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军史钩沉
38军入朝一战被批 二战彭总写下:38军万岁
华夏经纬网   2016-04-27 10:10:22   
字号:

    败仗之因,也是制胜之源

    ■李英田 解放军报

    败仗是血色财富,也是胜仗之母。

    1950年10月,38军第一批入朝作战。第一次战役,部队因未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影响了整个战役的预定战果。为此,彭德怀极其严厉地批评了军长梁兴初。

    “知耻而后勇”。第二次战役,38军汲取教训,大胆穿插迂回,果断切断敌军退路,一举扭转整个战局。彭德怀在嘉奖电的结尾亲笔写下“38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

    小的失败往往孕育着大的成功。38军书写了我军正确对待失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典范。

    诸葛亮有言:“善败者不亡。”它告诉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失败、善于总结教训的人,最有希望获得胜利。败仗之因,往往是制胜之源。善待挫折才能赢得机遇,超越失败方能收获成功。

    胜利的获得并非一路坦途,把失利化作有利则是胜战的法宝。1948年6月,驻守襄阳的康泽15绥靖区陷于孤立,刘邓大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命令部队攻打襄阳。可是,没想到对方早已做好准备。部队首战失利之后,指挥员吸取“先夺山后攻城”的教训,采取“猛虎掏心”战术,全歼守敌,活捉康泽。襄阳战役成为我军 “十大城市攻坚战”经典之一而名垂军史。

    其实,“常胜将军”的美名是建立在败战的基础上的。即便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在军事指挥上也有过失误。1959年,他谈起自己一生有4次失误:一次是1932年打赣州,一次是1940年百团大战,一次是1948年西府战役,最后一次是抗美援朝中的第五次战役。

    就连“用兵如神”的军事家毛泽东,也曾说过:“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也是我指挥的;还有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只有打不倒、摧不垮、战不败的将军。

    能看透多少失败,就能赢得多少胜利。1949年的金门战役,对我军来说,可谓刻骨铭心。思想轻敌、经验缺乏、指挥不力等都成为我们成长中的“财富”。正是由于我军指战员充分汲取血的教训,才有后来海南岛战役、一江山岛战役的完胜。

    善败者不亡,不能不善待败战者。1958年,中央决定炮击金门,而指挥员恰是在金门战役中失利的叶飞将军。当时,金门战役后,叶飞自请处分,毛泽东不但没有处分他,而且让他指挥后来的金门战役。正是金门炮战,让我们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双胜利,实现了“联蒋反独、一个中国”的战略目的。

    据军事专家统计,我军建军以来,大规模的败仗超过10次,胜仗400多次。诚如毛泽东所言:“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比较聪明起来了。”正是因为敢于正确对待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一批批优秀年轻干部经受住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成为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支撑。

    事实证明,向成功学习和向失败学习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容易陷入盲目乐观和机械模仿的怪圈,后者则可以很好地警醒自我、规避风险。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场上每一次胜利都是众多因素合力的产物,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每一次失败却有必然的、确切的原由,由失败得出的教训可以让我们无限抵近未来的胜利,正所谓“知不可为,尔后可以有为”。

    “善败”并非不在乎失败。比如,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打得比较被动,一度在大同、集宁、泗县、张家口、四平、南麻、临朐等战役中失利,但总体而言,这些战役只是局部战役,没有“伤及要害”。1947年后,我们边打边总结,使教训变成财富,逐渐由劣势转为优势,赢得了事关解放战争全局的三大战役。

    面对未来战争,我们需要善待失败。但是,全局性、关键性的战役战斗决不能输,也输不起。因为战场上的胜败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旦发生战争,军队必须决战决胜,否则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所以,要注意研究败仗,多暴露问题,善谋制胜之招,确保一声令下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解放军报》2016年04月27日 10版)

 

责任编辑:胡光曲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朝战志愿军文工团遭敌机轰炸 3人牺牲坚持演出
·原铁道兵司令部参谋长龙桂林逝世 曾参加抗美援朝
·志愿军烈士女儿:最大心愿是在父亲墓前喊声"爸爸"
·某团先后3次执行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任务
·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寻踪: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三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沈阳
·36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将长眠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清明节前,他们回家了:韩国归还36具中国志愿军遗骸
·邱少云入团的故事
·韩媒:36具在韩中国志愿军遗骸入殓 将归还中方
·杨根思:打退美军王牌师8次进攻
·上甘岭战役:美军承认“月亮是中国人的”
最新酷图
  更多
兵器大观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热点新闻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网上谈兵
  更多
军事观察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战争回顾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精彩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