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 海峡随笔
乡音·乡情·乡韵——访黄陂台胞联谊会名誉会长田长焯先生
华夏经纬网   2012-07-09 13:11:44   
字号:

  一 

  6月29日,骄阳似火,我的心情也热情似火。 

  在田长焯老先生的忘年交、知名传记作家裴高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驱车从黄陂来到汉口。 

  一路上,听着裴老师介绍“田家军”在美国打拼的故事,我更是向往早点见到这位波音飞机的“活字典”。 

  约半个小时,当我见到了这位梦寐以求的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设计巨匠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看上去只有六十来岁的老人,和蔼地微笑着跟大家打招呼,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条纹棉质衬衣,可以看出主人常年的穿着,衣服微微有些起毛,一切都透着科学家的不拘小节、中国人的节俭传统。 

  田老祖籍湖北黄陂,1928年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田庆芬当年是京师大学堂的“状元”,父亲田永谦也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波音公司退休后,虽年愈八旬,仍像飞人一样频繁地穿梭于大洋两岸,致力于中美科技与文化交流,现为美国英文杂志《美华论坛》社长兼总编辑。还十分关心家乡建设,是武汉市黄陂区台胞台属联谊会与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当年,田老出国后省下微薄的打工工资资助六弟田长霖出国留学,田长霖也不负所望,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名牌大学的华裔校长、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首位华人委员,国际编号为364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田长霖星”。生前还是“武汉光谷”首席科学家。 

  二 

  在田老等中外科学家的发起下,2010年10月,首次在汉成功举行了“武汉光谷.田长霖国际论坛”。如今,该论坛已经列入“华创会”的常态论坛。此次田老就是应邀返乡参加“华创会·田长霖国际论坛”的。 

  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他睿智的语言,远见卓识的指导,甚至高兴时如小孩般的手舞足蹈,让我不禁感慨:年逾八旬的田老,让人高山仰止。 

  尽管田老少年时就离开家乡,但如今仍然以一口标准流利的黄陂话与我们交谈。这位和善的巨匠像一位邻家的长者,从言谈中我们知道田家的后代也是俊杰辈出。裴高才老师向田老求证:网络上有一条消息说,田长霖的儿子田之楠教授,于今年6月份出任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听到田老肯定的回答后,众人都不禁惊讶与叹服。因为这是继田长霖出任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首任主席后,田家又一位骄子回国效力。 

  田老看出了我的深思,语重心长地说:“不要看一个人现在的成就,要看这个人的成长过程!”在田长焯看来,这是田家人可贵的品质,家人今天的成就,都得益于父母的言传家教。 

  当年战难之际,田家人从武汉辗转重庆、上海、台北。尽管背井离乡,但其父田永谦一直一直把对子女的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四大名著就摆在床头或书桌上,供孩子们随时选看。 

  1949年,田长焯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后,随家人赴台。1954年,田长焯带着借来的2000元美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冒险”——到美国留学。 

  “美国的电话不会用!”一下飞机,田长焯就懵了!加上语言不熟练,在异国他乡,举步维艰。但田长焯没有退却,他不断给自己打气。到美国的第二天,他就开始找工作挣钱。 

  因为有专业知识,他很快找到了一份工程技术工作。这份不高的薪水,他不光要养活自己,还要偿还留学的债务。为了节约,他基本上每顿只吃1元的快餐。当时中国留美生非常少,根本说不上互相照应。独自在异国艰难打拼,随后的几年,田长焯的薪水已开始贴补远在台北的家,并资助弟弟田长霖留学。 

  1961年,在架桥工程建设方面已经颇有建树的田长焯却开始了自己第二次冒险:到波音公司任职,开始接触陌生的航空领域。 

  “我当时觉得人不能过得太舒适了,就把这当成一个机遇!”由于通晓多种语言、熟练掌握多种技能,他很快在波音公司站稳了脚跟。进入波音后,已有家室的田长焯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大学以及波音开设的课堂学习,并获得了100多个学分。在波音那次10万人只留3万人的大裁员中,田长焯留了下来,最终驻守波音34年。“你要把事情当成事情,你去做,没事就念书,没事就学习,别人当然就会认可你。”田长焯说。 

  从2001年开始,他开始担任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会长,频繁地穿梭于中美之间、海峡两岸。2004年,又担任了介绍中美文化交流的刊物《美华论坛》的主编。在西雅图,他的家几乎成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接待站,为中美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切便利;他多次应航空工业部和家乡政府的邀请回国讲学、考察,进行技术交流,替祖国的大飞机把脉,为家乡的建设献计出力。 

