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 开发园区
安徽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览
华夏经纬网   2009-05-19 08:34:59   
字号:

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地处合肥西部,东连合肥主城区,北面合肥市的水资源保护地--董铺水库,西环蜀山森林公园,周边集中了合肥地区一大批主要的中央和部属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一些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如312国道、合九铁路等穿越区内,整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

  合肥高新区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区累计引进内外资项目800多个,总部在高新区的上市企业有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在高新区设立分支的企业有20多家。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位居第16位。

  2004年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合肥正式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试点市示范区的建设得到国家和省市在资金、技术、政策、人才和项目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为高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机遇。

@pages@

2、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1993年4月,管辖面积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人。13年来,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办区宗旨,发扬“团结拼搏,艰苦挺进,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造就了一片充满活力、富裕繁荣的创业者沃土。

  “十五”期间,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191亿元,工业增加值326亿元,财政收入73.8亿元,税收收入5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7亿元,出口总额12.9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中西部16个国家级开发区之首,实现了在国家级开发区中领跑中西部,进军前十强的目标。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海尔电器、华凌电器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日用化工产业;以华泰食品、统一食品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五大产业集群。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坚持“大项目立区,高新技术强区,优化环境兴区”的方针,2005年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新城区。主要经济目标:到2010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00-12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0-350亿元,完成工业投入250-300亿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家,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25家以上。

@pages@

3、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

    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与国家重点工程合肥铁路枢纽新客站同步开工建设,位于合肥市区东北部,紧邻合肥市中心区,是集物流业、商贸业、加工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人居环境优美,投资环境优越,各类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区。1995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试验区。1996年2月,国家建设部将试验区列为全国首家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试点区。试验区系省级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 新站试验区是全国公路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地,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随着合宁线、合武线、合肥至西安线等高速铁路线的逐步开通,合肥站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合肥市作为承担东西纵横、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正逐渐形成,而新站试验区就处在这一枢纽的核心位置上。

      新站试验区以交通枢纽的物流园为基础,以第三产业集中的商贸区为特色,以城市中的开发区环境为优势,已成为了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三大主体开发区之一。 “十一五”期间,新站试验区将积极实施物流立区、商贸兴区和工业强区三大战略,到2010年实现GDP超百亿元的目标。

    新站试验区始终秉持“客商是我们的朋友,服务是我们的品牌”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投资商服务,切实为投资商解决难题。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的朋友来新站试验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pages@

4、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亳州城东南部,京九铁路以东、南环路以北、涡河以西以南,规划总面积5.66平方公里。亳州位于安徽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黄淮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自然风光秀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通便捷,北倚欧亚大陆桥,距商丘机场60公里,阜阳机场120公里;京九铁路、徐阜铁路,311、105国道,0908国防公路、202、305、307省道,以及京景高速和界阜蚌高速公路从境内穿叉而过;涡河航运可直通上海、杭州。

  亳州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经济特色鲜明。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黄牛、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亳州盛产中药材,自古就有“药都”之称。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道地中药材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20多个品种。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治和软硬件的改造,现已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开发区以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着力发展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配套发展高档次三产服务业。目前,开发区在规模基础设施及首批进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pages@

5、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新城综合区和龙湖工业项目区组成。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入项目65个,合同引资62.93亿元,实际利用资金21.7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8亿元。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开发区新城综合区已成为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2004年9月启动建设龙湖工业项目区。项目区位于淮北市城区东部,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区内区位优势明显,距新城区约9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入口均为10公里。项目区一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进行,30栋60000m2标准化厂房全部竣工,8条24公里的园区道路已经建成,园区供水、供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配套设施初步完成,能够满足企业进区建设需要,现已吸引47家企业入驻。

    目前,开发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本着“超前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招商”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进行龙湖工业项目区建设,力争五年内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载体、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和全市经济增长极。

@pages@

6、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1年7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位于宿州市东南部,距市中心2公里。规划范围是:东起沱河,西到宿怀路西500米,南起南环路(大外环),北至纺织路,面积为6.8平方公里。南环路南500米以内为开发区预留地,面积为1.9平方公里。开发区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京浦铁路,206国道,310省道纵穿开发区,正在建设中的合徐高速公路沿开发区西缘穿过,新汴河由六级航道改为五级航道,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75公里,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开发区紧邻市区,是宿州城区的组成部分,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可满足开发区建设初期的需要。铁路干线自然将开发区分成东西两个工业园,东部工业园现有多家企业,正在建设中的市燃气厂、污水处理厂等公用设施均紧邻开发区,节约开发投资。

