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 -> 热点投资 -> 东北

 


辽宁千余市民卷入炒墓骗局 各地被骗炒墓路线图

2008年01月16日09:15
华夏经纬网

  ■ 本报记者 宋宗合 文/摄

  投资16000元买一块3平方米的墓位,第二年就可收回28000元;投资30000元的墓位,第二年就可收回60000元。

  50%左右的返利!这样的回报,怎能不叫人蠢蠢欲动?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沈阳、辽阳及其周边陆续有近2000名居民投身到这场刺激而诱人的“炒墓”大军中。
 
  在媒体广告、“政府合作”、保险公司参与的口号里,“墓民”们被卷入一场没有终局的游戏,血本无归后的清醒也许太迟,但尽可能挽回“失足”不致遗恨已经成为所有参与者的希望。

  疯狂的“墓位”

  2008年1月10日早,这时节正是沈阳最冷的一段时间,眉上挂霜的周续花(化名)急匆匆奔波在街头。将近一年时间的奔波呼号,已经让她疲累不堪。“墓位”这个玩意儿曾经让她激动万分,如今却为它苦楚窘迫,而所有的走访行动,还得瞒着家人。

  时间回溯到2006年年初。

  周续花家住沈阳和平区,从一家纺织企业退休后,她习惯于从报纸上看些实用的小资讯填补常识。有一段时间,她给患有糖尿病的老母亲买完药后,便会不自觉地抖开报纸,一边沿街边小道溜达一边瞟瞟报纸上的内容。

  老母亲有病,老伴儿身体也差,家里有限的收入抵不上几瓶药,更不用说去医院看病了。周续花感觉心头沉甸甸的,总想再寻思点事儿干,能给这个介于低保户边缘的家庭增点希望。而报纸上一条关于大地福园有限公司招聘的信息吸引了她,特别注明的招聘对象中有退休人员。

  她开始留意这家公司的情况。2006年6月,该公司开始在沈阳成立分公司,紧接着沈阳每一个区都有营业处落户,8月起,又陆续在辽阳、鞍山、海城等地开办分公司,大规模招聘工作人员。

  在公司的宣传单上可以看到:大地福园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沈阳,在沈阳每个区都设有分公司,整个园区投资近3亿元,占地2100多亩,最终建成“五星级”生态墓园。

  周续花动心了,她如愿以偿成为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上班几天后发现,公司培训的过程就是不断灌输“购买墓位就可以在最低的投资风险中发财”的理念。很多时候都是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挤着近百人听课。在授课过程中,一位带有南方口音自称姓周的老师把“放弃千万元家族产业而投身于卖墓位”的经历讲述给大家。

  而能够挣钱的方式,一个是自己投资墓位,投资16000元买一块3平方米的墓位,第二年就可收回28000元;投资30000元的墓位,第二年就可收回60000元;另一个是动员亲戚朋友买墓,自己拿提成。

  老母亲刚刚把一处老宅子卖了,有些钱握在周续花手中,她的心里有些打颤,一年就能翻番,简直太划算了,惊喜已经冲昏了她的头脑。

  2007年1月和3月,她瞒着家人分两次买了三个墓位,老母亲的卖房款55920元被她投了进去。

  小高是辽宁海城市的一名待业青年,2006年10月的一天,有单位主动打电话给她,说在招聘员工,“不限学历,不限年龄,每个月收入就可在800-2000多元。”

  怎么会有这等好事?小高有些不相信,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所谓的大地福园公司位于海城北关派出所旁边,离自己家不远,就过去看了看。

  “在五部的办公室里,简单寒暄几句过后,一个姓胡的据说是五部的部门经理告诉我说,‘你被录取了,明天来参加培训吧,三到五天的培训,然后公司会有考核,通过后正式分派职务。’第二天一早又到了那个605室,一看不大的空房间,前面有个讲台,墙上挂块黑板,几十个人来这等着培训。于是就暗地琢磨,哪家私有企业这么舍得花钱请这么多人啊。”小高回忆道。

