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得名于当时大竺(今印度)僧人慧理“仙灵所隐”的意境,是西湖畔历史最为久远的佛教圣地。北宋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被列为江南禅院五山之首,清康熙皇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中最为辉煌的是三叠重檐的大雄宝殿“觉皇殿”,内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像高19.6米,连座高24.8米,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后壁为于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彩绘群塑。而灵隐寺最为珍贵的则是天王殿内的佛教护法神韦驮的雕像,它是800多年前南宋留存至今的惟一遗物,用整块香樟木雕造,高2.5米,十分珍贵。寺前北涧有冷泉池和冷泉亭,自居易曾作《冷泉亭记》传世至今。
在灵隐寺前,还坐落着奇特的“飞来峰”,传说山古代天竺国飞来而得名,又称灵鹫山。苏东坡曾有诗云:“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写的就是这里。山峰不高,因长期受地下水溶蚀而形成为奇幻多变的洞壑,岩壁上刻有五代至宋、元时期的佛龛石刻造像470多尊,其叶,保存较为完整的仍有330多尊。在众多石刻造像中,纪年题汜最早的是金光洞中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的弥勒、观音、大势至三尊菩萨造像。而最引人注目,并最受游客喜欢的,则是宋代那尊喜笑颜升: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它也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尊造像。飞来峰石刻造像是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飞来峰东麓,沿山问小径直人,还可去到有“佛国”之称的观音道场“三天竺”,它们是建于隋朝的下天竺寺(法镜寺)、中天竺寺(法净寺)和建于五代吴越的上天竺寺(法喜寺)。每逢春季,香客云集,香火鼎盛,形成颇为知名的“天竺香市”胜景。
植物园
园内栽有近4000余种高等植物。占地2平方公里,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 刻画精细。 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大发,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六和塔为古建筑艺术之杰作,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 塔
位于钱塘江畔闸口的白塔岭上,建于五代。白塔通体用白石雕刻而成,为八面九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塔。塔顶置铁刹,每个层面都有壶门和精致的雕塑,内容有佛、菩萨像或经文,雕刻细腻,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坊街
清河坊街特色(街)区,以原清河坊、鼓楼、吴山天风为中心,北起高银巷,南至万松岭、紫阳山北坡,东起十五奎巷,西至南山路、长桥,连接古老南宋御街,是目前杭州古城风貌最浓厚的地区。
胡庆余堂
为国家文保单位。以药店古建筑为基础创建而成。古建筑群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现保存完整,高墙大门,气象凝重;设计别具匠心,通体宛如鹤形,门楼像鹤首,长廊似鹤颈,大厅若鹤身,用材讲究,雕绘精巧,典型古朴。并伴有小憩观赏之方亭、“美人靠”曲桥与喷泉等。
胡庆余堂占地3000平方米,内藏文物160余件,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与药膳厅等五大部分组成。令游览者既能博览中医药宝库之精华,又能观赏“江南药府”古建筑之风貌。
郭 庄
面向西山路,三面临湖的郭庄几经风雨,曾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园林。郭庄为清代宋端甫修建,命名“端友别墅”,光绪年间产权转到闵人郭士林名下,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名为“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江南园林志一书中称:“雅洁有致似吴门之网师,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说,此园不仅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而且有许多景致具有绍兴特色。例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还有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然是绍兴风格。
杭州花圃
杭州花圃建于1956年,是科研、生产、开放三结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占地400亩。当时分盆景、兰花、月季、菊花、露地花卉、水生花卉、温室花卉、木本花卉、牧丹芍药等十个园区,有各类花卉和树桩盆景2000多个品种,其中不乏珍稀名贵花卉,是名符其实的群芳荟萃之地,尤以盆景、兰花闻名遐迩。盆景作品《泰岱风骨》分获“97亚太地区第四届盆景展览会”金奖和“99昆明世博会”大奖,30余件作品获得历届全国盆景展览一、二、三等奖;《如云飞渡》、《刘松年笔意》已收集在伦敦和纽约联合出版有品种200余个、5000余盆。如“绿云”、“赤荷素”、“大宝贵”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环球荷鼎”、“端秀荷”获第十届(春季)中国兰花博览会金奖。朱德委员长、叶剑英等中央领导曾多次前往鉴赏,并作重要指示和题词,周恩来总理于1962年将我圃的一盆“环球荷鼎”馈赠日本知名人士松村谦三先生。
刘 庄
晚清举人刘学询所建别墅园林,背山濒水,环境幽静,建筑古朴,布局有致,堪称西湖第一名园,现辟为西湖国宾馆。
九里云松
九里松地是当今洪春桥墩至灵隐、三天竺一段大路,它是西湖最早的由人工栽植的行道树带,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日,植松于左右,各三行。”进值开元十三年,正是盛唐时期。这些松树日久成材,株株长得挺拔巷翠,高亢壮丽,姿态雄伟,前人称它们“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松树造景,自成特色,后来被列为钱塘八景之一。
孤山
孤山海拔38米,面积20余公顷,是西湖唯一的天然岛屿,以其秀丽清幽的自门然风光和环境成为西湖开发最早的景区。早在唐代,就由于佛教寺院的兴建而常有游人前来,诗人白居易称誉它是“蓬莱宫水中央”。
孤山东连白堤,西接西泠桥,岛岸濒临漾漾湖波,环水抱山,绕山皆水,四面有景,环境风貌得天独厚;更因众多历史名人在这里流下过踪迹,文化内涵山极为丰富。
西泠桥,古时又名西林桥、西陵桥,始建年代难以查考,至迟在南宋时已驰名西湖。是—座跨立于葛岭、孤山之间的大型拱桥,1914年和1921年曾两次重修。西泠桥由于和苏小小的传说故事有关,有“西湖情人桥”之称。
责任编辑:
![]() |
|
共1页 |
![]() |
|
|
![]() |
各地招商 |
更多 |
|
![]() |
各地资讯 |
|
![]() |
旅游频道 |
更多 |
|
![]() |
地方站点 |
更多 |
|
|
|
情牵两岸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