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arowski中国区执行董事石峥
“施华洛世奇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从1999年加入施华洛世奇开始算起,石峥已经为这个品牌工作了8年,8年来,施华洛世奇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然而石峥却很谦虚地说,这是因为施华洛世奇的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独特并且没有竞争的产品,而她所做的就是制定稳定的发展策略和建立一个稳定的团队。
南都周刊:您是如何和施华洛世奇结缘的?
石峥:在8年前,我结束了前一份工作,在读MBA,这段时间非常悠闲地在家里呆着,听到一个好朋友说看到报纸上施华洛世奇台湾方面在招中华区的负责人,当时没有在意,可是过了几天,又在报纸上看到招聘的信息,我就去试了一试,和老板的见面非常顺利,几乎一谈即合,第一天面试,第二天复试,第三天就通知我上班了。
南都周刊:您似乎进入施华洛世奇非常早,在您进入之后,施华洛世奇一直都保持高速度的增长趋势,您怎样看待自己对这个品牌所作的贡献?
石峥:这个产品本身就是很好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很多的竞争对手,对于施华洛世奇来说,只是要找到一个好的经营方向和策略。产品很重要,有产品的基础,人的作用才可以发挥得更好,在来到施华洛世奇之后,制定了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还有稳定的团队,领导的支持,几乎集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南都周刊:施华洛世奇怎样迎合中国人的消费态度?
石峥:中国人本身对水晶就很有好感,认为水晶是可以带来好运或者财富的吉祥物,加上进入中国的时机非常好,那时候,中国正是一个开始追求美感和情调的时期,所以大家就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施华洛世奇的产品。
1895年,来自波希米亚的发明家丹尼尔·施华洛世奇(Daniel Swarovski
I)发明了仿水晶首饰石切割打磨机器,在奥地利泰利莱郡的华登斯市开创了施华洛世奇品牌。
1971年,施华洛世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发展了30多年,零售网点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主要产品水晶等并不打算实现我国本土化生产。
什么都能造

2007年夏天,飞利浦与施华洛世奇旗下的设计团队合作,缔造了一系列以闪银色金属及透明仿水晶为主的耳筒及USB记忆棒,这个系列被称为Active
Crystals系列,极度打动人心。
2008年,施华洛世奇设计团队的创意又开始多到漏油,他们出了一款镶有4颗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创可贴,一盒3片卖19块钱美金,创意无限。
“施华洛世奇实际上是最大的水晶原材料供应商”
在石峥看来,施华洛世奇远远不只是饰品的制造商,它同时还是仿水晶的原材料提供商,他们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施华洛世奇的材质运用进行突破和创新,让施华洛世奇水晶进入到都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南都周刊:大概人们都很难抵挡施华洛世奇水晶饰品的诱惑,不过专门做饰品的品牌也很多,施华洛世奇如何和他们竞争?
石峥:现在配饰成为都市白领越来越重要的饰品,都市的生活比较匆忙,很多白领可能在着装方面比较简约,如果要应付不同的场合,改变配饰来配合不同的场合是突出个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水晶饰品的价格并不昂贵,可以随时随地更换,钻石和宝石饰品通常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水晶饰品的实用性是无可取代的。
南都周刊:您怎样看待目前水晶的流行趋势?
石峥:水晶饰品都市化的特征非常突出,现在全球包括中国都市化的特征都非常明显。而我们的水晶也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产品,前不久施华洛世奇还宣布与菲利浦一起推出水晶U盘。施华洛世奇做的不仅是饰品,实质上还是最大的水晶原材料供应商;色彩方面,几乎色卡上有的色彩,施华洛世奇都能做出来,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施华洛世奇水晶在时尚生活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无所不在。
南都周刊:在设计方面,施华洛世奇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石峥:最初水晶被运用于时尚领域的晚装和婚纱设计,然后发展到日常装、沙发、浴室、电子产品等方面,材质发挥到极致,我们和时尚品牌都相互启发创作灵感,不同顶尖时尚品牌的设计师都可以通过水晶实现他们的灵感。
南都周刊:你们如何在设计方面展现施华洛世奇的影响力?
石峥:施华洛世奇每年都在做一些创意活动,也与全世界很多设计学院合作开课程教学生如何设计水晶,让这些人日后出来做设计时,有概念和技术去运用水晶物料。
来源: 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