  辛辛苦苦听了一天的课,墓位投资让小高似听非听,考虑了半天觉得有些悬乎,最后决定继续待业在家。

  就在小高等待新的工作岗位时,一位好友要跟他借钱,说是想买几个墓位还差点儿钱。小高转念一想,将钱借给朋友跟自己投资有什么区别?最后跟朋友一商量,干脆从父母那儿要了一万多元也买了一个墓位。

  60多岁的金石正则是辽宁公安战线上的一名退休干部,在朋友的鼓动下,他也瞒着老伴儿花了19200元买了个墓位,当时大地福园的分公司承诺说,半年后就可以兑现27200元。

  2006年6月到2007年2月是沈阳市民疯狂参与“炒墓”的时期。一份数据显示:和平区,市民购墓位617个,资金达1059万余元;大东区,墓位93个,资金186万余元;东陵区,墓位252个,资金414万余元;铁西区,墓位118个,资金216万余元……虽然也有商人投入40万之巨的案例,但大多数参与者是普通市民,多数购买墓位数只有一个。

  数千市民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期许获得高额回报。然而,2007年3月22日,当辽宁各地居民梦想变成“墓民”能获利的热潮翻涌之时,大地福园所有的办事机构突然人去楼空,大地福园墓地现场也找不到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大门已被砸毁,近两千名群众疯狂的财富梦顷刻间化为乌有。

  据辽沈晚报记者此前采访大地福园公司工作人员的统计显示,新园区一共卖出2000多个墓位,按照新园区现价平均2万元计算,大地福园公司销售了至少4000万元。而据辽宁灯塔市民政局最终核实的具备完全手续的购墓群众是1050人,还有69人或发票丢失或收据不全,拿到墓位登记回执的共有1119人,资金金额达3865万元。而拿白条或手续完全丢失的人则不在登记之列。

  居民被骗炒墓路线图

  在上世纪末,台商刘孝坚在广东惠州市成立唐京公司销售灵塔园的骨灰格位,以购买灵塔格位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可以自由买卖、转让和赠与等宣传策略,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最终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111宗有关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要求唐京公司退款。

  2005年,广东违法炒墓骗局在湖南衡阳重演。号称“五星级陵园”的观福园以可投资可升值为诱饵,骗取数千名群众狂炒墓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狂卷“墓民”近1.2亿元,之后开发公司高管人员全部蒸发。有报道称观福园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刘孝坚。

  2006年,“炒墓”之风刮到辽宁。目前,“炒墓”可能蔓延到内蒙古和甘肃。

  “大地福园”真相

  大地福园的广告上这么宣传:大地福园是经省民政厅批准的合法公墓,总占地2160亩,是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墓之一。

  大地福园位于苏家屯,十里河附近大河南镇的周官山,由青龙山白虎山及两山相夹的山冈组成,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绿荫掩映,景色秀丽,自然形成的风水景观,是安葬已故先人和福佑后人的理想宝地。

  大地福园广告效果图

  大地福园有限责任公司“以人为本”,以人生后花园为建设基础,以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将打造成一个集传统文化、园林建筑、孝亲敬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五星级服务大型生态陵园。

  大地福园在董事长李颖先生的率领下,以“求真、求善、求美”为经营目标,秉持“诚信、和谐、务实、创新”的信条,配合国家殡改政策,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创造美好生活空间,改善殡葬礼仪文化,落实殡葬达一元化,造福社会的伟大工程,必将成为辽沈殡葬事业的典范。

  有一个口号甚至是:辽宁省民政厅+大地实业有限公司=大地福园。

  根据大地福园公司网站公布的资料,该公司在2006年分别被相关单位授予“社会信誉单位”和“东北市场信誉生态陵园”。2006年2月8日,辽宁省民政厅给大地福园发了2005年度公墓年检合格证。这些都成为大地福园炫耀的资本。

  事实上,在辽宁省民政厅配发的辽宁省经营性公墓执业许可证上,写明的墓地面积是43万平方米,即约645亩,而非该公司宣称的2160亩。辽宁省民政厅殡葬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咨询时介绍,大地福园的确是经过审批的公墓,墓园的经营方式是否合法,不好评价。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说,大地福园实际上只是98亩,根本没有2000多亩。