  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和“综合性、多功能、少环节”的要求,实行“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对进区项目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和办事公开,时限承诺制,手续简便,办事高效。

  我们竭诚欢迎中外客商来我区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投资政策、最佳的服务和最优秀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pages@

7、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7月,1993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区8.3平方公里,区内现有阜阳瑞丰源鞋业有限公司、安徽开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伊思顿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希望集团阜阳强大饲料有限公司等近百家工业企业,并拥有阜阳医药配送中心、龙腾装饰材料总汇等 专业大市场,商业、服务业日趋健全。

    开发区以“一切困难留给开发区,一切便利让给开发商”为服务宗旨,坚持“管理就是服务,客商满意就是服务的标准”,对进区项目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从立项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土地征用,到施工建设、生产经营的所有外部环境以及供水、供电、通信、招工等环节,都由开发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pages@

8、蚌埠经济开发区

    于2001年8月21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6.9平方公里,全区人口约12万。为更好地优化区内资源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区从成立之初就积极申报国家生态示范区,并于2002年6月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试点单位。2003年10月,所辖龙子湖风景区又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开发区管委会遵循“以人为本、融入自然、创意未来”的开发理念,目前,工商、国税、地税、公安、交警、城市综合执法、卫生监督等部门也在区内派驻机构,共同做好区内的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

       淮河文化广场、会展中心、科技图书馆、休闲中心、污水截流、大学园区、新城实验学校等一批城市公共建设重点工程已经竣工交付使用;区内绿化、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电讯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华夏第一街区、家乐福超市、宝龙城市广场、财富广场等一批重大商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已陆续入区实施。 开发区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为契机,争取建成皖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和长三角地区向皖北辐射的节点。

@pages@

9、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7平方公里。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分支机构集中在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办公,为入区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4000平方米,并入驻高新技术型企业10余户,成为淮南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器。

      开发区现有企业160余家,总投资达20多亿元。开发区现已形成以生物医药、纺织印染、软件开发、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和电子电器为主业的产业特色。目前,开发区境外投资主要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国内投资者主要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市,其中包括浙江万向钱潮集团、四川托普集团、江西江中集团、陕西东盛集团和安徽丰原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

      开发区已形成“区中有园、以园兴区”的开发建设格局和产业特色。 “唱响煤电化、办好开发区、发展高科技、创建文明城”是淮南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战略。开发区作为淮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快速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新区。  

@pages@

10、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二、三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开发区是滁州市“南移东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定位为滁州新城区。

      开发区位于滁城南郊,北接城市中心区,西靠琅琊山脚下,东连京沪铁路线, 南接拟建的京沪铁路安徽滁州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等均能满足投资者需要。

      目前共审批进区项目17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百亿元。家电工业园、纺织服装园、综合经济园“一区三园”的经济格局以及工业区、商贸服务区、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园林流览区和居民社区等六大功能分区初步形成。

@pages@

11、六安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市区东部,规划控制面积24.8平方公里,1993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交通便捷,312国道、淠河总干渠穿区而过,宁西铁路沿区而行,距合肥机场仅一小时车程,构成了开发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即将兴建的沪汉蓉高速铁路和宁西全封闭高速公路将开发区纳入全国交通网和经济协作网中。区内有淠河生态长廊、白鹭公园、皋陶文化陵园等,环境优美、清新怡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开发区基础设施日益配套,首期开发的近10平方公里已实现“七通一平”。东西向的皖西大道、皋城路、前进路,南北向的经三路、正阳路、安丰路等构成了区内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11万千伏变电所、3万吨自来水加压站和专供企业用水自来水厂,完全可以满足区内企业发展的需要。新设立的“招商服务中心”将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全力实现“服务零缺陷、满意在园内”的目标。

