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翼(622—684),字仲翔,唐朝祁县人。父早卒,随母迁居于凤泉别墅。幼时与佣人齐力勤作,垦田植树,修建房舍,深知劳动人民疾苦。
唐永徽元年(650),高宗即位,王方翼堂妹册封为皇后,全家回到长安。王方翼被授为安定县令。在任期内,诛灭地方土豪皇甫氏,发展生产,政绩显著。升任肃州(今甘肃洒泉)刺史,由于州城荒毁,又无壕堑,常为突厥骚扰。方翼到任后,发动土卒修筑城垣,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加强防备。又出私财在水边建造水碾、水磨,百姓加工米面,只收取很少的工费。当时河西走廊发生严重蝗灾,其他州县饥民流离,方翼在肃州大力赈济,修房数百间供饥民居住,众人立碑颂其德政。
仪风二年(677),李遮匐勾结西突厥贵族进攻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高宗诏裴行俭举兵平乱,以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负责修筑了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今俄国中亚楚河)。“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胡人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碎叶镇是安西四镇中最西的一个军事重镇,它的建设,对巩固西北边防和维护中西陆路交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永淳元年(682),王方翼调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刺史。时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车薄啜又起兵反唐,围攻弓月城。方翼率军与突厥军在伊犁河激战,大获全胜,“斩敌首级千余”。接着,另一贵族咽面发兵十万与阿史那合伙作乱,方翼屯兵热海(今俄国伊塞克湖)。接着派遣骑兵分道袭击咽面部,生擒其头目突骑施等,唐军全胜。次年,高宗诏其回京,询问西域边事,让其裸臂,亲视其伤,十分赞叹,以功迁夏州(今陕西横山)都督。
夏州发生牛疫,畜力缺乏,方翼创新式耕地农具,“施关键,使人推之,力省而见功多”,称“耦耕法”,推广各县,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后受封太原郡公。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执政,方翼以王皇后氏族受株连,被捕下狱,流放崖州(今海南),忧愤而逝于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