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一套企业管理书籍的首发仪式,吸引了两位国家部委的官员出席。这两位官员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而这套书的名字是《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
而这,是去年12月以来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在内地展开的第二轮公关活动。业界预料,由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主持的此次内地公关之行,目的自然是助推台塑关系企业在内地最大的投资——宁波大乙烯计划。去年12月17日,九十高龄的王永庆曾亲自飞赴北京,为这个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的大项目“催生”。
与此同时,本报从权威渠道获悉,由于环保与土地审批程序尚未完成,在2007年度,宁波大乙烯项目未进入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浙江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向本报确认,该项目尚处于规划论证阶段。
投书问路
“王永庆给我的印象是事情定要做到一流。”李荣融身兼这套王永庆丛书编委之一,他在新书发布仪式上如是说。
除李荣融外,国家科技部原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主任朱丽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及王永庆两个女儿也分别担任丛书主编。
据丛书执行主编、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向外界表示,3年前,国资委为这套丛书专门成立课题组。李荣融希望通过研究台塑的经营理念,为大陆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书首次披露了台塑西进大陆的诸多秘辛——20多年前,王永庆就希望台塑能由石化产业的中游,延展到产业上游(轻油、炼油),建造一座石化产业链条垂直整合的专区。但其初步构想在台湾推动时,却因为环保问题迁延多年。
1987年,王永庆派人赴内地考察,完成一份详细的评估计划。当时,中国大陆的乙烯年产量仅100多万吨,不到美国市场的1/10,由此衍生的商机具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1989年12月5日,王永庆拜会了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王提出,台塑可以投入70亿美元,兴建炼油与石化厂一贯化体系(上、中游)及电厂、船队与医院等项目。拜会带来的结论是,在厦门海沧与漳州划拨15000公顷土地,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出资3亿美元,与台塑联合设立石化专区。
1990年,王永庆两度考察海沧,但该计划遭到强力干预,引发了岛内延宕4年的台塑“六轻投资案”。之后的1991年8月,王永庆宣布选定在台湾麦寮投资石化专区。该工程占地2600多公顷,前四期总投资200多亿美元,是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投资工程。
1992年10月,国务院为顺利推动“海沧计划”,停止了各省上报的14个轻油裂解厂计划项目,破例核准王永庆临时要求海沧产品全部内销的主张。
据披露:1992年11月6日晚,海沧计划谈判成功,官方准备相关文件等待王永庆签名。然而,台北方面在第一时间获悉上述事件,并对王永庆下达三条最后通牒:如果“海沧计划”签约,台塑“三宝”(台塑、南亚与台化)将强制退市,台塑集团的资金往来将被岛内相关银行冻结,台塑高层人员亦将限制出境。
在此情况下,王永庆只得暂缓签约。他对外界称,“因为内销比例问题谈不拢,所以海沧放弃了”。
然而,多年之后,王永庆发现,由于海沧计划的搁浅,其落户宁波的步履也因之而蹒跚。
转战宁波
王永庆的宁波情结由来已久。
早在2001年,台塑旗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FCFC)的ABS项目就落户宁波;2003年9月,王永庆专程考察宁波,敲定一期12个项目;2004年6月,他提出二期“大乙烯计划”,包括1000万吨炼油厂、120万吨乙烯裂解厂、60万吨丙烯厂、16.7万吨丁二烯厂以及芳香烃系列,总投资额高达百亿美元。
据介绍,台塑在宁波的石化中间原料厂生产需要上游原料乙烯,如果一直依赖进口或外部采购,将会使台塑增加投入的成本。同时,目前内地的乙烯产量仅为使用量的40%,中国“十一五”计划鼓励台外商投资新的大规模炼油厂。因此,王永庆对宁波项目寄予重望。
在他亲自督军下,大乙烯计划由台塑副总裁林健男整合,坐镇台北;而负责在北京、台北二地穿针引线的,则是王永庆的女婿、台塑集团大陆首席代表李宗昌;宁波方面,则成立“宁波管理部”以及发包中心,重兵部署300名台塑、台化及南亚的工程与技术大将,由宁波台塑总经理张复宁统筹备战。
宁波市政府也特别成立“台塑办公室”,配置10多名专员,专为台塑投资提供全套客户解决方案。此外,该项目已列入宁波市“十一五”规划。
但由于环保审批和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大乙烯计划”迟迟没有成行。
2006年6月18日,台塑集团新任总裁王文渊、副总裁王瑞华专程拜会了浙江省、宁波市有关领导,明确希望推动宁波项目顺利进行。
9月5日,历时两年的环评报告上报国家环保总局。11月份,有关方面出台环评初步意向,要求台塑就一些细节问题积极整改。
12月17日,王永庆经香港转机飞赴北京拜访政府高层,希望尽快获得独资炼油牌照,在宁波复制台湾麦寮“六轻”工业园模式,完成上下游垂直整合。
但有迹象表明,王永庆此行并未获得预期效果。今年1月4日,他公开表示,如果台湾的政策转变,台塑可将宁波大乙烯计划转移到麦寮六轻兴建。
目前,麦寮六轻已启动第五期扩建工程,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新台币。不过,六轻四期扩建项目环评却意外遇阻——1月16日,台湾环保部门审查认定其未通过用水量变更案,此举或将导致其轻油裂解项目停工。
1月17日,王永庆亲自接待造访台北的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会后,王永庆表示,双方谈论涉及台塑宁波大乙烯厂计划,有“初步共识”;同时,台塑不再坚持独资意向,可考虑与宁波方面合资合作。
而会晤后,张晓强公开表示,中国将“有选择地”开放几个新设炼油厂,台塑宁波项目有特色、有优势,可能年内获准动工兴建。记者 刘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