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溪头村有许多老村民一辈子没有逛过公园,林文镜就建捐建了八闽数十万个村中的第一个大公园。为让百姓能免费到公园中休闲,林文镜还承担了这个大公园的全部养护费、人工费。
在溪头村,林文镜捐资修建了比县城还要宽畅的村中心道路,还修建了环溪头村的高品质水泥道路、桥梁;捐建了乡村医院、小学、中学、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园、垃圾场等。可以说,村民们需要什么,他就建什么。有些村民是基督教徒,林文镜还捐建了一座基督教堂;村民们很想有一个宽敞的联欢、聚会场所,林文镜就在村里建了一座公共活动中心。
许多溪头村人一辈子都没有逛过公园,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林文镜就捐资在村中建了一个大公园。他建公园不舍得占用村民的农用土地,而是花了不少钱清掉了村边的垃圾堆、烂泥滩,从远处运来了奇石和奇花异草,建造了福清市第一个公园,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农民公园。
这个名为“洪春”的乡村公园里,有假山、鱼池、喷泉、水墙、回音园,园林小品、绿树成荫,芳草遍地,花香满园。十年来,“洪春园”仍是全省品质最高的乡村公园,不少城里的年轻人拍摄结婚外景照都喜欢到“洪春园”来。“洪春”,取自林文镜父亲林洪宽的“洪”和母亲陈春宋的“春”。
建公园,林文镜捐了一大笔钱。养护公园,每年还要花不少钱。有人提议“洪春园”应收门票。但林文镜却坚持道:这个公园是溪头村民建的,不仅不能收门票,而且公园里的养护费用,所有工人的工资、奖金我都包了。总之,不能收老百姓一分钱,而且公园要越办越好。
2005年10月,林文镜又捐巨资建设“洪春园”二期工程,他要在这里建“南国百花园”、“华侨精英雕塑园”和“华侨纪念馆”。
办起中国第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林文镜投巨资办起中国第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重金请来台湾“葡萄大王”。这是祖国大陆第一个引种台湾水果的试验区,引种台湾四十多种水果获得成功。这个试验园区里,开辟了祖国大陆第一个“大陆农民引种台湾水果技术服务热线”、第一个“引种台湾水果免费技术培训班”,第一个“无偿为引种台湾水果的农民做规划的技术组”,还成为海峡两岸至今唯一免费向贫困农民无偿提供台湾水果苗的基地。
在改造家乡落后贫穷面貌的过程中,林文镜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让每一个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活干,让每一个福清人的生活水平都能不断提高。
溪头村的生活环境好了,林文镜就开始谋划着如何让溪头人的钱袋子能够尽快地鼓起来。
他一趟趟地到台湾,将一些少污染、低能耗的中小企业引进到溪头村,独立办起了一个工业小区,并以他父亲的名字“洪宽”命名,还成立了洪宽工业小区管委会,自已出钱招聘来一批工作人员,专门为洪宽工业小区里的台资企业提供服务。如今,已有76家台资企业舍弃福州、福清城关等中心城区的投资环境,而宁愿落户山乡。很快,不但每一位溪头村的青年农民都进工厂当了工人,还有4万多来自外乡的青年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林文镜是个有心人,他很快发现:溪头村的青年人都有了事做了,但一些中老年人却没有什么活做。林文镜觉得: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都要有追求、有些事做,人生才有意义,才有奔头。如果能让中老年的腰包也鼓起来,他们的精神自然会好,这对延年益寿有好处。但是,有什么事情可以让那些中老年村民来做呢?村里的那几亩薄地,板结得厉害,最多只能种种地瓜,还收成不了多少。倒是有些荒坡可以开发,但荒坡上都是大石头小石块,又能开发来做什么呢?
