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历史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诞生经过
华夏经纬网   2016-12-27 16:09:14   
字号:

    步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历史照片。照片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巨龙般地行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这幅《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是我当年以一名志愿军摄影记者的身份拍摄的,对此,我至今仍然感到非常庆幸。

    1951年2月中旬,我所在的部队奉命渡过鸭绿江,参加志愿军总部组织的第五次战役。部队迅速搭好便桥,秩序井然,日夜兼程地急速过江。一些认识我的指战员见我脖子上挂着“照相匣子”,便情不自禁地对我说:黎民同志,趁我们还在祖国的土地上,给我们照一张吧。将来不管我们能否回来,都是个纪念。我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后,满怀深情地说:“等把侵略者赶出朝鲜,光荣归国时,我们再在凯旋门前合影留念,欢庆胜利!”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天气变得晴朗起来,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银辉,空气清冽如深山甘泉。一会儿,只见红军团开始踏上便桥,列队过江。望着那戎装严整,逶迤过江的铁流,我感到浑身是劲,将镜头稳稳地套住了如巨龙般蜿蜒腾跃的过江队伍,就在那“龙头”刚刚探入对岸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边境城市新义州市,而“龙尾”尚在祖国丹(安)东的土地上逶迤的瞬间,我庄严地按动了快门。 

    部队过江后,我把这幅照片的底片小心翼翼地包好,寄往解放军画报社。不久,这幅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照片,发表在1951年第4期《解放军画报》扉页上,并被当时全国多家报刊刊用,后来被陈列于军事博物馆内。

    照片的远景是朝鲜新义州深灰色天空下绵延起伏的群山和田野,近景是新中国丹东市散发着亲切气息的国土,而连接远景的中心是长长的一队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整个画面开阔壮观、气势恢宏,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风貌。60年来,这幅照片不断出现在各种刊物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纪念馆都有陈列。原片由军事博物馆收藏,并在北京、西安、沈阳、丹东展览。全国各地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活动时也展出该片,凡入朝参战各部队的连、营、团、师、军荣誉室(馆)均予以陈列。

    每当看到这幅照片,我总是很激动,我为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于洪军、特约记者李祥辉整理 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青海茫崖罹难者身份初步确认 曾抗美援朝立二等功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将冰冻土豆在腋窝焐热再吃
·中朝共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6周年
·朝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6周年
·抗美援朝老兵赴朝鲜扫墓
·军媒谈抗美援朝:用所谓“人性”判读战争是掩耳盗铃
·30余抗美援朝老战士二七塔前唱红歌 传承红色精神
·男子踏遍东三省陵园为抗美援朝烈士墓寻亲
·惨烈朝战:志愿军1个连2次夺回阵地挫败美军坦克
·中国唯一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 全球征集逾千件文物
·上甘岭战役胜利不只因“钢少气多” 炮兵立大功
·104号“战功车”:抗美援朝作战中击毁敌3辆重型坦克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