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 城市导航 苏州
美妙的苏笛
华夏经纬网   2004-11-15 13:39:07   
字号:

胡金楠

    1997年,我参加吴县政协组织的文史考察组到张家界,终于有机会和分别多年的老战友会面了。战友姓贾,30年前,我与他在同一个部队文工团工作,我吹笛子,他弹三弦,朝夕相处,情谊甚笃。临行之前为赠战友礼物颇费心思,既不能俗也不能薄,突然想起,战友的女儿喜爱民乐,擅吹竹笛,我决定将我心爱的笛子相赠,这是一支高品质、有不凡经历的笛子。

    《苏州杂志》曾介绍过苏州的民乐,重点谈的是二胡的制作和革新。据我所知苏州的传统乐器,以苏笛、苏笙、苏箫、苏锣这“四苏”著称于世。其中曲笛是苏笛的代表,因伴奏昆曲而得名,也是苏锡滩簧的专用笛。传统的竹笛,定音D调,以优质圆竹为主材,笛身间有横向扎线并加油漆,精工细作,音色甜美,吹奏自如,是江南丝竹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

    苏笛最大的优点是音域宽广,中、低音区饱满浑厚、宏亮,高音区清晰,且能轻松地吹出最高音。这样优良的产品,使苏笛在全国同业中独占鳌头。各地笛子演奏者和爱好者都慕名来苏州选购笛子,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更是苏州民乐厂的常客。

    我保存的这支曲笛,是60年代中的革新产品,笛身一断为两,断面处镶嵌铜管,拼接后吹孔与发音孔之间,长度可以小范围伸缩调节音高。这种调音笛的问世,解决了竹笛与其他乐器合奏时,经常出现“不入调”的难题,拓宽了笛子的用途。1968年我参军时,特地从民乐厂选购了4支上等好笛——2支调音笛、1支梆笛、1支紫竹笛。凭这4 支笛子,我入伍不久就轻而易举地进了部队文工团。 在文工团,“笛子”成了我的雅号,除了伴奏还担纲独奏,但给我选的曲目如《小八路勇闯封锁线》、《我是一个兵》等,虽然也曾风光过一条陇海线,但与我的风格不合。有次让我自选独奏曲目,我用C调紫竹笛吹了《鹧鸪飞》,用E调调音笛吹了《欢乐歌》,两首江南丝竹名曲奏毕,台下掌声如雷,自此,我获得了独奏曲目的选择权。其实我的演奏水平是不敢自夸的,但笛子却是万里挑一的高品质苏笛,它曾得到过不少同行的赞赏。以至,当我复员时,创作过《拼刺刀》等歌曲名闻全国的团长,希望我能把苏笛留下,尽管当时团内没有吹奏笛子的人,我还是给团长留下了2支苏笛(有1支梆笛已失窃),回乡时,仅剩一支调音曲笛,也就是我想送给老战友的这支竹笛。

    当我到达张家界寻访时,老战友已举家迁居长沙了。笛子没有送出去,却伴随我游览了名胜古景武陵源。在金鞭溪游览时,我听到了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原来是两位土家族姑娘在景区设摊唱山歌,一位小伙子竹笛伴奏。一块写有30多首山歌曲目的纸牌吸引了我,这是地道的土家族“毕兹卡”山歌。点唱了几首,果然新奇美妙,韵味独特。我很想得到这些山歌的词曲,也知道这是他们的“饭碗”,不可能轻易给人。于是,我和吹笛子的小伙拉起了家常,从笛子开讲,果然有了共同语言,我还拿出笛子,说是当年我独奏时用的。小伙子由好奇转向兴奋,只见他拿着笛子,左瞧右瞧,发现了“苏州民族乐器厂”的字样,“是苏笛”!他欣喜若狂,利索地贴上了笛膜,从低音逐个吹向高音,然后是一连串不知名目的乐曲:“哇!这么轻松,这么好听!苏笛!真是名不虚传哇!”

    结果是,我留下了苏笛,带走了“毕兹卡”山歌的歌词,土家族山歌从此走进吴中;而苏笛赠予那个土家族青年,让他纵情地吹奏、伴唱,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民族文化交流吗?苏笛啊苏笛,不仅苏州人迷恋你,连远在湘西的吹笛人,竟然也是爱不释手了呢!(中国苏州)

 

责任编辑:

共1页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 密码:   
 
 
 
  已有( ) 条评论 剩余 字 验证码: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更多
·遇见美好江苏·寻星紫金之巅
·“我在天津过大年”原创短视
·两岸新媒体人云南行:感受七
·2020“听多彩之声 说魅
·第五届两岸网络媒体走进海南
·掌上蜀show第二季--两
·文脉传承——江西古代书院文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
·2019两岸网络媒体人“感
·2019台湾记者三晋行——
各地招商
  更多
·世界制造业大会暨国际徽商大会推
·广东省(高要)粤台合作实验区
·荆州招商
·中冶 商务园项目
·于都县建材商贸城建设项目简介
·年产10万吨琥珀酸项目
·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简介
·"桔城、茶乡"富饶湖南石门
·"潇湘形胜、楚天福地"郴州
·辽宁丹东享沿边沿海双优势
各地资讯
   
[陕西] 文化旅游产业成西安具有
[山东] 五分钟穿越黄河"万里黄河
[辽宁] 工业互联网大会沈阳召开
[浙江] 全国首部快递业法规 浙
[山东] "硬核科技"山东多彩活动
[山西] 近百专家学者山西共论世
[辽宁] 辽宁"共和国工业长子"数
[天津] 三地一家亲京津冀共绘自
[浙江] 国庆假期怎么嗨?宁波出
[江苏] “田园一号”10月发射
旅游频道
  更多
地方站点
  更多
  图片看中国   更多
  各地视频   更多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情牵两岸
图片看中国 | 各地新闻 | 各地热点 | 各地招商 | 热点专题 | 海峡随笔 | 台胞在大陆 | 台企巡礼 | 开发园区 | 政策法规 | 商务资讯
美景 | 美食 | 文化 | 旅游 | 民俗 | 特产 | 博文 |办事指南 | 台办机构设置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