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入朝作战70周年 中央媒体为何集中推出报道?
华夏经纬网   2020-09-01 11:28:49   
字号:

  8月3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集中推出专栏报道,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为何中央媒体如此隆重报道?经济日报在开栏的话中这样说:“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7月份,媒体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于10月开始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据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给下述对象中符合条件的人员:

  ——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

  ——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健在的医务、铁道、运输、翻译人员,参加停战谈判等工作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

  ——1953年7月停战后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的、健在的人员。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将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隆重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的重大意义。

  世易时移,70年过去了,抗美援朝为何还能给人以精神动力?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节点、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故事,为何还能激励全国人民?

  世界固然已经发生变化,但与当年烧到家门口的战火一样,今天的中国仍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风险挑战。

  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打与不打,不是中国人民能决定的。对此,开国领袖毛泽东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在美国总统选举之际的讲话中说:“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要由美国的杜鲁门,或是艾森豪威尔,或是其他的什么总统,让他们来决定吧,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为止。”

  没有退路可言,当今我们面临的许多风险挑战与当年那场战争一样,是别人强加于我们,是躲不过的。

  没有退路,此其一也。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最高达300多万。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水平对比极为悬殊。使用全部先进武器的美国军队,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其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这种特殊,也在美军的回忆中得到证实。

  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中国士兵是顽强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但是,他们永远向前作战,奋不顾身……

  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兵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兵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71年,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在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但我们面对今天的风险挑战时,仍然会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近年来我们面临的各种卡脖子、各种挑衅、各种泼墨污蔑,已经到了罕见的露骨程度,诚所谓无所不用其极。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游浪更急。

  你不是人到半山吗?你不是船到中游吗?你不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挑战风险就来了。因为时间在我们这边,敌人必须趁着”敌强我弱”的窗口期发起挑战,才能胜算最大化。

  与70年前相比差距程度不同,敌强我弱的大形势没变。

  敌强我弱,此其二也。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向美军进攻的情形(1951年摄)。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向美军进攻的情形(1951年摄)。

  就是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断取得辉煌胜利。

  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一举收复了朝鲜北部广大土地,奠定了这场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基础。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和细菌战。

  中朝军队不仅把战线在三八线附近稳定下来,而且还进行了多次进攻战役,迫使侵略者停战谈判。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强加于我,敌强我弱,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仍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不光我们在思考,对手也在求解。

  美国西点军校专门把上甘岭战役作为教学案例,在该校的纪念馆里,至今仍陈列着上甘岭战役中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模型。一位美国军事理论家认为:“ 对于中国的军队,我们或许是永远摸不透的。但是我们知道,评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要用它的装备、它现有的战斗力,加上若干X。”

  夫战,勇气也。什么叫加上若干X?简而言之,加系数,加乘数。中国人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系数从哪里来?从勇气中来,从士气中来。

  习近平主席曾赞扬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说,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过去能胜利,今天一定也能胜利,关键要这口气还在!

  勇者必胜,此其三也。

  勇从何来?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师夷长技、变法图强、实业救国,中国人无数次在发展的摸索中被打断。如今,我们到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最接近的历史阶段,这是多少代中国人奋斗的成果,难道还要被打断吗?难道要坐视多少年的发展成果付诸东流吗?这就是我们直面挑战的勇气所在。

  幸运的是,我们这股子劲头还在,就在奔向火星的探索者里,就在闪烁的北斗群星里,就在大洋深处的蛟龙号里,就在南海演习的东风弹头里……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张桃芳:志愿军的狙击之王
·重访抗美援朝纪念馆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70年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如今93岁的他坚持在家升国旗
·“月亮是中国人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夜战战术建奇功
·【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铭记历史 坚定前行
·抗美援朝精神:不老的英雄赞歌 恒长的家国情怀
·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河北“英雄儿女”
·孙凤钜:朝鲜战场上的“神医”
·战史解码:临津江战役志愿军“干掉”英军王牌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