   “让一切投资者赚钱,让一切创业者成功”是开发区的招商广告和郑重承诺。目前,区内已有北大科技园、长江精工工业园、上海华源纺织、上海伊索空调、明都电线电缆等近百家省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开发区,其中上市公司3家,基本形成了开发区的产业格局和产业体系,一个崭新的“科技园、生态园、工业园、新城区”正在蔚然兴起,开发区正在朝“一年快起步,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

@pages@
 
12、巢湖经济开发区

    巢湖市地处皖中,濒临长江,怀抱巢湖,毗邻长三角。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承东启西地带,是国家中部崛起、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区位优势明显。巢湖经济开发区199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现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半汤大道两侧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7平方公里,花山工业区10平方公里已开始建设。 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五大主导产业,即机械与汽摩配、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已有杭州娃哈哈集团、浙江001集团、上海海虹集团、安徽国风集团、法国菲特尔、台湾维尔、韩国希安琦等中外120多家企业在我区投资兴业。

    开发区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一是便捷的交通。二是较低的投资和企业运行成本。三是高标准的基础建设。目前开发区每日供电能力达到4270KVA,供水能力28000吨/日,可提供燃气12万立方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2万门。

@pages@

13、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为华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芜宁、芜铜、淮南、宣杭和皖赣五条铁路在此交汇。经芜宁、芜合、芜杭高速公路和沿江高等级公路可快速通往上海和江苏、浙江、江西等省。2000年9月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将通车,芜湖溯江而上可通九江、武汉,顺流而下通南京、上海,芜湖港常年可通航10000吨以下船只。朱家桥外贸码头已开通至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的航线,并开办了通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联运中转业务。外贸涉外机构及仓储设施一应齐全。

  近代芜湖就已是对开放的通商口岸,而今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被批准为对外籍轮开放港口和沿江开放城市。面向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背靠华中广阔的经济发展腹地,芜湖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且投资成本低廉,具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是投资者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辐射扩散建立生产基地的“黄金跳板”,是南下北上拓展市场的发祥地。开发区已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家外商和一批国内大企业在区内落户,如德国曼内斯曼VDO公司、Knauf石膏板公司、GEA公司、台湾水泥集团、台湾塑胶集团、泰国正大集团、一汽集团、海螺集团、美的集团、实达集团等。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群,初步建成了技工贸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芜湖和皖江经济主要的增长点。

@pages@

14、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是1995年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以湖西南路为界,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东区面积3.6平方公里,1999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四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方针,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吸纳就业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坚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和“三个有利于”的精神,规范运作,加快发展速度。经过4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体制建设等各项主要工作均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现已基本完成了西区3.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并初步形成以专用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服装服饰、磁性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体和星马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开发区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潜力的长江三角洲黄金经济圈,母城马鞍山素有安徽东大门、皖江第一站之称,是全国著名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现代化的机械制造基地、著名的休闲旅游胜地。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自然景色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投资环境十分优越。

@pages@

15、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7.2平方公里,其中先期开发的2.7平方公里为起步区。安庆开发区北抵火车站,南傍太湖风景区,西临合安公路,东靠206国道,距市中心、民航机场、长江客货运码头仅4.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区内现有3座变电所、1家煤气厂。区内总长5公里的3条主干道、总长15公里的9条支干道已经建成通车,开发区邮电支局30000门程控电话也已经开通。安庆市政府根据国客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地方税收、土地批租、审批程序、开发保障等方面为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项目实行一站式管理;与此同时,区内还设立了公安、工商、国税、地税、财政以及金融、审计、律师、公证等分支机构,为项目全方位服务。开发区还兴建了小学、幼儿园等文教和其它公益设施,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生产和生活环境。

  到目前为止,安庆开发区累计进区项目已达207个,投资总额54亿元,其中来自美、德、新、马、泰、日、港、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64个,总投资4.5亿美元,签约利用外资1.74美元,到位外资3524万美元。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安庆开发区还设立了安徽省首家台商投资开发区。作为安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已经确立。

@pages@

16、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系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沿江港口城市,著名的佛教名山九华山即座落在池州境内。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建设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承东接西,是沟通我国东西大通道的重要咽喉地带,池州距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只有300-500公里,随着沿江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的贯通,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迅速成为“长三角”产业向外围转移辐射的重要节点。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距铜陵长江大桥35公里,西离安庆长江大桥、安庆机场60公里;北依长江,南邻正在建设中的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和沿江大动脉铜陵——九江铁路;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泥洲港座落在开发区内;318国道在开发区南缘延伸,安徽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区而过;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位于开发区附近。

