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西祁县台湾事务办公室 > 祁县旅游 > 祁县人物 简体/繁体

王 维

2009-08-25 16:28:27    华夏经纬网

    王维(699—761),字摩诘,祖籍祁县,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文人派画家。父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今永济县),遂为河东人。母博陵崔氏,虔诚奉佛,对其影响很深。

    王维自幼聪颖,9岁能诗文,19岁赴京兆府应试,获第一。21岁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事不合定制,受牵连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执政,得引荐,遂为右拾遗。不久,张九龄贬任荆州长史,佞人李林甫上台,玄宗纵情声色。王维感于仕途蹉跎,心灰意冷。先是出使塞上,在凉州河西节度幕府作判官。开元二十七年(739)回长安,在京中长期供职,后虽累迁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但实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涯。后在兰田辋川得三间别墅,筑“辋川别业”,绘“辋川图”,日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集为《辋川集》。他“性娴音律,妙能琵琶”,“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颇得附庸风雅的“诸贵”看重。时其弟王缙为侍御史。“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叛军陷潼关,继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未及逃脱被俘。因其诗名大,被委以伪职。无奈中,王维充任安禄山的给事中,但其心依旧追随唐王朝。一次,安禄山在凝碧池宴请百官,王维当众做诗,以表其志。至德二年(757)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按律当死。有人提出,王维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可证其忠,加之其弟参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并泣请削已官爵为兄赎罪,因而得免,被贬为太子中允,不久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经此一事,王维思想愈加消沉。每“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成为饱尝官场滋味而皈依佛教的居士,开始了“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生活。乾元二年(759),王维升为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上元二年(761)病卒。死后赠秘书监。

    王维作为一个诗人,以自己的优秀诗篇,为盛唐诗坛大增光辉。遗存的四百多首作品中,可依其经历和思想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讽刺贵戚宦官,谴责纨绔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后期诗歌,因仕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除诗外,还兼通乐理,精绘画,自称“宿世廖词客,前身应画师”。所写泼墨山水松石,“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唐朝名画录》)。所画平远之景,“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他认为画技与做诗同,“意在笔先”,重在创造意境,以萧疏清淡为特色。时画坛盛行李思训父子的古典画派,追求典丽的画院气息。王维师法吴道子又加以变化,以水墨画对抗之。后来董源、米芾、倪瓒、黄公望、董其昌等大师皆其画风继承人。董其昌更奉王维为“文人画南宗之祖”。宋代大诗人苏轼评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度为精当。今有《王右丞集》、《王摩诘文集》等传世。

主办单位:山西祁县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