  1月10日下午,记者赶抵距沈阳城区30多公里的大地福园所在地灯塔市大河南镇周官屯村附近。远远看去,冬日的凋敝之色笼罩一片土塬,除了少数集群的白塔之外,到处荒芜,并无该公司宣传材料上所述的园林之气。在入园处,也并无宣传资料上呈现的豪华牌楼,只有一尊半成型的独门水泥建筑孤零零竖在路中央,周围杂灌野草横生。

  附近村民说,村里跟墓园多次发生纠纷甚至械斗,都与占地有关。迫不得已之下,周官屯村村民委员会于2007年7月10日在通往墓园各处贴出通告:经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决定,对大地福园公墓非法占用村属山地,从即日起停止修建、销售和下葬,村属山地一律收回。

  所谓的风水,村民笑道,村里的确出了些风水先生,不过所谓七星湖其实是7个水塘,是附近居民个人承包的养鱼池,抽取的是地下水,根本不是太子河支流的活水。

  至于“五星级”的说法更是荒唐,墓园评介标准也根本没有“星级墓地”一说,目前民政部门只是按公墓的规模分级,而不是分星级。

  在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单上,明确注明永保财产项目为墓碑,而非该公司所宣传的是为“墓位”保值保险。

  大地福园董事长李颖其人也颇具“传奇”色彩。在2007年2月辽宁省高院判决的2007年涉黑第一案中,为害沈阳新民市长达7年之久的黑社会性质团伙彻底覆灭。其间信息显示,“黑老大”哲学军曾与李颖争夺过该墓园内墓位的销售,最终李颖于2004年11月30日与哲学军签订聘用合同,每年给付哲学军75万元高薪,获得相关权利。之后就开展了系列与地方民政部门的“合作”活动,千余名辽宁居民变“墓民”的事件正是李颖的销售行为所致。

  而大地福园之所以轰然倒塌,所有办事机构在2007年3月份烟消云散,正是跟李颖被批捕有直接关系。灯塔市政府崔玉国副秘书长透露,抓捕李颖的依据是流氓斗殴、伪造政府公文。现在李颖被关押在铁岭传染病看守所。

  根据国发1998(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中规定,要凭用户出具火化证明和死亡证明购买墓位。而在大地福园提供给受害群众的活人墓位购买使用证上,各项内容均为空白,只有大地福园和灯塔市殡葬管理处的公章赫然在目。

  近百次上访杳然无期

  2008年1月10日下午三点,灯塔市民政局门口清冷安静,值班室里门卫正懒洋洋地守着电暖器休息。记者问及大地福园的事情,门卫说,一拨拨上访的往这儿跑,大家谁不知道。

  好不容易等来的方案黄了

  周续花数起上访的次数,根本不用掰手指头。她取出自己的小本子,清楚地列着每次上访的时间和简要情况,从2007年3月28日起至2008年1月8日,共计91次记录。

  2007年3月27日,发现大地福园人去楼空现象之后,所有墓民都慌了神,集体向公安机关报案。

  2007年3月28日起,经过辽宁5城市千余名墓民的协商,形成了一个20人的上访小组,大家陆续“光临”了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省委信访办、省民政厅、灯塔市民政局、灯塔市委、辽阳市信访办、省政府、辽阳民政局等机关单位。

  2007年5月份,辽宁省成立大地福园事件专项调查小组,省委书记、省长均对此事做出批示。

  2007年9月18日,灯塔市民政局在沈阳晚报上刊登通知,要求购买大地福园墓位用于投资的客户于当年10月1日至13日内带本人身份证、使用证书和收据到灯塔市民政局登记,逾期未登记者,视为放弃,后果自负。

  随后的登记结果是,具备完全手续的购墓群众是1050人,还有69人或发票丢失或收据不全,拿到墓位登记回执的共有1119人,资金金额达3865万元。

  2007年12月12日,灯塔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大地福园上访人员购墓款返还工作。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以灯塔市公路管理段作为贷款主体,向辽阳市商业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资金,用于返还大地福园上访人员购墓资金,两年后开始偿还本息;同时灯塔市财政局做出承诺,如灯塔市公路管理段到期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灯塔市财政局负责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由市土地储备中心为灯塔市公路管理段提供担保。

