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 -> 热点观察

 


台商无奈削减岛内投资引关注

2006年09月15日13:18
华夏经纬网

    以米果走红两岸的旺旺集团,堪称是最会赚钱的台商企业。近日,其在台湾的母公司宜兰食品,大幅缩减资本额,引发市场同业的高度关注。对此,台湾相关经济部门不但未加安抚挽留,却出人意料的发函要求旺旺集团两周内到案说明其在大陆投资是否“超限”……

枪打出头鸟

    旺旺公司强调,大幅度减资主要是宜兰食品已经没有新增投资的资金需求,如果政府未对企业投资大陆设下门坎的限制,旺旺或许就会直接在台湾上市,宜兰食品还能分享这几年旺旺在大陆投资获利的果实,也不会落得从一个母公司,变成地方子公司,还出现大幅减资的窘境。

    据悉,随着二○○八年奥运的来临,大陆不但砸下大钱投资软硬件建设,整体消费力也跟着快速成长,光是食品产业的规模,每年也有两位数的成长。耕耘大陆市场超过十年的统一企业、顶新集团与旺旺集团等台商,都是这波大陆收成股的最大受益者。反观台湾的消费力的成长却有限,在整个大中华经济圈的角色扮演已经愈来愈不重要,企业只好面临现实的选择,为此旺旺针对宜兰食品的减资动作,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追求最大的资金效益,或许,这也是企业全球化的必经过程。<<<<

    旺旺减资动作在台湾引起震撼,不过实际上,许多台商早就彻底把营运重心都往大陆移转,岛内各界可谓心知肚明。然而,台湾“经济部”十一日却突然发函,要求旺旺集团总裁蔡衍明于两周内到案说明其在大陆投资是否“超限”。<<<<

卡死人的规定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台工总理事长陈武雄11日率两位副理事长潘俊荣与林伯丰及多位重量级理监事,会见台当局“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时,一行人纷纷为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叫屈。他们认为台当局对投资大陆设限已卡死企业,逼得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旺旺就是典型例子。

  台工总一行人建议,台当局“陆委会”应有系统地与厂商沟通,以化解目前投资限制的问题,而不是动辄祭出罚则,结果落得两败俱伤,陷入恶性循环的僵局。<<<<

台商应对有高招

  《经济日报》十二日报道指出,“经济部”投审会执行秘书黄庆堂同日证实,初步调查发现蔡衍明在台“没有户籍”。 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蔡衍明迁出台湾户籍,其大陆投资自然不受规范,因此没有“违法事实”。<<<<

  据《工商时报》报道,根据两岸关系人民条例的第二条规定,适用该条例必须为台湾地区人民,而其定义是在台湾设有户籍者,即使拥有中华民国国籍,但在台湾没有户籍,也不适用该条例。经济部官员担心,蔡衍明此案一开,可能会引起其它人仿效,两岸关系条例就形同无用之物。 <<<<

旺旺不是个案

    在蔡衍明之前,张汝京也是一号令台湾经济部头痛的人物。张汝京因在大陆违法投资,经济部祭出罚款,拥有美国与中华民国双重国籍的张汝京,却选择放弃中华民国国籍。

    经济部以张汝京违法期间是在拥有中华国民国籍时,要求张汝京仍需缴纳罚款,张汝京以“脱产”方式不愿缴款。<<<<

    相关文章:台湾"投审会"重罚张汝京 限半年内从大陆撤资

台商实属无奈之举

    近来,岛内各界要求台湾当局检讨两岸经贸政策的声浪不断高涨。他们指出,台湾当局的投资政策不合时宜、不符民意,严重阻碍了两岸经贸的交流。台湾当局跳不出旧思维,岛内经济就不会有根本的转变,也难以阻止台商前往大陆的步伐。

    “台湾产业界真是很无奈,”台湾南侨化学公司董事长陈飞龙21日在一个题为“台湾产业赴大陆何所适从?”的座谈会上,一脸无奈地抱怨说:“对于赴大陆投资,台湾无论高科技还是传统产业进退拿捏都不易。当局的政策让我们工商业者无所适从,做得很辛苦。” <<<<

    台商回台上市案喊了许多年,迟迟没有下文。近来瑞智前董事长陈盛沺登报批评、亚洲最大木制家具商台升家具在香港挂牌,显示台商迫于发展需要,透过迂回手段到大陆投资,甚至干脆弃台转赴海外筹资。“执政者”迄今原地踏步,令人心寒。<<<<

    相关链接:

    台商还得多练几招

    台当局遏制台商赴大陆投资可谓处心积虑、名目众多,一年多来更是从形式到范围均加大力度。

    通过司法与行政手段打压台商。近年来,台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所谓“违规”在大陆投资台商的打压措施,除对中芯国际总经理张汝京采取500万元新台币的罚款及要求在6个月撤资外,台司法部门以联电违规投资大陆和舰科技公司,大肆搜索联电公司,限制和舰科技公司董事长徐建华出境。

    加大对台商资金调度与税务的稽查。除税务机构未来可调阅国际金融业务分行的客户资料、加大查税力度及防止资金外流外,实施“移转定价查核准则”,严禁企业通过境外金融中心转移资金与逃漏税,目的是掌握台商从事两岸贸易的资金与账务往来情况。接着,台“财政部”首次公布“台商赴大陆投资精算税率”,加强对台商投资缴税问题的管理。

    对新的台商投资案采取变相施压或为难手段。台当局要求奇美电子公司对大陆小额投资案补办手续,对于已提出申请8英寸晶圆厂登陆的力晶、茂德,台湾“经济部长”何美玥出面阻拦,称“力晶现在要先专注在岛内投资,暂不考虑西进”,企图尽可能放慢台商赴大陆投资步伐。<<<<

    相关焦点:

    台商大佬与陈水扁渐行渐远
    台大陆投资政策一夕倒退五十年

    (华夏经纬网综合)

  
发送给好友】【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网友昵称: 匿名
评论内容:        (剩余字数: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评论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热点文章排行
热点专题
频道特别推荐
两岸经贸 热点投资
走近台商 投资大陆
企业采风 热点观察
商战精英 财富话题
聚焦开发区
招商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