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齐金炳:离开不到十分钟,指挥所就被敌机炸平
华夏经纬网   2020-10-16 16:36:43   
字号:

齐金炳,江苏省军区南京离休一所离休干部。1923年12月出生,1938年1月入伍,1938年5月入党,1982年8月离休。历任青年干事,指导员,正、副政委,团长,炮兵副师长,炮兵副军长,副校长,炮兵主任,师长,参谋长,副校长,南京军区炮兵顾问等职。曾参加讨伐石友三、古云集战斗、南北郭村战斗、桑园战斗、平津战役、解放太原、兰州、宁夏战役、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等。

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红旗勋章。

离开不到十分钟,指挥所就被敌机炸平

“轰炸投弹时我要不出去,现在咱们俩见不了面了。”9月22日下午,97岁的志愿军老战士齐金炳回忆起朝鲜战场上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一瞬间。这位百战余生的老八路,被认为是电影《英雄儿女》中志愿军团长的艺术原型之一。70年后他更愿意谈的,是团里英勇可爱的战士们。

百战余生,身先士卒三次负伤

“我叫齐金炳,整齐的齐、金字的金、甲乙丙的丙。现在炳带火,原来不带,我是老三嘛。”已是97岁高龄,齐老的话里浓厚的河北高阳乡音不改。14岁那年日军占领了高阳县城,没法读书的齐金炳就瞒着家里参加游击队打日寇。因为上过六年小学有文化,他先是到连里当文书,16岁就当上了连副指导员。

“打仗多少次我不记得了,负伤一共3次。”齐金炳首次负伤是在1941年初打的一仗。他带主攻排攻打日军据点时,被手榴弹炸得浑身流血,好在冬天穿着棉衣,样子怕人伤得不重。轻伤不下火线,他的精神鼓舞战士们拿下据点,还抓到了鬼子俘虏。

第二次负伤也在抗战,第三次负伤就是抗美援朝时了。1951年11月,志愿军第65军发动了保卫开城的扫荡作战。战斗打响前,已是志愿军65军195师583团团长的齐金炳,亲自带侦察排十多位战士到前沿侦察美军部署时被炮弹炸伤,仍旧轻伤不下火线。“领导干部轻伤不下火线。我说不疼,也不能说一点不疼,但我那么说,战士就高兴了。”齐老笑言,当时听说团长带队,战士们都高兴得很,倒是回来后他因为冒险挨了批评。

这次侦察后,志愿军两个连顺利攻克敌军据点,歼灭70多个美军,俘虏了5人。“骑兵1师的,这是美军老番号,部队已经改成了机械化。”至今齐老都记得这个素称美军精锐的老对手。

“我是团长,在朝鲜团长也会负伤,以下就更不提了。”齐老讲了个故事,1953年的一天,团里在前沿一处连指挥所召集作战会议,齐金炳有事带一位参谋一位警卫员外出,离开不到十分钟,指挥所就遭到美机轰炸投弹。“飞机炸了后土都翻过来、工事都平了,我回去都找不到指挥所了。指挥部里还有营长、参谋、股长等7个人,全部牺牲。”齐老叹了口气,“我要不出去,现在咱们俩见不了面了”。

坚守7天不退,佛国山上大功连

“在朝鲜最厉害的就是敌人的炮火。”齐金炳对比说,美军一个炮兵连有7门炮,还有汽车拉炮,我方最多只有5门;开始时志愿军没有飞机,地面对付飞机只有少量高射炮,主要靠战士架着机枪对空射击。

中国军人的对手不仅物质强大,狡猾程度也是空前的。1951年第五次战役时,“联合国军”摸到了志愿军“礼拜攻势”的规律,并针对性策划了阴谋。“我们志愿军那会儿打仗有个特点,背的粮食最多五六天,七天就可能没吃的了,后勤跟不上。美国抓住了这个特点,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不撤不行。”齐老回忆,部队打到汉城时后勤达到极限,只能主动后撤。敌军见志愿军停止战役攻势,紧紧追击上来,企图不让志愿军喘息,向后压迫志愿军。

为掩护主力部队整补再战,583团承担了防御任务。“军长师长命令我,‘小齐,你们这个团守佛国山,5天不能撤’。”齐金炳领受任务,立即率部赶到佛国山。这里有多条公路铁路通过,位置极为紧要,志愿军只能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坚守。

