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琼台姊妹岛
·罗保铭会见海协会顾问陈云林 ·刘耿:打造琼台文化交流品牌 巩固深化琼台交流成果 ·2014两岸诗会海口开幕 吟诵诗意中国 ·诗意中国 人文情怀两岸诗会高端论坛举行 ·两岸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举行 ·两岸诗会采风活动到琼海台湾诗人在琼海田园里讲诗 ·“桂冠诗人”汪国真:“没有佳句不写诗” ·琼台姊妹岛欢迎您
 

2014两岸诗会海口开幕 吟诵诗意中国
2015-01-04 10:43:28
华夏经纬网

  中新社海口12月26日电 (记者 张茜翼)“诗意中国: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2014两岸诗会26日在海口拉开帷幕。

    在当天上午召开的高端论坛中,大陆著名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台湾海洋诗人汪启疆,大陆著名诗人、书画家汪国真等来自台湾、港澳和大陆的60余位诗人及艺术家,就传承发扬中华诗歌文化传统进行探讨。

    2014两岸诗会组委会副主任、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在致开幕辞时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同台湾“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诗词歌赋是中国文人的象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着核心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积淀的、厚重的诗歌文化也是两岸人民内心抹不去的共鸣。我们以“诗意中国,人文情怀”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就是想探讨如何复兴诗歌以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出诗人的声音,就是要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在美丽中国。

  在信息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怎样思考诗歌的生存和未来?少数民族诗人吉狄马加比喻“诗歌的生命比青铜的生命更为永久”。他说,民族文化对历史进程的发展影响深远,诗歌是民族文化中最柔软的部分,应在新时代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诗歌要关注生活、关照生命、关注自然,让诗意在每个人的生活、心灵中保留下来。”吉狄马加说,如何让中国当代文学、当代诗歌在世界大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还需要诗人在精神、文化上的自觉,逐步建立汉语诗歌的国际影响。

  著名诗人汪国真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没有佳句不写诗”。在他看来,好的诗歌能够广泛传播和流传,都包含了三个特点:通俗易懂、引起人们的共鸣、经得起品味。

  今年70岁的汪启疆4岁离开海南去了台湾岛,之后在任台湾“海军”中将期间创作了大量海洋诗歌,跟海结下了不解情缘。他说,海南岛和台湾岛都是四面环海,人民对海洋的感情深厚,两岛要加强交流,在中国文化里加入更多海洋元素。

  据了解,为期五天的2014两岸诗会中,还将举办两岸诗会和新诗新书发布会、2014两岸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寻找海南文化之美”采风活动、两岸诗人黑侠龙青婚礼、两岸诗人向贫困农村小学捐赠书籍公益活动。

  据悉,自2011年以来,海南连续举办三届两岸诗会活动,已在两岸和华人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完)

发表感言 关闭窗口
更多>>>    
更多>>>    
更多>>>    

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海南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搞信箱:swtzbxjc@hainan.gov.cn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京ICP证01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