林文镜常到台湾,知道台湾的水果科技含金量极高,品种多,产量大,生产周期短,而且许多品种是大陆人没吃过,如长寿果、巴乐、佛手、释迦、火龙、莲雾等,如果能引进台湾的水果在溪头村种植,中老年农民不仅可以从事自己熟悉的田间劳动,而且家庭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可谓两全其美。于是,林文镜计划在溪头村建一个农业试验园,专门试验种植台湾水果,试验成功了,就传授给溪头村农户,再进一步推广到全福清、全福州、全福建省。林文镜甚至想到:台湾人多地少水果产量高销路好,远销欧美,而祖国大陆有不少地方,荒地多,即使种了水果,产量低,卖价也不高。如果能把大量台湾农民引进到祖国大陆种水果,不但可以增加大陆农民的收入,给大陆民众带来口福,而且也能给台湾农业开创一条新路,给台湾农民带来新的收入,这样对两岸统一也有好处。
对祖国和两岸百姓都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林文镜给试验园的名字:“福建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
主意下定,林文镜立即飞往台湾,托朋友帮他介绍那些具有种植、管理台湾水果丰富经验的农艺大师。在台湾有“葡萄大王”之称的庄炳耀,就是这样与林文镜相识的。
庄炳耀,认识林文镜那一年刚满50岁。他祖籍福建省漳州,先祖在乾隆年间渡海迁往台湾南部。到他这一代,祖上给他留下了一片三十多亩的葡萄园。庄炳耀与先辈不同的是,他种葡萄的同时,坚持晚上去读夜校,农闲时去大学听瓜果种植课,学到新知识就在实践中大胆尝试,而且自己还不断研究,所以他的葡萄园产量和品质是当地最高的。
庄炳耀在台湾有名,是因为他攻克了台湾葡萄栽培上久而未决的难题。葡萄易生虫,不喷农药,葡萄遭虫吃长不好;喷了农药,吃葡萄的人又有风险,会影响葡萄的销路,特别是不少葡萄是直接送去酿制葡萄酒的,风险更大。葡萄很吃肥,不施化肥长不壮结果不多;施了化肥,既不利于环境保护,又会使土地越加板结,还可能影响吃葡萄者的身体健康。庄炳耀的研究成果,就是不用化肥,只用有机肥,葡萄产量比施化肥还高;不用农药,葡萄照样不生虫。他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台湾全省后,为台湾经济发展立了大功。庄炳耀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蒋经国亲自为他颁奖。
林文镜是“三顾茅庐”才请到庄炳耀出山,主持将要创办的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他给庄炳耀回报不低,高薪,有年假,给股份,既当海峡农业试验园董事总经理,还当洪宽工业区的领导人。林文镜对庄炳耀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要求不高:我投资海峡农业试验园不要求你一定要把投资收回来,也不要求你能赚钱。相反,我每年还会补贴试验园一笔经费,需要多少我就贴多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台湾的水果引种成功,并教溪头村的农民学会种植台湾水果。
庄炳耀来了,他到溪头村准备开发海峡农业试验园的荒坡荒岗转了一圈,长叹一口气,打算放弃来福清种水果的计划。因为,这片荒岗荒坡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在这种地里种果是很困难的。
临回台湾前,庄炳耀在福州林文镜家住了一晚上。就是这晚上,庄炳耀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正式决定走马上任,担任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的总经理。
庄炳耀说:“那晚上,我和大哥聊到天亮。我被大哥那一颗爱乡心、爱国情感动了,我钦佩他的人品。”
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是祖国大陆第一个引种台湾水果的试验区。在庄炳耀的全身心投入下,引种台湾四十多种水果获得成功。这个试验园,也是祖国大陆第一个设立“大陆农民引种台湾水果技术服务热线”的地方,只要福清周边引种台湾水果的农民遇到技术难题,拨一个电话过来,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立刻派出技术人员,上门做无偿服务。这个试验园,还开设了祖国大陆第一个“引种台湾水果免费技术培训班”,为想引种台湾水果的福建农民做技术培训。这个试验园,还成为海峡两岸至今唯一免费向贫困农民提供台湾水果苗的基地。林文镜要求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每年将大量台湾水果种子播洒到福清,育秧成苗后,只要溪头村的农民和福清县内的贫困农民想要种植,全部无偿提供。这个试验园,如今又推出了一项也是“全国第一”的服务:无偿为想引种台湾水果的农民做规划。
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的成功,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跨越海峡前来福建种植台湾水果的台农越来越多。目前,福建全省已有台湾农民创办的农业企业3000多家,占全国台湾农民创办企业三成左右,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园当立头功。
来源:福建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