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厦门,再次激荡出不平静。备受关注的PX项目争议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
种种迹象表明,面对几乎一致反对的声音,政府在对项目的态度上出现了松动。
12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在网站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12月13日,厦门市政府开启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环节——市民座谈会,市民参与踊跃。
有媒体报道,福建省日前召开了省委所有常委参加的专项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决定迁建厦门PX项目,预选地将设在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半岛。同时,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层官员当晚已同翔鹭集团高层初步达成迁建意向。
这个消息目前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
有评论指出,这是一场民意的胜利。
喷薄而出的民众意见,阻挡了一个庞大的化工项目。回顾一年多来有关PX项目的激烈争论,事件之初,正是厦门大学的一名教授,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告诉了民众什么是PX工程。
她就是赵玉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从小在台湾长大,1971年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留学深造,197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79年,赵玉芬却毅然回到了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清华大学工作。
赵玉芬不是第一个知道PX危害的人,但她是最先站出来的人。
2006年11月,赵玉芬从厦门本地的媒体上看到一则PX项目开工的新闻。“由于PX是对二甲苯化学名的缩写,当时我也没有一下子意识到。后来,才清楚是对二甲苯。”
对于一个从事化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不留心都会忽略。赵玉芬想,普通民众肯定不知道PX是怎样的一个项目。
赵玉芬忧心忡忡,觉得必须通过正面渠道解决问题。同时把这个情况跟同在厦门大学的其他几位科学家作了沟通。
2006年11月底,赵玉芬被邀请参加厦门市部分干部的科普学习会议。由于事先被要求不要在会上提及PX,作为到会的三位专家之一,她如坐针毡。
随后,赵玉芬、田中群、田昭武、唐崇悌、黄本立、徐洵6位院士联名写信给厦门市领导,从专业的角度力陈项目的弊端。
2006年12月6日,还是这几位院士,面对面与厦门市主要领导座谈,未能取得进展。
200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赵玉芬联合百余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
提案中提到“PX全称对二甲苯,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在厦门海沧开工建设的PX项目中心5公里半径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0万的居民。该项目一旦发生极端事故,或者发生危及该项目安全的自然灾害乃至战争与恐怖威胁,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份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的提案中,有几十所著名高校的校长以及十多名院士。
至今还不被外界知晓的是,在这次两会上,赵玉芬准备了三份风格及内容截然不同的材料。
一份是她在参加小组讨论时,针对PX项目的发言稿,一份是提交的提案,还有一份是提供给《政协信息》的材料。三份材料,虽都是针对PX项目,但角度各有不同,一份比一份理性。
后来被广为流传的是她的发言稿,这是一次很煽情的发言。“虽然这份发言稿上包含的数据远不如其他两份,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赵玉芬说。
“从专业的角度说,我更清楚其中的严重性。反映出来的数据和观点,都是以学术的态度进行了专业的论证,既然要想正面地解决这件事,不是光扯着嗓子喊上两句就可以的。”
即便是赵玉芬在开完两会回到厦门大学后,她和其他几位科学家还针对PX项目做了第二次论证。
他们检索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分析PX项目中化学物品对大气和环境的影响。最后形成的报告虽然只有几页纸,却花费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在这场影响深远的PX项目争论中,并不是赵玉芬一个人在战斗。在她的身后,有一群可亲可敬的科学家,以他们的治学为人之道和对社会的责任,力阻PX项目落户厦门。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袁东星是其中之一。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她进行了艰难的求证,从一遍遍的模拟实验到繁琐的资料收集。
袁东星教授的一些担忧,在提案中是没有被具体提到的,但这绝对是一组让人震惊的数字。
根据初步估算,加上翔鹭石化在厦门已经投产的PTA(苯二甲酸)项目,一旦PX也开始生产,每年将有大约600吨的化学物质不可避免地泄漏到大气中。
“哪怕这个项目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环保生产设备和工艺,这600吨的泄漏也是无法控制的。这个被称为是化工企业的跑冒滴漏现象。”
她说,就比如我们在家里炒菜时往锅里添加酒或者醋一样。尽管我们是往锅里添加,但鼻子却能嗅到酒或醋的味道。因为在我们添加的过程中,已有少量的酒精和醋挥发到了空气中。化工企业在生产的时候,各种流程和环节不可能避免这种泄漏。
对于从事环境化学研究的袁东星来说,专业领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化学物低剂量的长期暴露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到现在为止,很少有专家或者机构对这种长时间跨度下化学物的影响及危害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化学物泄漏后与一些不确定物质结合在一起产生的协同效应和加和效应。它们带来的危害可能远远比单纯的单一化学物挥发要厉害得多。
“这个项目每天大约要消耗5000吨左右的煤,这一点对厦门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视。”赵玉芬告诉记者。
“我们并不反对PX项目,而是认为它应该迁址到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赵玉芬和其他科学家们在向公众传递了有关PX项目的信息之后,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责任。
