飞行员李华栋走下战机,解开抗载荷服,胳膊上透出很多血点。“在薛大队长眼里,每一次训练都是实战,都得拼命。”

“平时训练不拼命,上了战场要送命!”薛守杰反复念叨的这句话,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对抗失利。那年夏天,薛守杰参加海空军自由空战对抗,大比分败北。复盘时他发现,很多人还没突破中距进入近距空战就已经被对手打掉了。

“已经做好跟敌人拼刺刀的所有准备,没想到却倒在了奔向敌人的路上。”薛守杰意识到,随着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的不断深化,大家空战训练理念与实战有了差距。

雄鹰喙羽始艰辛。薛守杰和战友们坚持理念与实战对表,开始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新模式,在观察作战对手的过程中不断规范技战术动作、创新训法战法,先后修订完善低空快速爬升、高空高速下降、迂回夹击等多项战术战法,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技战术材料和战法研究方案。

一年后,潜心砺剑的薛守杰和战友迎来了验证剑法的机会。他们飞赴海南,与换装新型战机的兄弟部队展开空战对抗。对抗一开始,红军凭借雷达优势掌握了主动。可没过多久,红军飞行员就发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每当雷达即将锁定成功时,薛守杰总能恰到好处摆脱。

下了飞机,红军飞行员感觉这一仗打得憋屈,拉着薛守杰复盘推演。复盘中,他们发现,每次恰到好处的机动,都是薛守杰精心计算的结果。“有你这块磨刀石,我们一定会越磨越锋利。”红军飞行员心服口服。

“每一次起飞都是一场战斗。”薛守杰一句话道出了该旅每一名飞行员的心声。近年来,随着战备值班要求和等级不断提升,该旅更加注重在战斗值班和实兵演练中淬炼过硬作战本领。如今,一大批历经实战检验的新一代年轻飞行员屡屡崭露头角,并迅速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文章配图由:沙凌云提供)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沙凌云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在全军引起热烈反响
·王海大队:敢打必胜,有我无敌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全面接受预约参观
·北部战区空军:援建毛岸英学校 培植国防梦想
·当好英雄传人 争做转型先锋——记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英雄连”
·“香玉剧社”号飞机背后的故事
·传承上甘岭精神 提升部队战斗力——记空降兵某部“上甘岭特功八连”
·中国爱好和平,但是请别惹我们
·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志愿军老兵回忆上甘岭:在阵地上筑起一座“坑道城”
·致英雄孙占元:忘不了那句“跟我上”!您从未远离
·抗美援朝中的退役老战士——田新位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