  会议要求灯塔市民政局负责制定详细可行的返款方案,避免因发放不合理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贷款只有应返款的一半,那剩余的一半该由谁来偿还呢?”周续花担心。

  灯塔市民政局迅速拿出了预售墓位处理方案,形成了一个由灯塔政府领导担纲,灯塔信访办、贷款银行、公安、审计或财政、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共为成员的联合工作组,计划从2007年12月15日开始退款。

  规定以存款折的方式将买墓款一一退还给个人,后登记的先退、先登记的后退,现场有坑的先退、没坑的后退,手续丢失的经认定可先退、暂时认定不了的后退。

  然而蜂拥而至的墓民们根本没有看到灯塔市民政局有返款的迹象,12月17日,灯塔市民政局推说计算机系统出问题,让大家回去听信。

  墓民又接续到辽宁省委上访,要求确定具体的返款时间。但一连串的上访结果都是没有消息。

  “难道所有的努力全泡汤了?”周续花简直有些绝望,“元旦过了过春节,所有的人都推脱,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新方案由李颖负责贷款发还

  1月10日下午上班时间,当记者委托门卫拨通灯塔市民政局副局长冯海滨的电话时,冯称自己在家中。看记者没有离开的意思,民政局办公室主任侯国东只好负责接待。

  在灯塔民政局二楼侯国东的办公室,侯国东再次致电冯海滨副局长,希望他从家里到办公室一趟跟记者沟通一下,冯仍然没有同意。无奈之下,侯国东只得坐下接受采访。

  对于还款方案为什么迟迟不执行的问题,侯国东解释:“贷款没成功,也不是没成功,而是出了什么岔子。”

  “开始的解决方案是打算政府牵头去贷款,但是商业银行说政府不能出面贷款,那怎么办呢,不得不找一家事业单位,后来就选到了公路段,公路段开始肯定是不愿意,但是因为是政府行为,公路段就答应了,可公路段到商行贷款也没有通过。后来找到了李颖,李颖已经答应自己来贷款,他把字也签了,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又卡到辽阳了,款暂时还没有贷下来。”侯国东说,“能贷到2000万应该就能把事情平息了吧。”

  对于记者手持的《关于大地福园有限公司上访问题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和《预售墓位处理方案》两份文件,侯国东表示,“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已经有了新的东西。”而什么是新的东西,侯没有回答。

  “大地福园事件也不是炒墓,也不是搞传销,到底是什么还没办法定性。”侯国东说,“灯塔民政局的确牵了头,大家都知道民政局办了个这么窝囊的事情。”

  对于灯塔民政局参与大地福园销售培训的事情,侯国东表示“根本没有”。

  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侯国东提到的最多的词就是“政府行为”,他称辽阳市政府已经开始处理这件事情,民政局没什么可说的。

  在冯海滨的电话授意下,侯国东让记者去灯塔市政府找负责这件事的杨福君副秘书长,他说,市政府成立了一个大地福园处置办公室。

  记者来到灯塔市政府大楼,但是据灯塔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杨副秘书长不在,而且大地福园处置办公室就设在灯塔市民政局。

  随后,在市政府大楼后的信访办,记者打听了解此事的崔玉国副秘书长,谁知在众多上访者围坐的信访室里,记者同样没有看到崔本人。

  在折返回灯塔市民政局时,侯国东正打算离开,记者询问大地福园处置办公室到底在哪里,侯国东未置可否,稍后即搭乘一辆三轮摩托车离去。

  翌日,当记者来到辽宁省民政厅询问相关情况时,一名民政厅官员说,此事已经交办灯塔市的所属地辽阳市政府处理,与民政部门没有任何关系。

  记者随后又多次致电同为大地福园处置办公室成员的灯塔市民政局副局长冯海滨,他的手机一直没有人接听。截至记者发稿时,何为新的处置方案还没有消息。

  来源:公益时报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匿名
评论内容:        (剩余字数: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评论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热点文章排行
热点专题
频道特别推荐
两岸经贸 热点投资
走近台商 投资大陆
企业采风 热点观察
商战精英 财富话题
聚焦开发区
招商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