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股市昨日下跌26点,投资者忧虑当局收紧投资大陆的政策。
法新社
自今年元旦陈水扁将有关两岸经贸关系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改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后,「国安单位」与「行政院」陆委会等行政部门,即积极研拟具体管理措施,闻日前已完成初稿,不久即将公布实施。台湾《经济日报》社论感叹当局倒行逆施,令台湾重回50年前实行开放政策前的「积极管理」,进行锁「国」主义,真不知台湾领导人,要将台湾置于何地,真是台湾2,300万老百姓的悲哀!
台湾《联合报》社论认为,「积极管理」想要管台商的商业行为,而商人的选择往往不是要不要去大陆布局,反而是要不要当台湾公司。换句话说,他们就越有机会在「积极管理」下,选择离开台湾。号称「爱台湾」的政府,却在政策上使用公权力,拚命将台湾最好的企业资源赶出台湾,这政府,公然与企业为敌!
将企业当祭品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杜震华分析,「积极管理」方案最主要的手段是增加对企业行政干扰的门槛,短期内或许能够将对大陆投资比重降低为60%。可是这是用短期政治上的干扰来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力,企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预料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母公司变成「外商」子公司,政府就管不到了。他说,陈水扁为了满足基本教义派,不惜将企业当成祭品,这是台湾企业最悲哀的事。
台湾舆论批评,陆委会公布的这些措施,根本是替台湾「自掘坟墓」,逼资金及台商更快速流往外商银行及大陆银行。而加强管理、资金流向清查的结果,可能重挫台股,加速企业连根拔起出走台湾,让台湾经济更加受害。
■综合报道
来源:香港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