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习近平: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华夏经纬网   2020-10-20 16:32:30   
字号: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70年后,2020年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强调,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穿越“时空隧道” 致敬那一场伟大的胜利

  当天上午,这一主题展览刚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下午3点5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就来到了展厅参观。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主题展览在军事博物馆举行。(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展览以“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为题,共分7个部分:序厅、“正义担当 决策出兵”“运动歼敌 稳定战线”“以打促谈 越战越强”“实现停战 胜利归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结束语,展出了540余张照片、1900余件文物和大量视频、实物场景等。

  

  △展厅(总台央视记者王雪拍摄)

  

  △这是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信函和译文。(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致电金日成,告知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援朝。(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志愿军入朝战歌手稿(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现场使用的文具(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展览采用了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献资料、新颖的展陈手段。今年3月,军博曾面向广大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志愿军家属和后代,以及社会各界友人征集抗美援朝史料文物。

  

  △“鏖战长津湖”场景(总台央视记者杨松涛拍摄)

  

  △“血战上甘岭”场景(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举办高规格的主题展览,并邀请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重要年份纪念重要事件的重要方式。2016、2017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先后在军博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也曾专程来此参观。

  

  △这是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赠给志愿军的和平万岁纪念章。(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英雄不朽 致敬那一群“最可爱的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适逢作家魏巍诞辰100周年。1951年4月,魏巍撰写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为志愿军的光荣称号。这篇通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70年斗转星移,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敬仰与缅怀,从未改变。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牺牲烈士为197653名。(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志愿军战士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据统计,志愿军共有英雄、模范410余人、特等功臣231人,其中获得“特级英雄”称号的有两位:黄继光、杨根思,他们同时也是特等功臣。

  

  △左为黄继光,右为1953年4月,毛主席在全国妇女大会上接见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黄继光,这位用胸膛堵枪眼的特级英雄,牺牲于上甘岭战役。经此一战,志愿军在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黄继光牺牲处挖出的爆破筒残体(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特等功。(总台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1950年11月,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敌军战斗中,率领全排顽强抗击,接连击退敌军8次进攻。在40多名敌人爬近山顶阵地的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8岁。

  

  △这是志愿军第20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的第58师第172团3连为“杨根思连”的通令。(总台央视记者王冰拍摄)

  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引用了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杨根思展区(总台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2010年10月25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红色玻璃幕墙上镌刻着抗美援朝英烈模范的姓名。(总台央视记者王策拍摄)

  习近平这样阐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说,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图中最下面是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弹盘装弹数量多。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曾使用过这种火力凶猛的苏式机枪。(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这并非习近平首次提及抗美援朝精神。10年前,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阐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左为朝鲜政府赠给罗盛教烈士家属的银酒壶、银酒碟,右为罗盛教获授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总台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今年参观这次展览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谈起这场战争,谈起这场战争锻造形成的宝贵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回顾人民军队的伟大历史功勋时说,英雄的人民军队“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打出了国威军威。”

  

  △“运动歼敌 稳定战线”展厅(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2018年1月3日,习近平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参观了师史馆。在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习近平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重现激战松骨峰场景的油画(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去年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提“钢少气多”:“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没有斗争精神不行。当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在这次参观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对胜利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龚雪辉 郁振一  转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88岁老战士穿上旧军装,这句话真硬气
·从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第一场真正的空战,年轻的鹰从这里起飞
·徐焰: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奠基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抗美援朝战争·文献》印发部队
·地境洞的泉水凝聚着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
·战史今日10月20日:志愿军战士黄继光英勇牺牲
·人民合力捐赠战斗机!万众一心迎来伟大胜利!《为了和平》今晚收官!
·那启明:保和平卫祖国 空战立奇功
·抗美援朝70周年,这门课为何讲了69年?
·徐焰:给听众和读者以“鲜活”的战史
·刀与星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