    池州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依江临水,山青水秀,基础条件较好,配套服务齐全,最适宜人们工作和企业发展。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体职工本着“一心为客商着想,一切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不断进行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创新,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竭诚为投资者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

@pages@

17、安徽省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是1993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为8平方公里。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目前,铜陵开发区已建成“六纵六横”31公里路网,地下管网全面覆盖,路灯、绿化、路标牌、交通信号灯等市政设施同步建设;对翠湖和西湖渠污水进行了全面整治,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建有为主导产业配套的13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园和为进区企业配套的3万多平方米的集体公寓、生活服务区等设施;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等一批金融、娱乐、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均已入驻开发区。开发区具备了为进区企业和单位建设和发展的配套服务能力。铜陵开发区依托铜陵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围绕铜材、电子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招商, 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现已累计引进79家工业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50多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在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产业,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我们的目标是:把铜陵开发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和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pages@

18、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是成立于1996年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合杭高速公路、318国道的近市区一侧,距市中心3公里。规划面积51.3平方公里,以建立工业为主、三产配套建设的宣城城市新区的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制造、医药化工、轻工电子产品及商贸、物流等其它三产行业。截至2003年12月,宣城开发区累计批准进区项目108个,建成企业96家,总投资38.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16个,合同总投资1.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82亿美元。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管委会内设机构齐全,对企业从立项到投产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为外商投资事务提供咨询、中介和办理报批手续等服务。

@pages@

20、黄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5平方公里,2006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正式筹建省级开发区。规划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和环保型工业为主,是融物流仓储、行政办公、商贸金融和居住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黄山经济开发区前身为黄山新城区,迄今为止已累计完成近6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起步区近5平方公里已实现了“五通一平”,10平方公里的路网已基本建成。区内已经形成30公里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雨污水管埋设60公里,绿化面积9.6万平方米,供水通信设施基本完善,电力供应充沛。

    2006年已实现10个项目投产,30个项目落地,投资规模总额76220万元(工业类项目63500万元)。基本形成10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全面完成了黄山经济开发区“1315”年度目标。

    2007年黄山经济开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又好又快发展为总要求,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和“形象提升年”活动,全力打造活力开发区、诚信开发区、生态开发区、和谐开发区。

 

责任编辑:孙艳红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更多
·遇见美好江苏·寻星紫金之巅
·“我在天津过大年”原创短视
·两岸新媒体人云南行:感受七
·2020“听多彩之声 说魅
·第五届两岸网络媒体走进海南
·掌上蜀show第二季--两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
·2019两岸网络媒体人“感
·2019台湾记者三晋行——
各地招商
  更多
·世界制造业大会暨国际徽商大会推
·广东省(高要)粤台合作实验区
·荆州招商
·中冶 商务园项目
·于都县建材商贸城建设项目简介
·年产10万吨琥珀酸项目
·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简介
·"桔城、茶乡"富饶湖南石门
·"潇湘形胜、楚天福地"郴州
·辽宁丹东享沿边沿海双优势
各地资讯
   
[陕西] 文化旅游产业成西安具有
[山东] 五分钟穿越黄河"万里黄河
[辽宁] 工业互联网大会沈阳召开
[浙江] 全国首部快递业法规 浙
[山东] "硬核科技"山东多彩活动
[山西] 近百专家学者山西共论世
[辽宁] 辽宁"共和国工业长子"数
[天津] 三地一家亲京津冀共绘自
[浙江] 国庆假期怎么嗨?宁波出
[江苏] “田园一号”10月发射
旅游频道
  更多
地方站点
  更多
  图片看中国   更多
  各地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情牵两岸
图片看中国 | 各地新闻 | 各地热点 | 各地招商 | 热点专题 | 海峡随笔 | 台胞在大陆 | 台企巡礼 | 开发园区 | 政策法规 | 商务资讯
美景 | 美食 | 文化 | 旅游 | 民俗 | 特产 | 博文 |办事指南 | 台办机构设置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