在经过求证和了解之后,他们向厦门市政府提出了几个迁址的建议。一个是湄洲湾,一个是漳州漳浦的古雷半岛。
湄洲湾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石化基地,接纳PX项目有可行性。漳浦的古雷半岛是一个直径为20公里左右的海岛,周边荒凉,岛上只有一个盐场。最适合PX项目。
由于PX项目每年能给厦门带来800亿元的GDP,这些科学家们思考起了经济学的问题,他们建议厦门市政府通过“飞地”的形式来解决PX项目的争议。即政府在外买地,或者总部设在厦门,企业在漳州,项目带来的利益两地共享……
而这一切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却并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
出乎意料的是,当这场持久的PX项目之争即将结束,民众将迎来胜利曙光之时,这些科学家们又悄然隐退。12月21日,记者致电赵玉芬院士,她的助手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事实上,在6月1日之后,她再也没接受过媒体采访。而她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频频提到的“学者的社会责任”,至今还在这个年度中回响。
(记者 涂超华)
相关新闻
厦门PX化工项目流产记
在经历近一年多的抗争后,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厦门PX项择地迁建是上上选”的文章,正式宣布了厦门PX项目流产。虽然有可能还要经过厦门人大的表决,那也只是形式而已。至于经济损失多少个亿已不再重要,至少在数年之后,有数百万人厦门的空气可能和现在一样清新了。(以下引用有关报道)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
105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
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临近拥有5000名学生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沧区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同时,该项目与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仅5公里之遥,与厦门岛仅7公里之距。项目开工后便遭受广泛质疑。今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公布,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厦门市政府决定缓建PX
5月末,对海沧PX化工项目一无所知的厦门市民接到了一条短信,并从各种传媒渠道获得了PX的相关信息,纷纷酝酿着表达反对在厦门上PX项目的形式和方法——“六一”上街游行。
5月30日上午,厦门市人民政府刘赐贵市长主持召开了第五次常务会议,研究PX项目建设,八位副市长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海沧PX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根据一些专家和市民的意见,经慎重研究,决定暂缓建设海沧PX项目。福建省政府要求厦门市在原有PX单个项目环评的基础上扩大环评的范围,进行区域规划环评。
6月1日,数千名激愤的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名义,上街游行,表达反对在厦门建设PX化工项目的心愿。
6月7日厦门市政府宣布,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将根据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的结论进行决策。决策后将严格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认真做好落实。随后,针对网民出台了《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办法》。
区域环评结果
6月7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海沧PX化工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
12月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报告同时披露了海沧现有的石化企业翔鹭石化(PX项目的投资方)五年前环保未验收,即投入生产,并其污染排放始终未达标。
投资方和政府关心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绩,而民众更关心的是城市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很多迹象表明,投资方与当地政府决心复建,也有更多迹象表明,许多厦市民强烈反对这一项目。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关注着这份报告的命运和作用。
公众参与
12月8日,在厦门市委主办的厦门网上,开通了“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9日,投票突然被中止,10日投票平台被撤消。在投票结束之时的结果显示,有5.5万张票反对PX项目建设,支持的有
3000票。
12月13日,翔鹭腾龙集团(PX项目方)办公室通过媒体发布了《翔鹭腾龙集团致厦门市民公开信》。信中称:1、PX(对二甲苯)低毒,不会致癌致畸,也不是原子弹;2、海沧PX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工艺专利技术,环保投资巨大,安全稳定和可靠性更有保障;3、海沧PX项目与居民区完全可以和谐共处。并宣称翔鹭石化是通过环保验收的,其排放没有超标。
12月13日,厦门市政府开启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环节——市民座谈会。驻厦中央级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以及厦门本地媒体,获准入内旁听。整场座谈会持续四个小时。
最终结果显示,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随后发言的8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中,也仅一人支持复建项目。
12月14日,第二场市民座谈会继续举行。第二场座谈会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97人参加,62人发言。在座谈中,除了约10名发言者表示支持PX项目建设之外,其他发言者都表示反对。座谈会上,曾对海沧区做过独立环境测评的厦门大学袁东星教授,用数据及专业知识对PX项目表示反对。(人民网综合)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