齐金炳的阻击部署是,以583团3营为主,又以该营9连为主力。1951年5月4日起,美骑1师一部在十多架飞机、数十辆坦克和火炮掩护下进攻佛国山,发动13次进攻均被击退,7昼夜毫无进展。齐老说,敌人有重炮,我军最大的是八二迫击炮,其他都是六零炮等小炮,却让敌人不能前进一步。

特别是最后一天的13个小时内,敌连续冲锋7次,次次败退。1951年6月3日《人民日报》专文称赞《佛国山上的英雄们》,其中记述了阻击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战斗进行到最后时,九连的六零炮弹打光了,只剩下些手榴弹。勇士们就用手榴弹打垮了敌人两个连的第七次冲锋。第二班和一个机枪组据守在靠山角的工事中,敌人借着烟幕从三面冲到了工事前沿。这时连手榴弹也无法使用了,勇士们就跳出工事和敌人拚刺刀,把冲上来的敌人一个一个地挑死在阵地前沿”。

“连长牺牲了、指导员负伤了、副连长也牺牲了。”齐金炳说,连长刘文牺牲后,指导员赫玉忠接替指挥,最终以伤亡70多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们的干部战士真好啊!那个时候你叫他下来换防,还不乐意。”

9连因此战的英勇顽强被授予“佛国山上的大功连”荣誉称号,赫玉忠等4人被荣记一等功。在危急时刻喊出“决死忠诚,拼命胜利”口号的赫玉忠转业后与齐老常有联系,于2018年逝世。

老兵已逝,传承不断。如今,“佛国山上的大功连”转隶成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爆破连,正向新质作战力量转型,攻克了水下爆破、特种爆破等新型爆破作业,“决死忠诚,拼命胜利”仍旧是这支部队的口号。

前沿不仅危险,艰苦也超乎巴金想象

齐金炳团长(右一)与巴金先生(左二)、许兴汉副团长(右二)、黄谷柳战地摄影记者(左一)在朝鲜战地指挥所合影。

佛国山阻击战的故事,9连指战员们曾向著名作家巴金讲述过。那是1952年4月的一天,巴金到了9连阵地上。与佛国山战斗立下一等功的机枪手范鼠儿交谈时,摄影师李书良还拍下了《巴金采访战斗英雄范鼠儿》的生动照片。后来在掩体里,巴金认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勇士们的故事。

对巴金选择583团作为访问部队,齐金炳至今很自豪,认为这是对583团战绩的肯定。“小齐,巴金到你们团,你们要保证他绝对安全。”接到军里电话,曾与死亡只隔十分钟的齐金炳很为难,“我说我怎么保证他绝对安全呢?只能他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团干部跟到哪”。

巴金到团里那天已是快吃晚饭时,“巴金这个人话不多,坚决要求去前沿。我说,今天你听我安排。”在团部休息一晚,次日齐金炳带着巴金前出到3营阵地,实地查看交通战壕、绑扎所、反坦克陷阱、避弹室,体验指战员的战斗生活。看到战士们穿着湿透的鞋几天几夜守在潮湿冰冷的战壕里,巴金感动地对齐金炳说:“我想到了战士很危险,没想到这么苦、这么坚持,我待了五天、七天就走了,战士们要长期守在前线,太不容易了。”

巴金在583团采访了10天,4月29日晚还专门听齐金炳谈了自己的经历,随后去了兄弟团582团。回国根据战地采访,巴金创作了小说《团圆》,后被改编为家喻户晓的电影《英雄儿女》。影片中志愿军团长张振华的原型之一,就是齐金炳。

对此齐老很谦虚,“电影有扩大、拔高,有五六分像就不错了。”作为亲历者,齐金炳坦言电影很难体现战场的残酷,“美国兵是好打,打仗不勇敢,当了俘虏放回去很高兴,但是炮火、飞机、机枪厉害。我们的战士真是不怕死,装备差,就是靠勇敢!”

刚结婚3个多月就义无反顾赴朝作战,回来时已是近3年过去。1953年10月,齐金炳佩戴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与部队一同班师回国。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月飞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战火青春 英雄永生
·96岁老战士荣立一等功,为何鲜谈往事?他的回答让人想哭……
·抗美援朝:不可撼动的精神力量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老战士周文:为了不再做亡国奴,我上了前线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用好“刀尖上的艺术”
·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狙击作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秘密入朝
·刘维汉:奋勇杀敌生死以
·短评:烈士英魂 千载景仰
·短评:英魂浩气长存天地间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①
·制胜刀锋何以锻造--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战斗精神管窥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