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月亮是中国人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夜战战术建奇功
华夏经纬网   2020-08-31 14:08:12   
字号: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各种轻重武器的呼啸声、爆炸声划过黑暗,刺耳的军号声短促刺耳,回响在寒冷的夜空中。”这不是文学描述,而是美国陆军军史中,朝鲜战争美军亲历者关于志愿军夜战进攻的纪实回忆。短短的文字,再现了70年前志愿军夜战战术的威力。

  扬长避短的战场逆袭术。战争史上,暗夜是军事行动最好的掩护之一,夜间作战历来是弱小一方战胜强敌的重要战法。人民军队从红军时代起,就高度重视利用暗夜掩护偷袭、突袭敌人,积累了丰富夜战经验。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我军夜战战术战法已炉火纯青。面对掌握制空权和具有强大火力、机动力的美军,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在战前动员时就曾强调,美军适合远距离作战,可以发挥其火力优势,而我们一定要在近距离内解决战斗,让美军的坦克大炮发挥不出威力。

  1950年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战斗打响。志愿军充分发扬我军夜战经验,利用夜暗大胆进攻、快速分割、迅猛突击,很快就与美军形成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胶着态势。一向奉行“唯武器论”的美军,在黑暗中产生了被对手击中软肋的感觉。飞机在夜间不能出动,炮兵不敢乱开火,火力、机动力无法发挥作用。美军只能依靠轻武器抵抗,被拉到轻步兵对抗的同一起跑线上。志愿军充分发挥夜战特长,一举歼灭美骑兵第1师8团大部、南朝鲜军第1师12团一部,毙敌2000余人,实现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开门红”。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作战理论入门》一书,称赞云山战斗为模范战例,高度评价志愿军战术应用得当,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孤立美军,并积极勇敢地实施夜战、白刃战,取得圆满胜利。

  美第8军军长泰勒战后评论中国军队称,“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其方法是在黑暗中接近我们的阵地,然后和我们紧缠在一起,使我们无法要求炮兵射击和空中攻击,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

  志愿军战后总结经验时指出,只要我军和美军接近,他们的飞机大炮就不敢再用,越接近敌人,自己就越安全。

  隐蔽接敌的战术突然性。据志愿军统计,1个营夜间进攻美军阵地,伤30人,但白天和美军对峙,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下伤亡高达300人。可以说,暗夜已成为我军最好掩护。纵观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在夜间完成的。从云山战斗开始,到志愿军夜渡临津江、跨过“三八线”,志愿军5次战役都是在夜间发起的。上甘岭战役的胜负,也是在夜间决定的。抗美援朝收官之战金城战役,同样是在夜间打响。

  夜战中,我军攻其不备、隐蔽接敌,敌人经常到最后一刻才发觉,被打得措手不及。以云山战斗为例,我军利用暗夜掩护,先打南朝鲜军,待美军火力暴露后,突然猛攻美军所盘踞的高地。尽管美骑兵第1师号称是美国国父华盛顿建立的精锐部队,战斗经验丰富,但面对志愿军的迅猛攻势,该师8团3营营长米利金还是被打得晕头转向,盲目指挥重机枪手“哪里有喇叭声就往哪里打”。该营被我军全歼,番号也被美军撤销。类似场景,在朝鲜半岛的月夜下一再上演。雪马里歼灭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新兴里歼灭“北极熊团”、奇袭白虎团……一支支敌精锐部队,成为我军夜战的刀下鬼。

  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运动。他们大都采取夜间徒步运动的方式;在昼间,则避开公路,有时在森林中烧火制造烟幕来对付空中侦察。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美军整个部队甚至较低级的军人都对中国人的威胁掉以轻心”。

  勇猛无畏的攻击杀伤力。为赢得最大夜战战果,志愿军在夜战中拿出最勇猛的战斗精神,实现最高作战效率。我军大多数战役战斗,一般都在黄昏或拂晓发起,这时的敌人或警惕性最低,或疲劳度最大。一旦战斗打响,志愿军将士便一往无前、勇猛冲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优势兵力在夜间突破敌人防御,楔入到敌纵深断其退路,动摇其布势,快速完成分割包围、各个歼敌。一些美军士兵往往在睡袋里就送了命,勉强爬起来的也是举枪乱打。

  美国战史中这样描述志愿军夜战进攻,“中国士兵信手射击,投手榴弹、往车上放炸药包、焚烧汽车。营部地域顿时陷入混乱,到处都在战斗”。志愿军的勇猛进攻,甚至让一些美军出现幻觉。美军中尉希尔回忆志愿军夜间进攻时描述,“当时我好像是在做梦,听到一阵军号声和马蹄奔驰声。接着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好像从天而降,并马上向他们所发现的任何人射击和拼刺”,而当时并未有骑兵部队入朝。

  志愿军在实战中摸索完善的一整套夜间运动进攻作战原则,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对志愿军夜战毫无办法的美军只得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陶国尹 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铭记历史 坚定前行
·抗美援朝精神:不老的英雄赞歌 恒长的家国情怀
·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河北“英雄儿女”
·孙凤钜:朝鲜战场上的“神医”
·战史解码:临津江战役志愿军“干掉”英军王牌
·铁在烧: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1年)
·县里围歼战
·杨育才:奇袭“白虎团”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