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祁县台湾事务办公室 > 祁县旅游 > 祁县人物 简体/繁体

王忠嗣

2009-08-25 16:28:56    华夏经纬网

    王忠嗣(706—750),初名训,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因父在唐开元二年(714)反击吐蕃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王忠嗣九岁时由唐太宗养于宫中,赐名忠嗣。长大后,“雄毅寡言,有谋略”,玄宗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玄宗十器重,对人说:“此子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二十一年(733)起,忠嗣历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左金吾卫将军、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代州都督、朔方节奏度使、灵州都督、河东节度使、河西、陇右节度使等军政要职。

    开元二十六年(738)秋,吐蕃叛乱,进犯边境。忠嗣率部属前往平叛,左右驰突,当者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吐蕃大败。后又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开元二十九年(741),又任朔方节度使时,注意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与突厥等西北各族互市,以高价购头马匹,“诸蕃闻之,竞来求市”,同时,内地的丝绸、铁器、粮食等也输入突厥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生产发展,物质、文化也得到交流。他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

    一次,玄宗兴兵攻打吐蕃石堡城,诏问攻取之计,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屯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玄宗不以为然。后董延光请攻石堡城,玄宗诏忠嗣出兵接应。他按不动,并对李光弼说:“今争一城,得之未制敌,不得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使得延光出师无功,终罢兵。

    忠嗣认为, 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要爱护士卒,不应为了自已追求功名而轻易征战,但是并不等于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所以他非常注意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城,充实边防,扩充戎马9000多匹,修筑了大同、静边等城,加强了防务。

    天宝五年(746),忠嗣身兼朔方、河东、陇右四节度使、使得万里边塞安然,是唐代边境最安定的年代。

    天宝六年(747),忠嗣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引诱,上书揭露其叛乱阴谋,反遭李林甫、安禄 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玄宗贬为汉阳太守。

主办单位:山西祁县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