  三 

  田氏一家虽然在境外功成名就,但一直心系桑梓。如今,田长焯每年都要自费回国三四次,不管到哪个城市,老人都要回家乡看看。7月2日,老人又与家人一同回老家,关心家乡建设。他表示,他将积极促成田长霖国际论坛回黄陂举办,并为家乡临空经济建设当好“红娘”。为此,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聘请他为“区政府资政”。 

  田先生还言传身教,教育子女们以祖国为荣,以家乡建设为己任。继他们兄弟捐资兴建了桃花小学之后,去年黄陂三小教学楼又冠名为“长霖楼”。他尤其强调:“人无根不发,插根父母家。子女勤灌溉,结果又开花。” 

  田老格外重视小学教育。他说:“教育让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教育是最重要的,孩子越小,教育越重要。”听到此话,我不仅脸红心跳,我就是一名在职小学教师。多少次,我都为自己从初中转头调动当小学教师而懊恼,希望自己能再回到初中,不用再去管这些永远也管不完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天真,可是平日的繁重教学负担,早已让我筋疲力尽,总觉得自己是每天埋头在娃娃堆里,体力严重透支,每天重复做着做不完的事,实在是不希望自己天天像个老妈子为这群“不知者无畏者”操心,总希望自己能早点从一线退下来。把自己平日的抱怨和田老的热忱奉献相比,我实在是惭愧。 

  先生虽年逾八旬,但思维极其活跃。常说的科教兴国,他和田长霖都认为是“教科兴国”,他设立的基金会就是教科兴国基金。他说:“永远是教育在科技的前面。中国现在科技没有问题,当前的重中之重还是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这番话在我耳边萦绕,我感觉自己做一个小学教师,虽然平日里琐碎事无穷无尽,但心中徒然间力量无穷,感觉自己浑身充满电,更感到职业的辉煌和崇高。 

  此次和精神矍铄的田老见面,获益良多,比那些冗长的开大会提高教师素质、空洞的听别人呐喊不知道要形象有力多少倍!无数次回想起和田老的两次见面,从中吸取永不枯竭的力量,为自己是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而陪感自豪!话乡音,叙乡情,倍感温馨;议教育,树理想,动力无穷。 

  采访结束,意犹未尽。临别时回望田老的背影,让我明白了这位往返于大洋两岸“空中飞人”,为何如此年轻——人因理想而丰盈,因梦想而年轻!(朱芬) 

 

责任编辑:唐诗絮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乡音·乡情·乡韵
·黄石市召开台商座谈会
·荆门台企走“高、精、新”之路 谋转型升级发展
·孝感市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律师顾问团成立
·两岸民间档案资料,再现国共合作历史
·台苏浙粤客商组团来襄阳考察
·台湾知名人士孙明贤率团到襄阳考察鹿门旅游项目
·新美香公司举办专场招聘会
·郧西县校场坡明德小学综合楼项目工程正式开工
·尚明洋应邀向襄阳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经外事工作座谈会代表介绍对台工作
·宜昌市台办主任刘英剑走访调研台资企业
·依法为台胞解困 陈易宏如数拿回预购款
·湖北省人大余景然等赴台交流
·台湾远东集团考察洪山区街道口旧城改造项目
热点专题
  更多
·遇见美好江苏·寻星紫金之巅
·“我在天津过大年”原创短视
·两岸新媒体人云南行:感受七
·2020“听多彩之声 说魅
·第五届两岸网络媒体走进海南
·掌上蜀show第二季--两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
·2019两岸网络媒体人“感
·2019台湾记者三晋行——
各地招商
  更多
·世界制造业大会暨国际徽商大会推
·广东省(高要)粤台合作实验区
·荆州招商
·中冶 商务园项目
·于都县建材商贸城建设项目简介
·年产10万吨琥珀酸项目
·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简介
·"桔城、茶乡"富饶湖南石门
·"潇湘形胜、楚天福地"郴州
·辽宁丹东享沿边沿海双优势
各地资讯
   
[陕西] 文化旅游产业成西安具有
[山东] 五分钟穿越黄河"万里黄河
[辽宁] 工业互联网大会沈阳召开
[浙江] 全国首部快递业法规 浙
[山东] "硬核科技"山东多彩活动
[山西] 近百专家学者山西共论世
[辽宁] 辽宁"共和国工业长子"数
[天津] 三地一家亲京津冀共绘自
[浙江] 国庆假期怎么嗨?宁波出
[江苏] “田园一号”10月发射
旅游频道
  更多
地方站点
  更多
  图片看中国   更多
  各地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情牵两岸
图片看中国 | 各地新闻 | 各地热点 | 各地招商 | 热点专题 | 海峡随笔 | 台胞在大陆 | 台企巡礼 | 开发园区 | 政策法规 | 商务资讯
美景 | 美食 | 文化 | 旅游 | 民俗 | 特产 | 博文 |办事指南 | 台办机构设置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