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纂刻和书画艺术的著名学术团体, 以“保存金石, 研究印学”为宗旨,创建于1904年,是中外文化交流重要场所。
西泠印社百年纪念碑
西泠印社位于中山公园西面,整个景区分三部分:走进粉墙月门,就到了印社的山下景区,主要建筑有竹阁、柏堂。竹阁是白居易守杭时所筑,柏堂是南朝遗迹,因堂前有两株古柏而得名。沿石径而上便进入了山中景区,有仰贤亭、宝印山房、印泉、鸿雪径等景观。山上景区有华严经塔、汉三老石室、四照阁、观乐楼(即吴昌硕纪念室)等景观。其中汉三老石室中有一块“三老讳字忌日碑”,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东南第一碑”。
西泠印社的风景和文物也突出。这里花木扶疏,亭阁参差,布局紧凑,设计精巧,被誉为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社内收藏的“三老讳字忌日碑”是东汉初年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是浙江现存最早的一块石碑,被国内外考古学者视为瑰宝。
印社自创立至今,活动不断,人才辈出,创作和出版了印谱、画谱、碑贴及画册等。在保存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印社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历任社长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
俞曲园纪念馆
俞曲园纪念馆位于孤山南麓,由晚清学者俞樾的旧居俞楼改建而成,素有“西湖第一楼”美誉。
俞樾(1982-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晚清成变卓著的朴学大师。清同治、光绪年间,俞樾受骋出任杭州孤山诂经精舍的学教,讲学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余年。众弟子将他讲学的诂经精舍命名为俞楼。光绪四年(1878)弟子们发起筑俞楼,初建两层,筑有围墙,院内假山叠石、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新建的俞曲园纪念馆采用青砖墙面、青瓦褐柱、飞檐翘角的仿苦江南建筑。底层丰富的文物、图片、资料,全面展示了俞樾的生平、学术成就和他对西湖山水文化的贡献,特别是一批俞曲园手稿、墨宝、实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合名臣名士,不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俞樾自书联
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纪念馆辟建于虎跑梦泉山林公园内,这里原先有虎跑寺,是这位现代艺术家、爱国高僧出家修行之地。
李叔同(1881-1942),号息霜,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认教于两浙师范学堂,丰子恺刘质平等均为他的学生.1918年在杭州虎跑的定慧寺披剃出家,先后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研究律宗,弘扬南山戒律.抗日战争期间,他"念佛不忘救国",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1942年在福建泉州圆寂,终年63岁。
纪念馆共分三个展厅,正厅中央为一座高三米的李叔同铜质立像,两侧是"超脱"和"皈依佛门"两幅大型浮雕.展品介绍了李叔同的生平事迹及出家史,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佛学造诣与爱国注意精神.展柜内,还有李叔同撰写的词以及早已绝版的《清凉歌集》;李叔同孙女提供的数十张珍贵照片;李叔同临摹的书帖,用过的书籍、印章和手绢等实物.左厅,陈列着李叔同的墨宝,有手书石碑八块、木刻格言十幅;右厅为"书巢",挂有徐悲鸿的油画、丰子恺的木刻、费新我的弘一肖像、钱君的对联等书画作品。
西湖南线苏东坡纪念馆
苏堤南端,傍小南湖,一庭园小筑冶雅,楼栋轩昂,集诗、书、画、雕像、碑刻于一馆,陈列介绍历代杭州父母官第一贤苏轼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杭州西湖的贡献。
纪念馆一楼展出了苏东坡家谱、年表和生平介绍,突出反映了苏东坡两次来杭担任地方官的政绩及其在杭的文学艺术成就;二楼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著作、书画手迹复制品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为题材而创作的书画作品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生平两仕杭城,浚西湖,筑长堤,咏湖山,自称前世“本杭人”,赞叹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故乡无此好湖山”。
在杭州,苏轼以他出类拔萃的品质与才华留诗文,留题刻,留下了钟情湖山的睿智远见,留下了勤政爱民的佳话传说,留下了一个西湖知己、杭州功臣的实干家形像,留下了一个为一代又一代有作为的后任追随效仿的楷模。除苏堤以外,宝石山麓望湖楼、大麦岭题名刻石、龙井过溪亭、吴山感花岩诗碑等都是与苏轼直接相关的景物:他关于西湖的大量诗文著述已成为西湖历史文化宝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位于西湖栖霞岭31号,是著名画家黄宾虹的旧居。黄宾虹自1948年秋移居此处,曾作西湖山水画多幅,自称“愿作西湖老画工”。1955年3月病逝后,家属将其先前作品及收藏一万余件全部捐献国家,1959年9月,旧居辟为国家黄宾虹先生纪念室。纪念室系独门小院,由庭院呈方形,园中央置黄宾虹全身汉白玉雕像一座,四周伴以松、竹、梅等林木。展览厅设二层楼房内,楼下画室陈列画家用的红木画桌、文房四宝、木质沙发等;楼上作品陈列室一百六十五平方米,展出画家具有代表性的山水、花鸟画十二幅。遗物陈列室展出画家年谱、著作、手稿等。
湖畔诗社纪念室
湖畔诗社纪念室位于湖滨六公园东侧的湖畔居二楼,1992年11月落成,面积为四十平方米。湖畔诗社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1922年4月由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等组成,汪静之任社长,艾青当顾问,曾得到鲁迅、胡适、朱自清等人的赞赏和关注。1982年,诗社恢复活动。目前,室内的陈列与展出,除了原有的设施外,还增设了照片、诗集与刊物。比较著名的有《湖畔》、《春的诗集》、《支那二月》以及《蕙的风》等。值得一提的是,室内所有的文字说明均有汪静之先生晚年亲自挥毫写成。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西湖青山绿水间,长眠着一批辛亥革命先烈的英魂。1981年,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沈由智、杨哲商等烈士和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遗骸隆重迁葬到风篁岭下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形成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1991年,墓园内塑造并竖立起辛亥革命英烈群雕和"国魂不死"花岗岩纪念碑。
1997年10月10日,一座建筑面积266平方米的浙 江辛亥革命纪念馆在这里建成开放,陈列内容分“钱江涌起革命潮”、“光复会的成 立"、"光复会皖浙起义"、"辛亥浙江光复"、"为建设和保卫共和而奋斗"五个部分, 真实而直观地展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史册上这一段闪耀着血与火的战斗篇章,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天堂生活网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各地招商 |
更多 |
|
![]() |
各地资讯 |
|
![]() |
旅游频道 |
更多 |
|
![]() |
地方站点 |
更多 |
|
|
|
情牵两岸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